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的主要矛盾其实都来自信息的不对称。医生懂的,患者未必懂。还原真实,让民众了解医生的工作流程,把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公开化,这或许是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急诊科医生》目前已经热播20余集,网友盛赞真实度很高。不同于以往的医疗剧,有时为了营造戏剧效果,创作者们会加入一些夸大医生工作职能的桥段,《急诊科医生》在创作上保持了克制,更加客观冷静地告诉观众——医生也是普通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此之前,关注度颇高的纪实片《急诊科故事》更是一场以医院全体员工为背景的真人秀,拍出这部片子的是安放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里的78个摄像头。没有光线,没有化妆,没有混声……甚至没有导演,没有编剧。当镜头推进到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脸上时会发现,他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在没有了医护恋、车祸、勾心斗角之后,这部纪实片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更加贴近生活本身。
在藝术作品更加追求真实的当下,我们也想向大家呈现更加真实的急诊科医生,毕竟长久以来,医患的主要矛盾其实都来自信息的不对称。医生懂的,患者未必懂。还原真实,让民众了解医生的工作流程,把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公开化,这或许是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急诊科是一个浓缩了人间悲喜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尽人生百态。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急诊量数年来一直稳居北京市各大医院之首,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为此,《民生周刊》记者专程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试图向读者还原更加真实的急诊科医生。
“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能做的只有跑。”
在平时不被允许进入的急诊抢救室里,记者看不到一个闲置的床位,两位医护人员试图将一辆绿色的急救车从抢救室里抬出。“每天都需要加床,几乎没有不加床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平时再正常不过的工作状态。”干了30多年急诊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郑亚安拿过床位记录表说,床位实在不够的情况下,这种绿色的急救车也会被暂时留在急诊,“没有床位,加床也没办法再加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急救车上先抢救病人。”
超负荷工作是急诊科医生的日常,在人手不变的情况下救治更多的病人是急诊科医生们每天要面对的现实。
萌萌的主治医师李姝长年奋战在抢救室一线,同事们都记得,有一次并不是李姝值班,来医院取个人物品的她,正好遇到有病人需要抢救,她毫不犹豫地穿上白大褂加入了抢救病人的行列。
“医生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职业,我们每抢救成功一位病人,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医生每收到一封感谢信、一面锦旗,都会高兴好几天。当然,我们也会遭遇病患或家属的不理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马青变说。
“比如醉酒的病人,基本上,只有在急诊科才会遇到。”主治医师李辉介绍,在急诊,经常会有喝醉酒的病人因磕碰伤或呕吐等原因来急诊就医,一言不合便言语相伤,拳脚相加。“而我们必须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能做的只有跑。”
最近,正值《急诊科医生》热播期间,北医三院的急诊医生们就遇到了这样一位病患。病人和家属来急诊就诊没有带钱,病情经判定后也并不属于急危重症,医护人员解释,可以等待家属取钱、然后按照流程就诊,但是病患和家属表示不理解,并指出《急诊科医生》中演的急诊科有基金可以使用,这令当天的值班医生主治医师王斌很无奈。
其实,急诊有急诊的就诊原则,根据轻重缓急,对于急危重症病人,医护人员会先行进行救治;而对于那些经过判定病情并不紧急的病人,则会要求其按照正常的就诊流程就医。
“结婚都快9年了,婚假还没有休成。”
年节休假是急诊科医生的一个痛。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节假日等同没有,无论什么节日,该上班还是要上班。
主治医师怀伟结婚后的第二天就上班了。“主任答应我,会找机会让我休婚假,结果,我结婚都快9年了,婚假还没有休成。”怀伟调侃说,只有结婚前去过一次香港,我都没办护照,港澳通行证也早都已经过期了。
因为没有连续的假期,出国旅游,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也成了奢望。
而对于家庭的照顾,也很少有急诊科医生能够兼顾得很好。
在《急诊科医生》中,两位副主任医师何建一和刘慧敏都是把医院当成家的人,谈不上对家庭的照顾。在现实生活中,北医三院的急诊科医生们也是如此。
主治医师杜兰芳和老公,一个是急诊科医生,一个是外科医生。“我们俩根本没办法照顾孩子,现在孩子6岁了,一直是老人在照顾。”提起家庭,她满心愧疚。“我父母说,保姆还有个休假的时候,可他们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一天都离不开。”
“我们科的医生大多都有很棒的学历背景,他们也有去专科的机会,但是他们依旧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着,能干急诊的医生除了情怀之外,还需要一点牺牲精神和强硬的心理素质。”郑亚安扎根急诊30多年来,几乎没有几个春节是在家里度过的,作为急诊科主任,越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他越是要坚守在一线,一刻也不能离开。
除了急诊科医生,急诊科护士也要更加忙碌些。护士长马莉曾经得过一场大病,当时很多人劝她,还不趁着这个机会申请离开急诊,但她还是克服困难留了下来。“在急诊待久了,不仅离不开我们这个团队,更离不开救死扶伤的那种成就感了。”马莉说,“都说护士是白衣天使,那么我们就尽一点天使的职责吧!”
除了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急诊科医生》中演绎的一位进修医生因不适应急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而重度抑郁。在北医三院急诊科,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状况,虽然有着很好的学历背景和很强的责任心,但对病人的危重和死亡,对生命逝去的无所适从使得这位医生一时无法接受,以至于出现严重的失眠和神经衰弱症状,最后,不得已终结了自己的医生生涯。
除了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之外,过硬的心理素质,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也是能否成为一位好的急诊医生的必备素质。
采访中几位急诊科医生都很喜欢剧中何建一的人物形象,“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有情怀,有担当,技术过硬,沉着冷静,是医生中的典范。”“不计名利,心无旁骛。”
而何建一在剧中屡次提到的一句话是“患者总把医生当神”,这不仅是剧中的台词,也是现实中许多医者无助心情的真实写照。
“其實,最想把病人治好的是医生。但并不是来了医院,就一定能把病治好。不过,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竭尽所能救治病人。”副主任医师葛洪霞非常赞成剧中何建一的观点“医生不是神,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更伟大的人;我们不一定可以救治所有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救治更多的人。”
“急诊科医生的能力很重要,但责任心更重要,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无论何时,都要把病人的病情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患者,面对的是生命。”郑主任总结道。
“只有非常善良的人,才能当好一位医生”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说过:“医生应该获得更高的报酬,因为我们把健康托付给医生。”
随着医改不断推进,承担生命与健康重要职责的医生理应成为被人羡慕的职业。
但是,社会资源和社会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在医疗行业即表现为患者和医者之间的矛盾,伤医、杀医事件屡见不鲜。
而医疗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更是矛盾的焦点。郑亚安透露,除了专门学习急诊专业的医学生,一般都不愿意首选急诊。“急诊又忙又累,没有节假日,顾不上家庭,所有的科室可以休年假,急诊不可以;所有的科室可以没有床位,急诊不可以。如果没有一点敬业精神,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因为长年如此。没有时间搞研究发论文,没有时间出去会诊,赚钱养家。医者仁心,只有非常善良的人,才能当好一位医生。”
沟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只要沟通顺畅,医者和患者之间就能建立最起码的信任,那么很多医患矛盾或许都可以防患于未然。
《急诊科医生》目前已经热播20余集,网友盛赞真实度很高。不同于以往的医疗剧,有时为了营造戏剧效果,创作者们会加入一些夸大医生工作职能的桥段,《急诊科医生》在创作上保持了克制,更加客观冷静地告诉观众——医生也是普通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此之前,关注度颇高的纪实片《急诊科故事》更是一场以医院全体员工为背景的真人秀,拍出这部片子的是安放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里的78个摄像头。没有光线,没有化妆,没有混声……甚至没有导演,没有编剧。当镜头推进到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脸上时会发现,他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在没有了医护恋、车祸、勾心斗角之后,这部纪实片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更加贴近生活本身。
在藝术作品更加追求真实的当下,我们也想向大家呈现更加真实的急诊科医生,毕竟长久以来,医患的主要矛盾其实都来自信息的不对称。医生懂的,患者未必懂。还原真实,让民众了解医生的工作流程,把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公开化,这或许是解决很多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急诊科是一个浓缩了人间悲喜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尽人生百态。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急诊量数年来一直稳居北京市各大医院之首,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为此,《民生周刊》记者专程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试图向读者还原更加真实的急诊科医生。
“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能做的只有跑。”
在平时不被允许进入的急诊抢救室里,记者看不到一个闲置的床位,两位医护人员试图将一辆绿色的急救车从抢救室里抬出。“每天都需要加床,几乎没有不加床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平时再正常不过的工作状态。”干了30多年急诊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郑亚安拿过床位记录表说,床位实在不够的情况下,这种绿色的急救车也会被暂时留在急诊,“没有床位,加床也没办法再加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急救车上先抢救病人。”
超负荷工作是急诊科医生的日常,在人手不变的情况下救治更多的病人是急诊科医生们每天要面对的现实。
萌萌的主治医师李姝长年奋战在抢救室一线,同事们都记得,有一次并不是李姝值班,来医院取个人物品的她,正好遇到有病人需要抢救,她毫不犹豫地穿上白大褂加入了抢救病人的行列。
“医生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职业,我们每抢救成功一位病人,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医生每收到一封感谢信、一面锦旗,都会高兴好几天。当然,我们也会遭遇病患或家属的不理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马青变说。
“比如醉酒的病人,基本上,只有在急诊科才会遇到。”主治医师李辉介绍,在急诊,经常会有喝醉酒的病人因磕碰伤或呕吐等原因来急诊就医,一言不合便言语相伤,拳脚相加。“而我们必须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能做的只有跑。”
最近,正值《急诊科医生》热播期间,北医三院的急诊医生们就遇到了这样一位病患。病人和家属来急诊就诊没有带钱,病情经判定后也并不属于急危重症,医护人员解释,可以等待家属取钱、然后按照流程就诊,但是病患和家属表示不理解,并指出《急诊科医生》中演的急诊科有基金可以使用,这令当天的值班医生主治医师王斌很无奈。
其实,急诊有急诊的就诊原则,根据轻重缓急,对于急危重症病人,医护人员会先行进行救治;而对于那些经过判定病情并不紧急的病人,则会要求其按照正常的就诊流程就医。
“结婚都快9年了,婚假还没有休成。”
年节休假是急诊科医生的一个痛。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节假日等同没有,无论什么节日,该上班还是要上班。
主治医师怀伟结婚后的第二天就上班了。“主任答应我,会找机会让我休婚假,结果,我结婚都快9年了,婚假还没有休成。”怀伟调侃说,只有结婚前去过一次香港,我都没办护照,港澳通行证也早都已经过期了。
因为没有连续的假期,出国旅游,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也成了奢望。
而对于家庭的照顾,也很少有急诊科医生能够兼顾得很好。
在《急诊科医生》中,两位副主任医师何建一和刘慧敏都是把医院当成家的人,谈不上对家庭的照顾。在现实生活中,北医三院的急诊科医生们也是如此。
主治医师杜兰芳和老公,一个是急诊科医生,一个是外科医生。“我们俩根本没办法照顾孩子,现在孩子6岁了,一直是老人在照顾。”提起家庭,她满心愧疚。“我父母说,保姆还有个休假的时候,可他们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一天都离不开。”
“我们科的医生大多都有很棒的学历背景,他们也有去专科的机会,但是他们依旧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着,能干急诊的医生除了情怀之外,还需要一点牺牲精神和强硬的心理素质。”郑亚安扎根急诊30多年来,几乎没有几个春节是在家里度过的,作为急诊科主任,越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他越是要坚守在一线,一刻也不能离开。
除了急诊科医生,急诊科护士也要更加忙碌些。护士长马莉曾经得过一场大病,当时很多人劝她,还不趁着这个机会申请离开急诊,但她还是克服困难留了下来。“在急诊待久了,不仅离不开我们这个团队,更离不开救死扶伤的那种成就感了。”马莉说,“都说护士是白衣天使,那么我们就尽一点天使的职责吧!”
除了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急诊科医生》中演绎的一位进修医生因不适应急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而重度抑郁。在北医三院急诊科,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状况,虽然有着很好的学历背景和很强的责任心,但对病人的危重和死亡,对生命逝去的无所适从使得这位医生一时无法接受,以至于出现严重的失眠和神经衰弱症状,最后,不得已终结了自己的医生生涯。
除了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之外,过硬的心理素质,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也是能否成为一位好的急诊医生的必备素质。
采访中几位急诊科医生都很喜欢剧中何建一的人物形象,“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有情怀,有担当,技术过硬,沉着冷静,是医生中的典范。”“不计名利,心无旁骛。”
而何建一在剧中屡次提到的一句话是“患者总把医生当神”,这不仅是剧中的台词,也是现实中许多医者无助心情的真实写照。
“其實,最想把病人治好的是医生。但并不是来了医院,就一定能把病治好。不过,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竭尽所能救治病人。”副主任医师葛洪霞非常赞成剧中何建一的观点“医生不是神,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更伟大的人;我们不一定可以救治所有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救治更多的人。”
“急诊科医生的能力很重要,但责任心更重要,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无论何时,都要把病人的病情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患者,面对的是生命。”郑主任总结道。
“只有非常善良的人,才能当好一位医生”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说过:“医生应该获得更高的报酬,因为我们把健康托付给医生。”
随着医改不断推进,承担生命与健康重要职责的医生理应成为被人羡慕的职业。
但是,社会资源和社会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在医疗行业即表现为患者和医者之间的矛盾,伤医、杀医事件屡见不鲜。
而医疗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更是矛盾的焦点。郑亚安透露,除了专门学习急诊专业的医学生,一般都不愿意首选急诊。“急诊又忙又累,没有节假日,顾不上家庭,所有的科室可以休年假,急诊不可以;所有的科室可以没有床位,急诊不可以。如果没有一点敬业精神,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因为长年如此。没有时间搞研究发论文,没有时间出去会诊,赚钱养家。医者仁心,只有非常善良的人,才能当好一位医生。”
沟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只要沟通顺畅,医者和患者之间就能建立最起码的信任,那么很多医患矛盾或许都可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