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眼部中药熏蒸、睑板按摩对睑板腺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78例(156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眼部中药熏蒸、睑板按摩对睑板腺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78例(156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78眼)。对照组患者每天点新泪然4次,持续用药20d;观察组患者采用眼部中药熏蒸以及睑板按摩治疗,每隔一天进行熏蒸治疗1次,共治疗10次。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睑板腺体,按摩睑板腺观察是否有异常分泌物从腺口溢出,记录主诉症状是否消失或有所改善、泪膜破裂的时间、泪液分泌情况,计算临床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且观察患者眼部的美容效果,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所有主诉症状基本消失,对照组患者的眼部烧灼感、异物感、刺激感、眼红以及视疲劳症状等均有所改善,但仍需要持续用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眼睑皮肤均得到有效矫正,并且倒睫、内翻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纠正,眼部美容效果较好。结论:眼部中药熏蒸、睑板按摩治疗能够有效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眼表条件,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针对图像智能处理中对徽标识别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特征和模糊匹配的徽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徽标的网格特征并映射为模糊集隶属度特征,根据模糊匹配技术进行识别,显著增强了对质量不佳图像的适应性和抗干扰性。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5.5%,并能有效提高徽标识别系统的鲁棒性。
现代3D图形处理器已从固定渲染管线发展成可编程渲染管线,且其并行度越来越高,研究并设计高性能的3D图形处理器对3D图形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着色器是实现3D图形处理器的核心,因此开发性能高、面积小、功耗低又易于扩展的着色器对3D图形处理器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提出的统一架构图形处理器基于单指令多线程和单指令多数据,单指令多线程可以提高图形处理的并行度,从而提高图形处理性能;单指令多数据可以降低设计复杂度
针对目前运动估计算法中分割块选择与阈值造成的算法搜索冗余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选择编码模式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在阈值的选取上通过提出自适应的阈值选取方式,来提高算法的搜索精度。而在模块的选取上,则是通过结合视频图像的空间相关性与运动特性来对其进行择优,并采用几种搜索模板来对分割块进行搜索,进而降低运动估计模块的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得到与全搜索算法相近重构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减少97%的
算法采用双零水印方式,解决不同的数字水印算法问题。首先,利用SVD空间向量表征图像的结构特性的性质解决了以往算法虚警率高的问题。其次,针对嵌入式数字水印算法的鲁棒性低以及嵌入容量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域的零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系数构造出能够代表水印信息的特征值,同时算法对原始水印数据进行了双重加密,不仅达到隐藏水印信息、保护版权的目的,而且大大提高了水印信息的安全性。由于算法采
在对国际可视计算方向课程设置体系的分析基础上,结合我校该方向课程建设的经验,分别对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制订了相应的课程体系。采用需求牵引的思想分析了不同层次研究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分析了适合于可视计算方向课程的教学方法,合理设置了能力素质模型,确定部分课程的教学方法可采用个性化的思想,以体现不同课程内容的个性特征。
针对免疫组化图像边缘提取中经常出现的染色区域颜色混叠现象,提出了一种局部的颜色熵方法,由免疫组化图像在R、G、B单颜色通道的局部图像熵来合成最终的图像熵,并根据图像熵使用类间最大方差法提取目标边缘。Matlab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图像熵分割方法相比,该方法对图像中有颜色变化但亮度近似的边界区域有很好的边界提取效果,而且还有效避免了传统图像熵在图像边缘拐角处的熵值丢失或阶跃的情况,算法分割的准确性
<正> 福特汽车信贷公司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59年8月,总部设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新任主席和执政总裁Donald A.Winkler专门研究顾客信贷、抵押贷款,全力推
教学管理数字化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文章基于理念思维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数字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