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恋人”给你“理想人设”,也要谨防“甜蜜陷阱”

来源 :现代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XU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流的深入,赵梓涵也分享起不少自己的生活故事,希望能让李建的心情慢慢变得好起来。最终李建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难以宣泄的情绪也得到了释放和解脱。“有时感觉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倾听,不少顾客其实都是希望能有个人,能安静地倾听自己的内心独白。通过和我沟通,让人的心情变好,我就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赵梓涵说。

“假恋人”满足自己恋爱需求


  年轻人为何热衷于为“虚拟恋人”买单?百合情感商学院首席情感专家谈檀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认为恋爱这件事可遇不可求,所以宁愿花钱买一个“假恋人”来满足自己恋爱的需求。
  从业者阳阳则认为,是因为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发生改变,“我们觉得时间成本更为重要,愿意花钱去购买恋爱服务,享受短暂的体验。”
  在过去的“慢时代”,人们的生活非常稳定,追求爱情多被视作获得不确定性和非凡人生的一种途径和体验。然而,在现代社会,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固有特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置身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年轻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轻人,不得不面对骤增的工作压力和对未来的担忧,这使得他们在私人生活中不再想去挑战这种不确定性,只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一些确定的东西,来获得安全感。
  而选择单身或在婚恋中搞指标量化,看起来正是他们对抗不确定性的方式。选择单身的年轻朋友强调“不婚不育保平安”,并试图通过消费去获得自我的独特性,从而解决自我认同问题。年轻人选择通过虚拟恋爱,避免自我被评价的同时感受恋爱的快乐。

“虚拟恋人”不过是玩“理想人设”的游戏


  其实网上陪人聊天、陪玩游戏并不是新鲜事。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虚拟恋人”又在B站、抖音等视频平台火了起来。视频里的“小哥哥”“小姐姐”往往要应对各个UP主花样百出的刁难,在“奶狗”与“霸总”、“萝莉”与“御姐”之间来回切换,陪打游戏、帮写作业、代发短信十项全能,还要与各种年节甚至“双11”呼应,衍生出学“孤寡蛙”叫“孤寡”之类的猎奇服务。据了解,女性消费者大概占比70%,男性为30%左右。据从业者反馈,大多数消费者所痴迷的并不是聊天内容,而是人设。
  多名从业者在采访中表明,在聊天开始之前,“虚拟恋人”需要建立人设,包括样貌、身份、性格等,聊天过程中的任务就是不要毁了人设。因此为了快速匹配客户的需求,客服会在下单时直截了当地询问“想要什么类型的男友或女友”。
  实际上,“虚拟恋人”真正提供的服务并不是陪聊,而是“双重角色扮演的恋爱游戏”。“虚拟恋人”的消费者和从业者,彼此建构出一个“理想人设”来投入恋爱,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能是一场变味的情感游戏。

“虚拟恋人”可能演变成“甜蜜陷阱”


  长时间沉迷于此,从业者的价值观可能会发生改变,一味地追求金钱;消费者的恋爱观则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对其今后真正投入一段感情带来障碍。有的人是抱着赚点钱的单纯目的入行,聊着聊着发现自己从内心有了变化。一位从业者表示,动动嘴皮子就能挣钱,让他觉得赚钱可以不用太辛苦,“我现在和不同女生说情话已经不觉得别扭了。这就是一份工作,我提供我的服务,并得到相应的回报。”
  有些从业者,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挣到比本职工作还要多的钱。轻松赚钱的后果是对自己原本现实生活中的工作不满甚至厌烦,原因就是“挣得太少,赚得太慢”。
  “虚拟恋人”的服务会让购买者陷入一种虚荣的满足感,如果长期被“虚拟恋人”的套路话术蒙蔽,通过付费来让自己的恋爱需求得到满足,可能会导致现实生活对伴侣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到合适的恋人。

律师:顾客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隐私


  山东泉舜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康康认为,由于目前法律对于“虚拟恋人”并无明文规定,因此在管理上就很容易产生“灰色地带”,通过陪聊的方式进行违法活动。这些行为由于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一旦被发现,可以迅速转移,给管理增加了很多难度,同时买家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不得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如果触犯了刑法,商家不仅会被下架相应产品,还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