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315-02
“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的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高斯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都经历了很多的培训,学习,也观摩过很多课堂,很多青年教师如我一样,每天在各种理念下进行各种模仿和尝试,我们的课堂也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模式,我们开始学习让自己能适时闭嘴,我们几乎节节课都有安排好的提问环节,学生板演环节,给出问题以供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模式自觉不自觉的呈现出来,但问题也随之产生,老师的讲解一定是越少越好吗?到底我们的教学环节是为教学内容服务,还是教学内容是为了表现教学环节?
初上高一的很多同学最发愁的就是数学,相比较于初中,高中数学要抽象的多,单单一个函数表达式y=f(x)就可能困惑一个学期,但是如果在开始接触的时候能够从抽象到具体的掰开它揉碎了去讲透它,可能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可以把y=f(x)中的f理解成一台机器,它对加入其中的每一个材料都进行同样的操作,比如f(x)=2x+1,就代表它对材料x的操作是“乘二加一”,那么自然就有f(x+2)=2*(x+2)+1,同时已知f(x-1)=2x+1,那么f(x+1)=?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其实质就是弄清楚机器f的功效是什么?因为f(x-1)=2x+1=2(x-1)+3,所以机器f的功效就是对加入其中的材料“乘二加三”,自然就有f(x+1)=2*(x+1)+3=2x+5。
当然这个机器f也不是没有要求的,比如说一台用来开方的机器是不能对-2进行加工的,一台用来取倒数的机器是不能对0进行加工的,比如已知y=f(x-1)的定义域是[2,3],那么y=f(2x+1)的定义域是什么?学生都知道定义域是指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已知中我们知道y=f(x-1)的x取值范围就可以知道x-1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机器f 自身的要求,而它就可以用来约束加入其中的2x+1了,自然我们就可以求出y=f(2x+1)的定义域。
以此同时我们应该渗透数学符号语言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简洁而又具有概括性的符号表达数学思维。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认知理解仍然存在困难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自己的经验把它们翻译成具体生动,但又能暴露实质的“浅显”知识,老师此时扮演的不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老师的讲解此时必须是深入的透彻的,浅尝辄止的点拨并不见得合适。精彩的表演该上场就得上场。
关于课堂活动,我始终认为任何活动形式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更好的发展思维而存在的,我见到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课堂气氛很活跃,提问齐答,主动回答,点名回答,学生板演,小组合作,各种活动应有尽有,但是回顾整节课抛出的问题,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椭圆长轴和短轴是什么?小组合作完成的是求一个椭圆的标准方程,小组热热闹闹的一起把这道题解出来找个代表展示成果,我想设计者绞尽脑汁大概就是為了这些轰轰烈烈的活动环节,却忘记课堂教学的初衷了。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只有真正立足学生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那么课堂活动应该是应运而生的成分多一点,预先设计的成分少一点。适时的,富有探究性的问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提问需要解决学生实际认识的局限,推动思维的冲突,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方法的熟练使用。
学生们能带入高考考场的是什么?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概念,也不是数以万计的例题,不曾在思维上聚焦的,没有经历争论和研究的,大部分会被遗忘。无论是走在舞台上精彩的讲解,还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保持沉默的关注,无论是繁华热闹的环节,还是暗潮涌动的思考,我们都应该且行且摸索。
“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的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高斯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都经历了很多的培训,学习,也观摩过很多课堂,很多青年教师如我一样,每天在各种理念下进行各种模仿和尝试,我们的课堂也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模式,我们开始学习让自己能适时闭嘴,我们几乎节节课都有安排好的提问环节,学生板演环节,给出问题以供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模式自觉不自觉的呈现出来,但问题也随之产生,老师的讲解一定是越少越好吗?到底我们的教学环节是为教学内容服务,还是教学内容是为了表现教学环节?
初上高一的很多同学最发愁的就是数学,相比较于初中,高中数学要抽象的多,单单一个函数表达式y=f(x)就可能困惑一个学期,但是如果在开始接触的时候能够从抽象到具体的掰开它揉碎了去讲透它,可能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可以把y=f(x)中的f理解成一台机器,它对加入其中的每一个材料都进行同样的操作,比如f(x)=2x+1,就代表它对材料x的操作是“乘二加一”,那么自然就有f(x+2)=2*(x+2)+1,同时已知f(x-1)=2x+1,那么f(x+1)=?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其实质就是弄清楚机器f的功效是什么?因为f(x-1)=2x+1=2(x-1)+3,所以机器f的功效就是对加入其中的材料“乘二加三”,自然就有f(x+1)=2*(x+1)+3=2x+5。
当然这个机器f也不是没有要求的,比如说一台用来开方的机器是不能对-2进行加工的,一台用来取倒数的机器是不能对0进行加工的,比如已知y=f(x-1)的定义域是[2,3],那么y=f(2x+1)的定义域是什么?学生都知道定义域是指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已知中我们知道y=f(x-1)的x取值范围就可以知道x-1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机器f 自身的要求,而它就可以用来约束加入其中的2x+1了,自然我们就可以求出y=f(2x+1)的定义域。
以此同时我们应该渗透数学符号语言的重要性,学会使用简洁而又具有概括性的符号表达数学思维。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认知理解仍然存在困难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自己的经验把它们翻译成具体生动,但又能暴露实质的“浅显”知识,老师此时扮演的不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老师的讲解此时必须是深入的透彻的,浅尝辄止的点拨并不见得合适。精彩的表演该上场就得上场。
关于课堂活动,我始终认为任何活动形式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更好的发展思维而存在的,我见到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课堂气氛很活跃,提问齐答,主动回答,点名回答,学生板演,小组合作,各种活动应有尽有,但是回顾整节课抛出的问题,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椭圆长轴和短轴是什么?小组合作完成的是求一个椭圆的标准方程,小组热热闹闹的一起把这道题解出来找个代表展示成果,我想设计者绞尽脑汁大概就是為了这些轰轰烈烈的活动环节,却忘记课堂教学的初衷了。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只有真正立足学生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那么课堂活动应该是应运而生的成分多一点,预先设计的成分少一点。适时的,富有探究性的问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提问需要解决学生实际认识的局限,推动思维的冲突,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方法的熟练使用。
学生们能带入高考考场的是什么?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概念,也不是数以万计的例题,不曾在思维上聚焦的,没有经历争论和研究的,大部分会被遗忘。无论是走在舞台上精彩的讲解,还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保持沉默的关注,无论是繁华热闹的环节,还是暗潮涌动的思考,我们都应该且行且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