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可用来说明自由与理性的关系,走出洞穴的过程被喻为获得自由并走向理性的过程。
地穴中的囚徒首先呈现出来的是没有人身自由的状况,“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失去自由的囚徒自然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说明了自由之于理性的重要性。没有自由,便谈不上理性,因为人做的一切都不是出自人的自觉,而只是被迫或遵从他人的安排。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便有了走出洞穴获得理性的可能。从自然的顺序来讲,人是由经验走向理性。外在的自由拓展人的生存空间与经验空间,这是人类建立理性的重要基础。一旦外在的自由内化为人关于自由的自觉意识,这就是理性。理性即内在的自由,自由是理性的外在表现。
肉身的走出,带来的是精神的上升;行动的自由推动灵魂的飞跃。但走出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不是人在失去束缚后会自觉地走出洞穴。故事还在继续,这个碰巧获得自由的人“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的反应却是“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这段话说明了理性养成的艰难,但这人毕竟获得了自由,看到了火光与物体,它们与影子的关系不言而喻,理性的萌发有了可能。更为幸运的是,这时“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让他来到了“阳光下的世界”。
把这段话放在教育生活中来考察,“拉他走出洞穴”的这个过程就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作用是引导,让人从心灵的洞穴中走出来,看到外面的阳光。这就是苏格拉底以来的教育理念:教育即导出。教育的任务是把理性导出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性,而理性只有在自由敞开的状况下才能得到养成。灌输本身是反理性的,意味着灌输者的高高在上,受教育者的被动接受,这是对自由的否定,也是对理性的否定。知识本身不是理性,灌输进去更不代表理性的胜利。我们过去的教育常常陷入一种误区,即把理性看成是深奥的知识、道理,以为把这些“理性”知识灌输给学生,就是一种理性了。没有自由,人们获得深奥的知识后可能形成的依然是偏见,依然生活在洞穴中,而且更难走出洞穴。许多高学历的人缺乏常识,行事极端偏激,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教育的后果。理性并不意味着理性知识的获取,而是经由经验或知识让自己的思想敞亮。人的思想一旦敞亮,便能照亮整个人生。只有通过对知识进行理性地分析和批判性地思考,随后才能带来心智的提升,让自己的心智面向这个世界敞开,这才是理性。理性是对自由的自觉,理性的获得表现在自由能力的提升上。因而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去蔽”,去掉人的蒙昧,即启蒙。在英文中,“启蒙”即“enlightenment”,含有“光明”之意;法语中的启蒙也是用“Lumières”来表述,本意是指“光明”;中国把教育视为获得文明的途径,汉语“文明”中的“明”也是与光有关的,文明即“文”而“明”之。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也就是说,教育是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理性的揭蔽和显示。
在教育的“引导”下,洞穴中的人走了出去,开始了自己适应太阳的过程,理性即意味着人要在自由的条件下自己适应太阳、认识太阳,这更为不易。自由是走向理性的必然之路,但并不必然地带来理性。“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这便是走向自由与理性的教育,让生活在洞穴中的人来到阳光下,看清世间万物及它们所处的位置,找到光源——太阳。因而教育不能让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让知识呈现出“敞开”的状态,让人窥见“知识的宇宙”,这并不意味着让人洞悉所有的知识,而是要让人知道所学的知识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知道所获取的知识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要明白太阳在哪里,知道让我们看到一切的光明是怎么来的,这才是理性。否则,哪怕知识本身会发光,但它所带给你的,依然不过是火光的影子,你获得再多的“理性知识”,依然生活在洞穴中。无论这个洞穴如何深邃,如何金碧辉煌,它与真实的世界(理性)依然是两回事。
教育的过程,便是挣脱灵魂的枷锁走出洞穴,实现灵魂的飞跃的过程,是不断克服偏见,走向理性,走向自由的过程。
地穴中的囚徒首先呈现出来的是没有人身自由的状况,“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失去自由的囚徒自然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说明了自由之于理性的重要性。没有自由,便谈不上理性,因为人做的一切都不是出自人的自觉,而只是被迫或遵从他人的安排。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便有了走出洞穴获得理性的可能。从自然的顺序来讲,人是由经验走向理性。外在的自由拓展人的生存空间与经验空间,这是人类建立理性的重要基础。一旦外在的自由内化为人关于自由的自觉意识,这就是理性。理性即内在的自由,自由是理性的外在表现。
肉身的走出,带来的是精神的上升;行动的自由推动灵魂的飞跃。但走出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不是人在失去束缚后会自觉地走出洞穴。故事还在继续,这个碰巧获得自由的人“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的反应却是“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这段话说明了理性养成的艰难,但这人毕竟获得了自由,看到了火光与物体,它们与影子的关系不言而喻,理性的萌发有了可能。更为幸运的是,这时“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让他来到了“阳光下的世界”。
把这段话放在教育生活中来考察,“拉他走出洞穴”的这个过程就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作用是引导,让人从心灵的洞穴中走出来,看到外面的阳光。这就是苏格拉底以来的教育理念:教育即导出。教育的任务是把理性导出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性,而理性只有在自由敞开的状况下才能得到养成。灌输本身是反理性的,意味着灌输者的高高在上,受教育者的被动接受,这是对自由的否定,也是对理性的否定。知识本身不是理性,灌输进去更不代表理性的胜利。我们过去的教育常常陷入一种误区,即把理性看成是深奥的知识、道理,以为把这些“理性”知识灌输给学生,就是一种理性了。没有自由,人们获得深奥的知识后可能形成的依然是偏见,依然生活在洞穴中,而且更难走出洞穴。许多高学历的人缺乏常识,行事极端偏激,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教育的后果。理性并不意味着理性知识的获取,而是经由经验或知识让自己的思想敞亮。人的思想一旦敞亮,便能照亮整个人生。只有通过对知识进行理性地分析和批判性地思考,随后才能带来心智的提升,让自己的心智面向这个世界敞开,这才是理性。理性是对自由的自觉,理性的获得表现在自由能力的提升上。因而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去蔽”,去掉人的蒙昧,即启蒙。在英文中,“启蒙”即“enlightenment”,含有“光明”之意;法语中的启蒙也是用“Lumières”来表述,本意是指“光明”;中国把教育视为获得文明的途径,汉语“文明”中的“明”也是与光有关的,文明即“文”而“明”之。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也就是说,教育是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理性的揭蔽和显示。
在教育的“引导”下,洞穴中的人走了出去,开始了自己适应太阳的过程,理性即意味着人要在自由的条件下自己适应太阳、认识太阳,这更为不易。自由是走向理性的必然之路,但并不必然地带来理性。“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这便是走向自由与理性的教育,让生活在洞穴中的人来到阳光下,看清世间万物及它们所处的位置,找到光源——太阳。因而教育不能让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让知识呈现出“敞开”的状态,让人窥见“知识的宇宙”,这并不意味着让人洞悉所有的知识,而是要让人知道所学的知识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知道所获取的知识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要明白太阳在哪里,知道让我们看到一切的光明是怎么来的,这才是理性。否则,哪怕知识本身会发光,但它所带给你的,依然不过是火光的影子,你获得再多的“理性知识”,依然生活在洞穴中。无论这个洞穴如何深邃,如何金碧辉煌,它与真实的世界(理性)依然是两回事。
教育的过程,便是挣脱灵魂的枷锁走出洞穴,实现灵魂的飞跃的过程,是不断克服偏见,走向理性,走向自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