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低年级音乐教材中,所学习的歌谣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与学生的学习、认知特性相吻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表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音乐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其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对于全面提升其音乐学科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表演;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为了增强国民素质,根据现阶段人们的教育需求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现阶段,教育者应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德智体美老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1]。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音乐属于娱乐性的教学课程,而在新课标背景下,以转变为正式标准课程,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达成教学目标,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特点,结合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展示音乐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音乐成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1.通过表演,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而在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但是,音乐审美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不可学习和模仿的,需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音乐实践,来塑造这一能力。表演,是一种学生钟爱的表现方式,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表演,來理解音乐内容,包括音调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通过物质之间的联系,来降低音乐学习内容的理解难度,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好朋友》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播放《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等乐曲,让学生欣赏并进行模仿,然后再学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鼓励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手牵手一起歌唱,在与朋友互动的而过程中,体验其中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巧用表演,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由于音乐这门课程本身的特性,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音乐有着独特的兴趣和专注力,但是由于以往音乐教学任务较轻,老师一般不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音乐教学的娱乐性大于其教育性,因此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2]。不过随着音乐教学的改革,老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合理应用表演等辅助教学手段,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温暖人心、奋发人心、传递情感的力量,同时向学生传授专业的音乐知识,提升音乐审美,借助音乐来陶冶自身情操。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红灯停绿灯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创设一个表演情境,在教室前方设置一个路障,拿出红色和绿色两个手鼓,让学生伪装成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秩序通过路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相关音乐知识,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3.鼓励学生表演,提升其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表演,是一种让学生将音乐内容与表演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已知内容来想象未知的世界,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动作,来体验角色在当下情境中的内心情感,学会采用何种表情、何种肢体语言才能够将角色惟妙惟肖的扮演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模仿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在学习到《可爱的动物》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小羊羔的衣服,让学生们穿戴上,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律动,模仿小羊的叫声,想象着自己在草原上奔跑,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对小动物要有怜爱之心,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并且将这种情感代入歌唱中。而且,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寻找一首相关的歌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比如说《两只老虎》、《快乐的小熊猫》等。
4.结语
声音是人们感知世界、表达自我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便会逐步通过自己的五官来感受这个世界,声音就是其中感染力最强的一种,而音乐则属于声音在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人们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3]。音乐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音符来诉说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世界产生联系。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音乐的趣味性,会对其产生一种天然的好感,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展示音乐的魅力,采用舞蹈、表演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营造互动性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牛琳.“语言艺术中的花朵”——形象比喻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6(12):66-67.
[2]张红卉.浅析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唱游教学方法——以《小乌鸦爱妈妈》为例[J].黄河之声,2016(08):45.
[3]殷磊.随音乐律动 创高效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 (11):196.
关键词:表演;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为了增强国民素质,根据现阶段人们的教育需求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现阶段,教育者应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德智体美老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1]。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音乐属于娱乐性的教学课程,而在新课标背景下,以转变为正式标准课程,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达成教学目标,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学习特点,结合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展示音乐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音乐成为学校的特色学科,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1.通过表演,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而在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但是,音乐审美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不可学习和模仿的,需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音乐实践,来塑造这一能力。表演,是一种学生钟爱的表现方式,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表演,來理解音乐内容,包括音调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通过物质之间的联系,来降低音乐学习内容的理解难度,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好朋友》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播放《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等乐曲,让学生欣赏并进行模仿,然后再学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鼓励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手牵手一起歌唱,在与朋友互动的而过程中,体验其中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巧用表演,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由于音乐这门课程本身的特性,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音乐有着独特的兴趣和专注力,但是由于以往音乐教学任务较轻,老师一般不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音乐教学的娱乐性大于其教育性,因此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2]。不过随着音乐教学的改革,老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合理应用表演等辅助教学手段,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温暖人心、奋发人心、传递情感的力量,同时向学生传授专业的音乐知识,提升音乐审美,借助音乐来陶冶自身情操。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红灯停绿灯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创设一个表演情境,在教室前方设置一个路障,拿出红色和绿色两个手鼓,让学生伪装成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秩序通过路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相关音乐知识,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3.鼓励学生表演,提升其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表演,是一种让学生将音乐内容与表演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已知内容来想象未知的世界,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动作,来体验角色在当下情境中的内心情感,学会采用何种表情、何种肢体语言才能够将角色惟妙惟肖的扮演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模仿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在学习到《可爱的动物》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小羊羔的衣服,让学生们穿戴上,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律动,模仿小羊的叫声,想象着自己在草原上奔跑,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对小动物要有怜爱之心,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并且将这种情感代入歌唱中。而且,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寻找一首相关的歌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比如说《两只老虎》、《快乐的小熊猫》等。
4.结语
声音是人们感知世界、表达自我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便会逐步通过自己的五官来感受这个世界,声音就是其中感染力最强的一种,而音乐则属于声音在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人们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3]。音乐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音符来诉说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世界产生联系。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音乐的趣味性,会对其产生一种天然的好感,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展示音乐的魅力,采用舞蹈、表演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营造互动性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牛琳.“语言艺术中的花朵”——形象比喻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6(12):66-67.
[2]张红卉.浅析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唱游教学方法——以《小乌鸦爱妈妈》为例[J].黄河之声,2016(08):45.
[3]殷磊.随音乐律动 创高效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 (1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