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迅猛增加。在高校毕业生数量如此庞大的形势之下,找工作、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仍然是摆在高校毕业生面前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使毕业生们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摆正心态,顺利求得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应当引导大学毕业生们在择业过程中能够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自己,发挥特长,展示能力,针对毕业生自身的特点着重对其进行择业观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择业观;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32-01
1 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思想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把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在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发挥作用,才能做到人尽其用。当前,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当代大学生们拥有开阔的眼界、先进的思想、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开放的心态,他们自信、个性鲜明,敢于接受挑战,但是,即将走上社会的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择业竞争,他们又表现出迷茫、压力和困惑。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顺利地寻求到一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是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2 高校毕业生择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求职目标功利性强,对成功的衡量标准单一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引导下功利主义的影响,物质和功利渗透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中,在求职与择业的过程中,已经明显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面对多重的择业标准,他们越来越将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收入与优越的工作环境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以此进行职业选择。
2.2 自身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还难以转变就业观念,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和自身的素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就业观念存在一定误区。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依旧将薪酬福利和沿海城市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一些大学生非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去,只看重工作的体面与稳定。还有一些大学生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家长和朋友,认为求职只能靠关系,自身依赖性较强。
2.3 对自身情况缺乏明确的认识
在今天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毕业生的求职依然十分盲目,不能对当前的形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的素质做一个明确的分析,求职的准备不够充分。这就导致毕业生们在求职中眼高手低,缺乏实践与动手能力,面对求职的竞争,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是盲目地通过美容、服装等来包装自己。不能正确地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必然是自己在求职中處于劣势。
2.4 心理调试能力差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表现出心理的脆弱与情绪的不稳定,抗压能力较差。在求职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变得情绪低落、沮丧抑郁。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求职中缺乏自信,不能在短短的面试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用人单位。
3 加强思想教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3.1 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毕业生来说,面临就业抉择,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就业的形势以及与他们就业去向密切相关的具体就业政策。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的教育,是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为毕业生讲清就业形势,正确为自己的就业定位,使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思想准备。此外,要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的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2 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苛求的用人单位,都会感到无形的压力。由于缺乏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常常会感到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沉重。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着重对毕业生进行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作好自我调适,调整好自己择业期望,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重新选择既适合自己又为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
3.3 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内容。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培养毕业生的法律意识,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自己要依法行事,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4 加强对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教育
通过就业指导对毕业生进行适应社会的教育,能真正为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尽快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引导毕业生树立协作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刘莎,张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软作用[J].企业导报,2009,(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择业观;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32-01
1 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思想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把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在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发挥作用,才能做到人尽其用。当前,我国每年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当代大学生们拥有开阔的眼界、先进的思想、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开放的心态,他们自信、个性鲜明,敢于接受挑战,但是,即将走上社会的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择业竞争,他们又表现出迷茫、压力和困惑。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顺利地寻求到一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是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2 高校毕业生择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求职目标功利性强,对成功的衡量标准单一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引导下功利主义的影响,物质和功利渗透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中,在求职与择业的过程中,已经明显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面对多重的择业标准,他们越来越将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收入与优越的工作环境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以此进行职业选择。
2.2 自身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还难以转变就业观念,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和自身的素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就业观念存在一定误区。比如,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依旧将薪酬福利和沿海城市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一些大学生非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去,只看重工作的体面与稳定。还有一些大学生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家长和朋友,认为求职只能靠关系,自身依赖性较强。
2.3 对自身情况缺乏明确的认识
在今天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毕业生的求职依然十分盲目,不能对当前的形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的素质做一个明确的分析,求职的准备不够充分。这就导致毕业生们在求职中眼高手低,缺乏实践与动手能力,面对求职的竞争,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是盲目地通过美容、服装等来包装自己。不能正确地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必然是自己在求职中處于劣势。
2.4 心理调试能力差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表现出心理的脆弱与情绪的不稳定,抗压能力较差。在求职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变得情绪低落、沮丧抑郁。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求职中缺乏自信,不能在短短的面试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用人单位。
3 加强思想教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3.1 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毕业生来说,面临就业抉择,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就业的形势以及与他们就业去向密切相关的具体就业政策。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的教育,是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为毕业生讲清就业形势,正确为自己的就业定位,使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思想准备。此外,要组织毕业生深入学习、领会国家的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2 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苛求的用人单位,都会感到无形的压力。由于缺乏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常常会感到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沉重。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着重对毕业生进行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作好自我调适,调整好自己择业期望,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重新选择既适合自己又为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
3.3 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内容。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培养毕业生的法律意识,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自己要依法行事,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4 加强对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教育
通过就业指导对毕业生进行适应社会的教育,能真正为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尽快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引导毕业生树立协作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刘莎,张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软作用[J].企业导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