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农村小学科学课堂的"细节"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强化细节是课堂教学的最活跃教学资源的教学观念。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教育细节打造活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强调了教学细节课堂在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69-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从关注形式到注重细节已经成为当今科学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经历多年的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笔者对此也一直探索着,认为对课堂教学的细节关注,是打造活力科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1 课堂细节是最活跃的教学资源
  教学细节是教学行为的微观分析,是实践的最小构成单位,它短小精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所发生的一系列连续不断地具体行为表现;它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课堂教学中把握了细节,就能留住一份精彩,营造一份美丽。因此,我们课堂教学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到位,教师教学行为能否能够踏上时代的节拍。科学课程的教学细节有很多,如对实验材料选择与利用、课程内容导入、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扶与放、师生的交流评价、课后延伸拓展等多方面。如果教师对这些细节缺乏关注,可能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乃至可能毁掉一堂精彩的课。相反,如果你捉住一个细节,就有可能生成一次精彩的课堂。因此,教师把握了教学细节,就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2 生活情境的细节,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科学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把握好环境的细节,在教学《七色光》一课中,首先问学生,你们见过彩虹吗?都是农村的孩子,几乎都见过。然后逐步深入下去。"你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见过?"这时学生开始纷纷回忆当时见过彩虹的场景,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在"雨过天晴时"见过彩虹。"请你回忆一下,你看到彩虹时,你站在什么位置,是朝太阳方向还是背太阳方向?"这时学生的记忆比较模糊,有一部分学生说是面向太阳方向,有一部分说是背向太阳方向,甚至发生争执。"好,这个问题暂且搁置一下。""老师还要问你们:你看到的彩虹是什么颜色的?"學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知道是"五颜六色",甚至还知道"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要求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彩虹画出来。由于平时看到的彩虹不是很仔细,也没有留意去观察,所以在学生脑海里形成的表象是模糊的,学生画的彩虹各种各样,主要是颜色顺序不明白,有的甚至把颜色顺序倒过来了。画完之后,问学生:"想不想现在就看到彩虹?"学生们非常兴奋,顺势引导学生,"你们刚才谈到看彩虹时的天气状况,现在是大晴天,能看到彩虹吗?"请各组讨论一下,要形成彩虹,需要哪些条件?各个组讨论后学生回答。学生通过前面的引导,能说出形成彩虹需要阳光、雨水。教师则提醒学生在制作彩虹时,请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看看它有什么变化吗?并仔细观察彩虹的颜色和学生刚刚画得是不是一模一样。通过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的细节,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 用细节提升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学细节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反之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理念。新课程侣导的"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但反观我们的很多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却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高度关注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 才能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来反思我们的教学细节。叶澜教授也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特有的教学机智,捕捉课堂教学中不曾预设的细节,就会有不曾预设的精彩。
  如上《动物和植物》一课的时候,碰到好的天气,我会带着学生到野外去,给学生提供镊子、放大镜等合适的工具和实验记录表,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共同寻找,边找边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没有脚却怎么能在地上走", "蚂蚁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等等,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回校后整理汇报。适时的让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带着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用自己的头脑来想,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虽然是农村的孩子,整天与大自然接触,但经过细节的观察和讲解学生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4 课堂教学细节运用的反思
  课堂教学细节决定课堂教学成败,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我们除了要关注宏观的课程改革,还要关注到微观的课堂上教学细节。即通过分析和评价教学细节, 透视它背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智慧, 以此把课堂教学细节上升和概括到理性的高度, 从而为分析、研究、提升和完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总之,教育就是由一堆细节构成的,课堂上细节是一种资源,是一种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捕捉细节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智慧。细节决定本质,对细节关注不同,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打造活力课堂,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最理想效果。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老师,应该善于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紧抓细节这个课堂教学细节的"牛鼻子",在"细"字上下工夫,求突破,争效益,我们科学课堂的焕发活力就指日可待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中。尽管大力提倡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参与水平,使学生在课堂中进有效的知识建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试就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65-01  
期刊
摘要:本文就生物课堂上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兴趣;自然观;合理设计;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63-01  "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 、"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 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1 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 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期刊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在初中基础上有个质的飞跃,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从少量的数学到大量数学的使用,从学习主动性要求不高到更高要求,物理量从标量到矢量,使物理难学也难教,这是老师和同学的共同看法。怎样教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置身其中去迎接挑战,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高中生物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本文将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主体;素质;气氛;评价;多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70-01  新的课程标准所赋予生物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生物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所谓学具操作,实质上是把掌握特定的概念、命题等应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通过学生的操作,把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儿童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具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期刊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
期刊
"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我们所说的训练,是 指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活动。这种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到两点:一是深钻全套教材,将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都置于知识整体结构之中;二是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的进度 设计出训练的内容。所以训练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要抓准关键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这一"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
期刊
摘要: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讲内容,虽然只有几句话或几分钟,但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导言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所在。本文介绍了化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温故知新,复习导入;演示操作,实验导入;说古道今,故事引入;联系生活,联想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并分别举例论证。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培养学生的素质这个热点课题,认为数学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入手,让数学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元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关键词:素质;观念;思想;多元;针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72-01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