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安全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着家用电器的迅速普及,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力的依赖日益加深,这就需要电力基层部门做好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提出通过加强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延长电网的无故障运行时间,为宜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电力保证。
关键字:电网 ;安全管理;班组管理
1 电网安全管理的认识
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从电网企业的角度归纳分类,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电网企业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而外部因素影响电网安全运行近年来越来越突出。因而,必须从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的管理来解决问题。
一、电网安全稳定破坏的危害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电网安全出现稳定性破坏时,涉及到千家万户,影响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远大于电网企业本身的损失和影响。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单是电网企业的事情。因此,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广泛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艰巨性
电网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复杂,变数多,且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比较宽泛,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涉及到输、变、配、用等多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电网覆盖面大,点多线长面广,线路四通八达,多处荒郊野外,巡查维护困难,尤其偏远山区更是如此。因此,电网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电网安全生产问题的敏感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迫性
电网一旦突发事故,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方面以及人民的生活方面的影响也是突发的,而事故后的恢复时间少则几个小时,长则需要几十个小时。这种突发而至的电力事故,其所具的敏感性是很大的,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的公用性而决定了对保稳定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四、电力生产的高危性及电网事故的瞬时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期性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的行业。由于电力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性,因而电网事故具有瞬时性和难以预测性。一个电网发生稳定破坏是几秒钟、几分钟内的事情,并且在稳定事故的发展过程中,靠人是不能完全控制的。这表明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2 班组面临的新形势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影响甚大。保证电力安全是我们基层班组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随着无人值班的推进,集中监控、分片操巡模式的建立,以前以站所为单位的基层班组逐渐消失,新的监控中心、操巡队等新班组已经建立。这些班组的特点是人员更多、管理线条更长、流动性更大、生产任务更重、管理事务更杂。如何在这些新形势下保证我们班组安全管理可控、在控、能控是我们这些基层班组长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3如何做好操巡队安全管理
一、充分重视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着力构建和谐班组。公司、运行部党政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将其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经过学习型班组、爱心平安工程及百问百查等活动的开展,基层班组文化雏形初现,其中安全文化就是中心内容,公司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努力在“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上下功夫,提高人的安全意识、规范人的作业行为,引导教育职工从“要我安全”、“我要安全”转变为“我会安全”,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营造出人人、事事、处处都注意安全的氛围,努力做到人网共安,和谐发展。安全文化在我公司安全生产中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强化了全员安全意识,提高了人员安全责任能力。
二、是强化日常安全教育管理,保持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心,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由站所过渡到操巡队我们管理范围发生了变化,工作重心和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监屏、抄表等日常工作大为减少,但应急反应,临时性工作大为增加,车辆交通风险、操作风险相应增加。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改变以往班组安全学习形式,注重实效。增加现场安全活动次数,加强事故预案学习,加强安全生产过程和流程控制。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着重“三个重要内容”——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安全规章制度的掌握。要求职工做到的“三常”:常念安全经、常吹安全风、常敲安全钟。
三、是做好生产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营造锲而不舍地学习管理、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一批能够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无人值班要求的值班长及生产技术骨干人才。对操巡队新型值班长要求不仅懂技术还要懂管理,不仅能做好内勤还要能把握外勤工作的特点做好外勤。要对生产岗位人员进行了轮流培训、考核。培训重点应放在下辖各站所一次接线图、一二次设备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将各站所保护配置及压板名称及编号汇编成册,下发职工人手一册,使员工能熟悉不同的战场,打赢运动战。通过培训使全员安全技能有所提高。
四、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按照"严、细、实"的要求,通过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标准化作业体系,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到位。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我们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完善了安全网络,制定了《郭家岗操巡队安全防范管理体系》,通过约束和激励机制,做到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善于多发现问题,敢于多解决问题。
五、求真务实,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按照“基层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进行安全管理与考核。形成了“人人抓安全、处处想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大安全氛围。大力加强班组人员的责任落实。从电力历来事故统计分析看,人员责任尤其是班组和具体操作人员的责任事故占的比重比较大,特别是人身伤亡和恶性误操作事故,与人员责任有很大关系。为此,加强现场一线人员履责能力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觉性,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能力。
六、加强危险点、危险源分析和预控。随着电力网络的飞速发展,生产和建设任务的日益繁重,加大重大危险点有效控制。坚持实行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对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了一般性事故是很有必要的。操巡队成立后危险点、危险源较之以前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要对车辆管理、因不熟悉方式造成誤操作、因站所无人值班造成现场安措无人监管等新的危险点和危险源进行分析,寻求对策,制定措施。
七、加大安全奖罚力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在管理上创新,分析和解决容易造成人员责任事故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制定详细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以“强力管理”保“零违章”,以“零违章”保“零异常”“零轻伤”。推动无违章基层单位建设。
4 结束语
这些做法,只能说是基本保证了安全生产。我们更明白电力安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电力安全是全员性、全局性、全天候和全方位的,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别是我们操巡队点多、线长、面广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考验。它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作为宜昌供电公司输配及负荷中心,它关系到整个系统安全和社会安全,必须每时每刻抓好,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它关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家庭协调配合。我们相信:有班组的安全和发展,就一定有企业的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刘景霞,叶春青.电力安全的重要性[J].阴山学刊,2006,20(6):105-106
[2].吴希再,熊信银,张国强.电力工程[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张利生.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及降损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
[4].2005年高等学校电气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应用会议资料.
关键字:电网 ;安全管理;班组管理
1 电网安全管理的认识
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从电网企业的角度归纳分类,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电网企业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而外部因素影响电网安全运行近年来越来越突出。因而,必须从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的管理来解决问题。
一、电网安全稳定破坏的危害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电网安全出现稳定性破坏时,涉及到千家万户,影响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远大于电网企业本身的损失和影响。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单是电网企业的事情。因此,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广泛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艰巨性
电网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复杂,变数多,且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比较宽泛,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涉及到输、变、配、用等多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电网覆盖面大,点多线长面广,线路四通八达,多处荒郊野外,巡查维护困难,尤其偏远山区更是如此。因此,电网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电网安全生产问题的敏感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迫性
电网一旦突发事故,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方面以及人民的生活方面的影响也是突发的,而事故后的恢复时间少则几个小时,长则需要几十个小时。这种突发而至的电力事故,其所具的敏感性是很大的,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的公用性而决定了对保稳定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四、电力生产的高危性及电网事故的瞬时性,决定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期性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的行业。由于电力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性,因而电网事故具有瞬时性和难以预测性。一个电网发生稳定破坏是几秒钟、几分钟内的事情,并且在稳定事故的发展过程中,靠人是不能完全控制的。这表明了加强电网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2 班组面临的新形势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影响甚大。保证电力安全是我们基层班组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随着无人值班的推进,集中监控、分片操巡模式的建立,以前以站所为单位的基层班组逐渐消失,新的监控中心、操巡队等新班组已经建立。这些班组的特点是人员更多、管理线条更长、流动性更大、生产任务更重、管理事务更杂。如何在这些新形势下保证我们班组安全管理可控、在控、能控是我们这些基层班组长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3如何做好操巡队安全管理
一、充分重视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着力构建和谐班组。公司、运行部党政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将其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经过学习型班组、爱心平安工程及百问百查等活动的开展,基层班组文化雏形初现,其中安全文化就是中心内容,公司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努力在“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上下功夫,提高人的安全意识、规范人的作业行为,引导教育职工从“要我安全”、“我要安全”转变为“我会安全”,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营造出人人、事事、处处都注意安全的氛围,努力做到人网共安,和谐发展。安全文化在我公司安全生产中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强化了全员安全意识,提高了人员安全责任能力。
二、是强化日常安全教育管理,保持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心,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由站所过渡到操巡队我们管理范围发生了变化,工作重心和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监屏、抄表等日常工作大为减少,但应急反应,临时性工作大为增加,车辆交通风险、操作风险相应增加。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改变以往班组安全学习形式,注重实效。增加现场安全活动次数,加强事故预案学习,加强安全生产过程和流程控制。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着重“三个重要内容”——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安全规章制度的掌握。要求职工做到的“三常”:常念安全经、常吹安全风、常敲安全钟。
三、是做好生产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营造锲而不舍地学习管理、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一批能够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无人值班要求的值班长及生产技术骨干人才。对操巡队新型值班长要求不仅懂技术还要懂管理,不仅能做好内勤还要能把握外勤工作的特点做好外勤。要对生产岗位人员进行了轮流培训、考核。培训重点应放在下辖各站所一次接线图、一二次设备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将各站所保护配置及压板名称及编号汇编成册,下发职工人手一册,使员工能熟悉不同的战场,打赢运动战。通过培训使全员安全技能有所提高。
四、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按照"严、细、实"的要求,通过作业指导书及有关标准化作业体系,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到位。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我们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完善了安全网络,制定了《郭家岗操巡队安全防范管理体系》,通过约束和激励机制,做到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善于多发现问题,敢于多解决问题。
五、求真务实,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按照“基层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进行安全管理与考核。形成了“人人抓安全、处处想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大安全氛围。大力加强班组人员的责任落实。从电力历来事故统计分析看,人员责任尤其是班组和具体操作人员的责任事故占的比重比较大,特别是人身伤亡和恶性误操作事故,与人员责任有很大关系。为此,加强现场一线人员履责能力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觉性,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能力。
六、加强危险点、危险源分析和预控。随着电力网络的飞速发展,生产和建设任务的日益繁重,加大重大危险点有效控制。坚持实行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对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了一般性事故是很有必要的。操巡队成立后危险点、危险源较之以前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要对车辆管理、因不熟悉方式造成誤操作、因站所无人值班造成现场安措无人监管等新的危险点和危险源进行分析,寻求对策,制定措施。
七、加大安全奖罚力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在管理上创新,分析和解决容易造成人员责任事故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制定详细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以“强力管理”保“零违章”,以“零违章”保“零异常”“零轻伤”。推动无违章基层单位建设。
4 结束语
这些做法,只能说是基本保证了安全生产。我们更明白电力安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电力安全是全员性、全局性、全天候和全方位的,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别是我们操巡队点多、线长、面广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考验。它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作为宜昌供电公司输配及负荷中心,它关系到整个系统安全和社会安全,必须每时每刻抓好,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它关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家庭协调配合。我们相信:有班组的安全和发展,就一定有企业的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刘景霞,叶春青.电力安全的重要性[J].阴山学刊,2006,20(6):105-106
[2].吴希再,熊信银,张国强.电力工程[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张利生.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及降损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
[4].2005年高等学校电气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应用会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