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到半年时间,81名干部被立案查处,三名现任区政府领导与一名原区委书记涉案,有媒体称政府常务会议都不够人数;国土、城管、规划等多部门的一把手易人;还有部分村社干部,因涉案金额巨大引发广泛关注——位于广州白云山脚下的白云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官场地震。
广州市纪委常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接受《廉政瞭望》记者采访时说:“白云区被查处的干部,大部分都是因为在‘两违’建设中受贿。”
所谓“两违”,即违法用地与违法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开发力度的加大,土地不断升值,诱发了某些居(村)民违规建房。多名广州当地人士表示,“两违”在广州多个区都不同程度存在,而白云区无疑是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两违”建设在该区起码有十多年的历史,成为困扰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顽疾。
“两违”之风蔓延有时,参与人数众多,已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白云区政府一名干部向记者感叹:“想把‘两违’建设一锅端,会遭遇法不责众的窘境。如果选择性执法,又会留下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省委巡视组“揭盖子”
外界普遍认为,正是广东省委巡视组,揭开了白云区问题的盖子。2012年下半年,广东省委巡视组在全省20个县(市、区)驻点巡视。白云区就是巡视对象之一。
据了解,省委巡视组驻点白云区巡视后,发现该区存在干部作风、基层组织建设、违法用地和违章建设、社会管理和综治维稳等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广州市委随即成立由市委副书记方旋任组长的白云区重点工作指导组及6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指导和帮助白云区开展整改工作。
正是在广东省委的督办和广州市委的指导下,白云区展开了建区以来最严厉的为期一年的整改工作。该区专门成立了30多人的专案组,重点查处“两违”背后的腐败案件。此后,白云区便不断有官员落马的消息传出。
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一栋12层高的商品房,由深圳商人投资建设。这栋楼面积达1.4万平方米,曾号称白云区最大的违规建筑,于今年5月被拆除。仅清查这处违规建筑时,就发现了超过10名公职人员的违纪行为。一名白云区的区领导,据称也牵涉其中。
一名熟悉情况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原白云区区委书记谷文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钟向东,副区长吴锦明,区政府党组成员刘健生等人,都是在查处“两违”背后的腐败案件时被牵扯出来。不过,各人具体牵扯到哪一起案件,梅河清称“还在侦办过程中,不方便对外披露。”
“教授书记”落马
谷文耀与钟向东,是此次白云区窝案落马者中职务最高的两位。广州是副省级城市,身为前白云区委书记的谷文耀,多年前便已是副厅实职,享受正厅待遇。钟向东则为常务副区长,市管局级干部。
谷、钟二人都具有多年高校工作背景,也一直被外界视为“学者型官员”。谷文耀在1996年至2001年任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经常以副教授的身份,到广州各大机关单位讲课。2002年12月至2009年3月,谷文耀出任白云区区委书记,之后转到人大任职,直至东窗事发而落马。钟向东是江西安远人,曾在广州大学工作多年。
“谷书记很赏识钟向东,对钟不遗余力地提携”。——在白云区官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谷文耀2002年底到白云区工作,此后大概一年时间,便提拔钟向东担任区教育局局长。在局长的位置上呆了三年左右,便出任白云区副区长。此后钟向东不断获得拔擢,直至2011年底,出任常务副区长。
高校工作的背景,让谷、钟两人在平时的工作中颇为温文尔雅。几名白云区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谷文耀待人很客气,哪怕是区委一般工作人员在走廊上向谷问好,他也会很有礼貌地答一句“您好!”
白云区政府机关内,曾有一名工作人员,连续多年向上级机关举报谷文耀的问题。有一次开会时,谷文耀一行在过道撞见了这名工作人员。有人向谷文耀报告:“就是这人整天到处告你。”谷文耀抬头看了一眼,挤出一丝微笑后便离开。
今年5月,钟向东被纪委工作人员带走调查。一个月后,曾经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谷文耀,也被纪委带走。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近日在一次公开会议上提到谷文耀时,则称“不是专门去查的,都是通过一些企业或别的地方牵扯到,才暴露了出来”。白云区的许多人士,谈起谷文耀落马都不胜唏嘘:“谷到人大工作四年了,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安全着陆,没想到最后还是被牵扯出来。”
拆与不拆?领导的态度很重要
“谷文耀是目前白云区因为‘两违’建设落马的职位最高的人,不过,他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栽在‘两违’建设上的干部。”一名曾担任过白云区领导的人士如是说。
果不其然,就在谷文耀落马后不久,又有数名白云区干部被纪委带走调查。
该人士告诉记者,白云区“两违”建设的历史十多年了,不是哪一届领导就能独自负责的。“‘两违’建设是城市脸上的伤疤,更是官场体内的溃疡。”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北部,境内经济发达,工厂密布,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据统计,白云区的户籍人口不超过80万,而外来人口却有220万之多。工厂需要厂房,外来务工人员也需要租赁住房。经济飞速发展的白云区,始终面临巨大的房屋需求。
由于各种原因,通过正常渠道修建房屋的程序十分繁琐。于是,许多当地人便私自圈地建房——这便是“两违”建设的由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摆在那,只要房子建起来,就不用担心租不出去。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夕之间就能成为坐地收金的地主寓公。
“两违”建设最疯狂时,几乎发展成一项全民运动。如果哪个本地人不能弄两栋房子起来,还会被邻居嘲笑没本事。诱人的商机也吸引了外地资本。有一批外地人专门从事出资修建小产权房的行当,让当地人出地,合作建房后,拿到丰厚的利润就离开。今年初白云区政府公布的清拆违建名单中,有几处竟然还是别墅小区。
“两违”建设一发不可收,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政府终于打算出手整治了,问题却接踵而来。到处都是“两违”建设,从哪开始拆起?哪间拆,哪间又暂时可以不拆?如果严格执行规定,拆任何一间建筑都是合理合法的。要想手下留情,似乎也能找到各种借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出现了——只要领导发话,说这栋建筑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那就必须限期拆除;领导如果手下留情,说拆除这栋违规建筑的时机尚不成熟,这栋建筑又能原地不动屹立好几年。 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介绍,有些执法部门的人,如果觉得手头紧,大可以开车出去转一圈,给辖区内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说这些建筑是“两违”,必须限期拆除。通知书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那些接到通知书的单位,就得到处找关系、托人情。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王宝林案。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白云分局太和镇执法中队中队长王宝林,利用查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工作的职务便利,多次收受当地违法建设人员贿送的钱款200多万元。
有村民直言告诉记者,收到《停工通知书》并不可怕,怕的是找不到关系,送不出钱。
据当地人士介绍,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政府的一些公务员说起拆除“两违”,兴致很高,但拆来拆去却没有多少违规建筑被拆掉。究其原因,“只要放出整治‘两违’的风声,下面就会人心惶惶,各色人等就会出来请托,渴望权力寻租的官员就会有一笔进项。”
不久前被查处的白云区城管执法分局局长兰海峰,在任上便以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工作闻名。据说他总爱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发现“两违”建筑,就唤来下属命令限期拆除,否则便严厉追究责任。最后人们却发现,兰海峰声称要“限期拆除”的建筑,十有七八最后会安然无恙。
艰难的拆违
拆违,无疑是件费力也难以讨好的工作。白云区城管执法分局一名工作人员,曾向记者讲述了数年前的一次拆违行动的经历。前往白山村拆除违章建筑的约百名城管队员被数百村民堵住,村民设下了四道“关卡”:最前面站着一两百名村民,身后是数十名静坐的老人,再往后是4辆汽车横在路中,最后是用大石块垒起的路障。双方对峙了一上午,最后拆违行动搁浅。“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特别强调稳定,不能激化矛盾。工作难度比以往更大了。”
谷文耀在区委书记任上,也领导了多次拆违行动,尤其是2008年的那次拆违,工作力度很大。结果上访告状的信件漫天飞,甚至有些人还采取了激烈的抵抗。到了2009年初,谷文耀便离开了白云区。
一名白云区干部告诉记者,能把过去的违规建筑全部扫除,自然是好事,但实际情况是难度太大。能不能划出一条政策线,对于普通老百姓自建,或是楼层不高、面积较小的房屋,经过相应程序后,将其纳入合乎规定的范畴内?这样政府就能腾出精力,去拆除那些投资额较大、影响较为恶劣的违规建筑。
“现实情况就是法不责众!”这名干部忧心地说,“如果不给个说法,所有人都不会有安全感。一些人自然会费尽心思去找关系,最后又会诱发新的腐败。”
据了解,类似的建议,曾有多人提出过。但政府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并未采纳这些意见。这名干部说:“下级当然要服从上级。提建议是一回事,工作中执行命令是另一回事。”
广州市纪委常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接受《廉政瞭望》记者采访时说:“白云区被查处的干部,大部分都是因为在‘两违’建设中受贿。”
所谓“两违”,即违法用地与违法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开发力度的加大,土地不断升值,诱发了某些居(村)民违规建房。多名广州当地人士表示,“两违”在广州多个区都不同程度存在,而白云区无疑是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两违”建设在该区起码有十多年的历史,成为困扰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顽疾。
“两违”之风蔓延有时,参与人数众多,已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白云区政府一名干部向记者感叹:“想把‘两违’建设一锅端,会遭遇法不责众的窘境。如果选择性执法,又会留下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省委巡视组“揭盖子”
外界普遍认为,正是广东省委巡视组,揭开了白云区问题的盖子。2012年下半年,广东省委巡视组在全省20个县(市、区)驻点巡视。白云区就是巡视对象之一。
据了解,省委巡视组驻点白云区巡视后,发现该区存在干部作风、基层组织建设、违法用地和违章建设、社会管理和综治维稳等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广州市委随即成立由市委副书记方旋任组长的白云区重点工作指导组及6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指导和帮助白云区开展整改工作。
正是在广东省委的督办和广州市委的指导下,白云区展开了建区以来最严厉的为期一年的整改工作。该区专门成立了30多人的专案组,重点查处“两违”背后的腐败案件。此后,白云区便不断有官员落马的消息传出。
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一栋12层高的商品房,由深圳商人投资建设。这栋楼面积达1.4万平方米,曾号称白云区最大的违规建筑,于今年5月被拆除。仅清查这处违规建筑时,就发现了超过10名公职人员的违纪行为。一名白云区的区领导,据称也牵涉其中。
一名熟悉情况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原白云区区委书记谷文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钟向东,副区长吴锦明,区政府党组成员刘健生等人,都是在查处“两违”背后的腐败案件时被牵扯出来。不过,各人具体牵扯到哪一起案件,梅河清称“还在侦办过程中,不方便对外披露。”
“教授书记”落马
谷文耀与钟向东,是此次白云区窝案落马者中职务最高的两位。广州是副省级城市,身为前白云区委书记的谷文耀,多年前便已是副厅实职,享受正厅待遇。钟向东则为常务副区长,市管局级干部。
谷、钟二人都具有多年高校工作背景,也一直被外界视为“学者型官员”。谷文耀在1996年至2001年任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经常以副教授的身份,到广州各大机关单位讲课。2002年12月至2009年3月,谷文耀出任白云区区委书记,之后转到人大任职,直至东窗事发而落马。钟向东是江西安远人,曾在广州大学工作多年。
“谷书记很赏识钟向东,对钟不遗余力地提携”。——在白云区官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谷文耀2002年底到白云区工作,此后大概一年时间,便提拔钟向东担任区教育局局长。在局长的位置上呆了三年左右,便出任白云区副区长。此后钟向东不断获得拔擢,直至2011年底,出任常务副区长。
高校工作的背景,让谷、钟两人在平时的工作中颇为温文尔雅。几名白云区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谷文耀待人很客气,哪怕是区委一般工作人员在走廊上向谷问好,他也会很有礼貌地答一句“您好!”
白云区政府机关内,曾有一名工作人员,连续多年向上级机关举报谷文耀的问题。有一次开会时,谷文耀一行在过道撞见了这名工作人员。有人向谷文耀报告:“就是这人整天到处告你。”谷文耀抬头看了一眼,挤出一丝微笑后便离开。
今年5月,钟向东被纪委工作人员带走调查。一个月后,曾经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谷文耀,也被纪委带走。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近日在一次公开会议上提到谷文耀时,则称“不是专门去查的,都是通过一些企业或别的地方牵扯到,才暴露了出来”。白云区的许多人士,谈起谷文耀落马都不胜唏嘘:“谷到人大工作四年了,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安全着陆,没想到最后还是被牵扯出来。”
拆与不拆?领导的态度很重要
“谷文耀是目前白云区因为‘两违’建设落马的职位最高的人,不过,他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栽在‘两违’建设上的干部。”一名曾担任过白云区领导的人士如是说。
果不其然,就在谷文耀落马后不久,又有数名白云区干部被纪委带走调查。
该人士告诉记者,白云区“两违”建设的历史十多年了,不是哪一届领导就能独自负责的。“‘两违’建设是城市脸上的伤疤,更是官场体内的溃疡。”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北部,境内经济发达,工厂密布,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据统计,白云区的户籍人口不超过80万,而外来人口却有220万之多。工厂需要厂房,外来务工人员也需要租赁住房。经济飞速发展的白云区,始终面临巨大的房屋需求。
由于各种原因,通过正常渠道修建房屋的程序十分繁琐。于是,许多当地人便私自圈地建房——这便是“两违”建设的由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摆在那,只要房子建起来,就不用担心租不出去。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夕之间就能成为坐地收金的地主寓公。
“两违”建设最疯狂时,几乎发展成一项全民运动。如果哪个本地人不能弄两栋房子起来,还会被邻居嘲笑没本事。诱人的商机也吸引了外地资本。有一批外地人专门从事出资修建小产权房的行当,让当地人出地,合作建房后,拿到丰厚的利润就离开。今年初白云区政府公布的清拆违建名单中,有几处竟然还是别墅小区。
“两违”建设一发不可收,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政府终于打算出手整治了,问题却接踵而来。到处都是“两违”建设,从哪开始拆起?哪间拆,哪间又暂时可以不拆?如果严格执行规定,拆任何一间建筑都是合理合法的。要想手下留情,似乎也能找到各种借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出现了——只要领导发话,说这栋建筑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那就必须限期拆除;领导如果手下留情,说拆除这栋违规建筑的时机尚不成熟,这栋建筑又能原地不动屹立好几年。 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介绍,有些执法部门的人,如果觉得手头紧,大可以开车出去转一圈,给辖区内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说这些建筑是“两违”,必须限期拆除。通知书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那些接到通知书的单位,就得到处找关系、托人情。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王宝林案。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白云分局太和镇执法中队中队长王宝林,利用查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工作的职务便利,多次收受当地违法建设人员贿送的钱款200多万元。
有村民直言告诉记者,收到《停工通知书》并不可怕,怕的是找不到关系,送不出钱。
据当地人士介绍,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政府的一些公务员说起拆除“两违”,兴致很高,但拆来拆去却没有多少违规建筑被拆掉。究其原因,“只要放出整治‘两违’的风声,下面就会人心惶惶,各色人等就会出来请托,渴望权力寻租的官员就会有一笔进项。”
不久前被查处的白云区城管执法分局局长兰海峰,在任上便以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工作闻名。据说他总爱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发现“两违”建筑,就唤来下属命令限期拆除,否则便严厉追究责任。最后人们却发现,兰海峰声称要“限期拆除”的建筑,十有七八最后会安然无恙。
艰难的拆违
拆违,无疑是件费力也难以讨好的工作。白云区城管执法分局一名工作人员,曾向记者讲述了数年前的一次拆违行动的经历。前往白山村拆除违章建筑的约百名城管队员被数百村民堵住,村民设下了四道“关卡”:最前面站着一两百名村民,身后是数十名静坐的老人,再往后是4辆汽车横在路中,最后是用大石块垒起的路障。双方对峙了一上午,最后拆违行动搁浅。“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特别强调稳定,不能激化矛盾。工作难度比以往更大了。”
谷文耀在区委书记任上,也领导了多次拆违行动,尤其是2008年的那次拆违,工作力度很大。结果上访告状的信件漫天飞,甚至有些人还采取了激烈的抵抗。到了2009年初,谷文耀便离开了白云区。
一名白云区干部告诉记者,能把过去的违规建筑全部扫除,自然是好事,但实际情况是难度太大。能不能划出一条政策线,对于普通老百姓自建,或是楼层不高、面积较小的房屋,经过相应程序后,将其纳入合乎规定的范畴内?这样政府就能腾出精力,去拆除那些投资额较大、影响较为恶劣的违规建筑。
“现实情况就是法不责众!”这名干部忧心地说,“如果不给个说法,所有人都不会有安全感。一些人自然会费尽心思去找关系,最后又会诱发新的腐败。”
据了解,类似的建议,曾有多人提出过。但政府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并未采纳这些意见。这名干部说:“下级当然要服从上级。提建议是一回事,工作中执行命令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