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与高分作文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击高考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名师真题解析
  从命题形式上看,江苏卷作文自2013年开始,结束了以往“材料+命题+作文要求”的复合式命题作文形式,转为“材料+作文要求”的新材料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才情和个性化写作素养。2013年的“探险者与蝴蝶”、2014年的“青春的朽与不朽”、2015年的“智慧”、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该题型已經稳定地考查了四年,照此趋势来看,2017年的命题形式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在选材方面,近几年的作文命题从“探险家与蝴蝶”的天马行空,到“个性与创新”的平实简明的转变,命题者不断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高考作文的选材必须贴近自我,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保持与时代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作文训练中,作文一定要抒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不要胡编乱造。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写好作文必须从生活的源头抓起。
  高中作文思维训练的重点在理性。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在这方面的考查有目共睹,未来江苏卷作文会依然重视对考生洞察力、分析力的考查,对材料理性的思考和深度的挖掘。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7年的作文命题中。
  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应该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理性辩证地展开思考。
  首先,第一处关键句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常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说话、做事,当行则行,不勉强,直性坦率,不忘本初,这就是个性的展现。而“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就有比较丰富的内涵,“有话则短”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即“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惟陈言之务去”;“无话则长”,是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独出机杼、充分表达己见,即“能言他人之不能言,敢言他人之不敢言”。很明显,材料对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评价是肯定的,它的内涵是彰显个性和创新意识。


  第二处关键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实指不重复别人的话;“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实指换个角度,换种思考方式,说出别人想不到的话,背后涉及的是关乎个性和创新的话题。“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这句话是对上面这段话的补充,也是一种明显的提示。
  从“个性”和“创新”的关系角度来审题立意,还可以讨论年轻人所热衷的“不走寻常路”的个性彰显主题,也可以结合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例证,总结、升华出对于创新意识的思索。
  在高考评卷过程中,决定文章成功的关键是考生的写作素养。在立意上,智慧的考生应该紧扣“说、不说、个性和创新”四个关键点,以此切入,阐发观点,最佳立意应该放在“个性”或“创新”背景中来谈“说”或“不说”,这类卷往往在立意上归为一类卷。今年大量的考生作文归类为三类卷,原因就在于审题中,抛开了材料中“说话”的话题,而只是单纯地谈论“个性”或“创新”,立意缺乏新意,观点大多雷同。


  突围角度一:浓墨重彩文化味,核心素材明主题
  名师支招:审题完成之后,学会由材料展开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核心素材资源,把握一到两个自己最为熟悉的材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结合材料主旨,浓墨重彩地描绘,写出富有文化意味的散文作品。在应试中,这类文章是很讨阅卷老师喜欢的,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建立起核心素材与命题材料之间的联系,突出文章的主旨。
  闭口若悬河
  □一考生
  咸阳,乾陵。
  那座无字碑,就高高矗立在那里。斑驳的碑身,记载着历史的沧桑。沉默在风雨中,朦胧在山野里,千百年来,一代女皇留下的空白,不知招惹了多少是与非的猜想……
  站立无字碑前,思绪难平。男尊女卑了几千年,小女子抖擞精神,捧起大唐锦绣河山,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用心镌刻着最美丽的风景。在你之前,女人被涂脂抹粉,穿金戴银,被男人塞进了箱笼。你一个红颜女子,不爱胭脂爱乾坤,谋划着一个大国十万里的出路,运筹着千万人生活的蓝图。而肩上扛着的,已知的未知的多少困难、艰险,都如大山般压来。你叱咤风云,勇敢面对世俗的疯狂袭击。你威严遥望,用智慧驾驭着大唐历史的轰轰车轮:收复安西四镇,平定契丹叛乱,打退突厥进攻……你的江山,谁敢黩武刀枪?
  高处不胜寒。
  匆匆去了,万事皆休。你的美丽已随大唐而逝,如今只留下荒冢草青青,还有墓碑尚未风干的泪珠。冷冷的唐月,凄凄的唐风,也许你太累了,懒得为自己撰写碑铭。留下空碑一座,犹如空空的寂寞,谁来书写你的一生?大唐那些风采俊驰的才子,面对你也会是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为何树碑而不立传?碑上无字是因为你的临终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论……
  天地之大,莫过无边。日月之辉,莫过无限。碑石之妙,莫过无字。有字则有限,有文则有止。有限则难尽,有止则难全。无字碑是你绝顶智慧的彰显,是你宽阔胸怀的展示,是你对自身名誉的保护,更是你对肆意诋毁者的轻视。武则天,突破世俗禁区的第一人,填补空白的第一人。无字碑,不正是“巾帼何必让须眉”的最好写照吗?在无字碑前,任何的诬蔑与谩骂都显得无谓、渺小甚至是轻薄可笑……
  一块傲然沧桑的无字碑,一个顶天立地的惊叹号。千种风情尽埋,万种方仪都随风。生亦奇人,死有壮举,留下史书永远新,让我记住了天朝第一君,是个女儿身!   所有蝇营狗苟,絮絮叨叨,往往更显个性的卑污;什么也不说,却深沉若渊,傲岸的自我屹立于天地之间。中华大地,是不妨多立几座无字碑的。
  【高分权威解读】1.述评结合,结构严密。文章以游记的形式来写,却不重在写景纪行,而是由无字碑引发思考,想象武则天的功绩,揣测立无字碑的原因,评论立无字碑展现的伟岸人格。记叙为议论提供基础,议论为抒情充分张本,逐层递进,丝丝入扣。
  2.形象鲜明,情感激越。文章选取的事例具有概括性,寥寥几笔,凝形象于笔端。在叙述中融入理解、尊重、赞叹,情感打动人心。对比、排比、比喻等手法综合使用,增強了气势,使情感表达更为激越。
  3.精于选材,内容厚重。选材摒弃琐屑野史,而是立足于家国,着眼于兴衰。高远的视野观照下,文章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意味。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3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20分=总分70分
  突围角度二:旁征博引材料丰,反复论证说理深
  名师支招:学会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通过丰富的素材,增强文章内容的厚度,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文章的开端段落,可以用简短故事或名人名言的方式导入,切入主题,这样的开头方式深受阅卷老师的喜爱。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结合排比叙例的方式,增强说理的深度,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该说就说
  □一考生
  冯小刚在电影《一九四二》发布会上面对诸多记者关于“为什么要用如此直接的方式揭当年的痛处”的提问,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没什么值得掩饰的。”的确如此,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让人们看到痛处,如此才能去治疗,否则一直捂着伤口,使得伤口溃烂,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从此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
  季羡林便是一位不掩饰自己苦痛的人,回忆当年“文革”被批斗时,他在《牛棚杂忆》中写道:“这次的批斗颇令我不满意,没有戴高帽,没有坐‘喷气式’……只有半个小时的教育。”季老用如此通透的态度轻描淡写了“文革”时所受的屈辱与折磨,纵然写得幽默风趣,但仍能使我们窥得当年的黑暗。季老知道豁达而不郁结。相比之下,傅雷上吊,老舍跳湖,顾圣婴自杀……也许就因在痛苦中沉默,最终踏上了不归路,他们的逝去让中国一度为之叹息,如果他们能够将痛苦宣泄出来,也许他们的人生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国家、民族也难免如此,民族的痛就更不该掩饰了。 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言:“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了一个讲真话的作家,那么他们就拥有了两个政府。”事实正是如此,当年索尔仁尼琴因《古拉格群岛》这本真实揭露了俄国黑暗社会的著作而被削去国籍,流放到国外。这就显出了当年俄国的心虚了。然而即便作家被赶出国门,《古拉格群岛》也从未停止出版。忧国之痛同样弥漫着中国作家的心扉,郁达夫写《沉沦》,中国青年身在东瀛,在与日本侍女的交往中,竟然吟起了典雅的对于故国的愁思:“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亡国之危,弱国民众的心灵压抑,激起了郁达夫深沉的悲怆。两位作家肩负重任,他们痛苦的血脉,流淌在自己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痛苦和激愤的情感。痛了,就要直接说出来,只有说出来才能引起重视,才能得到治疗。日本拒不承认侵华事实,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耻辱,更是他们的悲哀。一个民族连自己的痛处不敢说出来,那么他们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想真正有担当的人,敢于说出自己的痛处,敢于面对自己的痛处。不说出来如何敢勇敢面对?该说就说,没什么值得掩饰的!
  【高分权威解读】1.开门见山,旗帜鲜明。文章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痛,没什么值得掩饰的。并且谙熟议论文的层进式结构,让议论走向深入,寸峰起雾,扇云致雨。
  2.举例精当,引证到位。考生列举了季老在痛苦中有言,傅雷等人却于痛苦中沉默,抉择不同,天地迥异,切合立论,彰显了作者的见识和才气。正反对比,拿捏精准。索尔仁尼琴、郁达夫身处痛苦境地,却胸怀天下黎民,这与日本民族相形见绌,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的痛,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拿捏精准,两相对比,更将心忧民族之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3.结构清晰,语言犀利。文章论证的思路清晰,在对观点的论证过程中,先举例论证个体的痛苦,再升华到国家、民族的层面,进一步展开论证,强调民族的痛更不应该掩饰,该说就说。结构清晰,富有层次性,语言犀利透彻,干净利索,铿锵有力,富于激情。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3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20分=总分70分
其他文献
小A坐在我的斜前方。铃声响起的时候,我漫不经心地瞟了小A一眼。她正低头收拾着课桌上的书,然后直起身子等待老师下课的指令。我注视她的背影已经长达一年:我能捕捉到她肩膀的每一次轻微晃动,我会随着她的视线望向窗外,爱慕在我的心中跋山涉水,但在教室里,她和我相隔仅仅两米。这两米是我跨越不了的崇山峻岭,我注视逆光中她耳边灿烂的细发,用目光完成一次次爱抚。我低头,躲避自己的爱情。抬起头,又期待一次目光的相遇。
期刊
小时候,我的作文成绩不错,老师不止一次地给过我“5+”的分数。我的主要诀窍是尽量写得好玩点。比如老师出了个作文题“一次谈话”,一般的同学写的都是家长和自己谈了一次话,批评或是鼓励了自己……我独出心裁地写了一个中国小朋友同非洲小黑人打了一次电话的谈话。老师着实夸奖了我。但我至今想起来还脸红。两国语言不通,他们如何交谈?再有对方那样贫困,到哪去找电话?  “文化大革命”时,学校的图书馆被封了。图书管理
期刊
有些事情我不能明白,安忆她凭什么那么能吃苦?如果说我能吃点苦,这比较容易理解。我生在贫苦家庭,从小缺吃少穿,三年困难时期饿成了大头细脖子。长大成人后又种过地,打过石头,挖过煤,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我打下了受苦的底子,写作之苦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苦。而安忆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家里连保姆都有。应该说安忆从小的生活是优裕的,她至少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书看。就算她到安徽农村插过一段时间队,她
期刊
从近几年的议论文写作要求来看,对文章语言的要求似乎正走向考查标准的第二顺位,而文章思想的深刻性被强调到第一顺位。“深刻思想”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等级给到满分的重要标准。文章要深刻,立意很关键,但除了重视文章的立意之外,还有一些使议论文思想更深入的方法需要关注。  一 “善”为底线——议论文之根  不论是提出观点还是论证观点,都注意要以“善”为出发点、以“善”为底线。“善”表现在文字上,
期刊
不可否认,不少优秀的创业公司是兢兢业业的,他们凭良心和实力做生意。然而,充满野性的创业市场是残酷的,这种“残酷”让一些创业者丧失原则和道德感。  宅代洗公司的行为固然恶劣,但并非孤例,一些创业公司屡次冲击公众的道德底线。譬如,曾号称“拿出一亿元给员工分红”的“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就被曝光不仅没能履行承诺,还屡屡压榨员工,乃至拖欠工资;而因“十七岁创业”被推上神坛的“神奇百货”总裁王凯歆,则因
期刊
【适用话题】尊严 艺术 尊重 修养  侯宝林先生晚年,名满天下。南开大学几位先生请他去讲话,击节叹赏,气氛和悦。未了,一位副校长不经意地来了句:“侯先生,您来一段儿。”据说侯先生当场拉下脸来:“对不起,我是来讲学的。”意思是:我是来讲课的,不是来说相声的。  侯先生一辈子,很重视“尊严”二字,甚至于过敏,不难理解。老年间,说相声的人是玩意儿,和戏子一样,被当作下九流。唯其如此,才得争一口气。梨园行
期刊
【适用话题】诚实 目光长远 智慧 人生选择  东汉光武帝时期,陈留东昏人刘昆在当江陵县令时,发生了一件奇事。那年,县里突发火灾,不一会儿风助火势,烈焰腾空。刘昆闻讯后,赶赴现场,看到火势愈来愈猛,心里惦念着百姓安危,便不由自主地对着大火磕头。没想到,忽然天降大雨,不一会儿,大火就熄灭了,一场灾难很快得到了化解。  后来,朝廷任命他为弘农太守。弘农郡地处晋豫陕之间,北濒黄河。当地猛虎横行,老虎经常在
期刊
【适用话题】施与受 待人之道 做事的分寸 体谅 尊重  好人有时候会显得没分寸,甚至持善行凶。  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朋友介绍她的同学给我。“她人特别好,很会照顾人。”朋友说。  她果然很好。去机场接我,帮我订酒店,详细询问我的行程。我想上楼休息,她说她回家。结果我下来的时候,发现她一直等在酒店大堂里。我当时既感动,又有负担。更让人惊讶的是,她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在每一个行程空白点都帮我安
期刊
【适用话题】思维方式 财富观 目标与方向 知识的力量  近日网友们被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吓“方”了。  其实,“小目标”事件的爆红延伸出很多贫富差距的观点,但最尴尬的并不是贫富差距,而是思维和话语体系的差距。前段时间看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传记,里面有个记忆犹新的段落,讲马斯克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满怀信心,锲而不舍地向政要和经济大咖发出邀请,请他们拿出哪怕一小时的午餐时间,聽一听自己的创业计划。
期刊
【适用话题】超越自我 精神需求 爱岗敬业 动力  上午我随手点开朋友圈,赫然发现大家都在发王健林的照片。我大吃一惊,以为这位国民公公是不是做出了什么改变世界的事情,值得大家如此顶礼膜拜。结果点开一看,照片中的王总轻描淡写地说:“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說我先挣他一个亿。”  我忽然想到了我大学时的一个同学,标准的富二代。有一天夜聊时我们聊起年少轻狂时曾捅下的娄子,他说他初中时曾在寒假过后顺手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