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1+N” 倾力非遗保护
在李永军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会客区方桌上摆放着一尊邓小平的雕像,正如李永军所说,商海沉浮30年,小有成就,要感谢这个时代。
出生于山东的李永军,在房地产淘得第一桶金,而后进入投资领域,皆有斩获。3年前,怀有社会责任感的李永军将目光转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上,可谓独辟蹊径。
3年来,为了考察中国的非遗项目,李永军跑了29个省市,看了1000多个项目,而在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前门传统文化体验园区,永新华韵已经引进了几百个非遗项目。工作都在低调而稳健地向前推进。
在前门大街上,记者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姚惠芬的刺绣艺术馆,花猫戏蝶双面屏风、绸缎衣料等作品摆在顾客面前。人们不禁赞叹着苏绣工艺的精妙绝伦。姚惠芬本人与永新华韵合作,前者出作品和手艺,后者出体验场地、展陈规划和运营落位,在北京前门大街建设了这座展馆,参观者络绎不绝。而与此同时,其他非遗项目也在陆续进驻前门。
不仅在线下,李永军的战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实践“1+N”平台模式,一方面依托“e飞蚁”国际非遗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经营,建立超过200万个全球非遗项目的大数据库,另一方面将各类非遗资源引入其开发的多个非遗文化产业园区中。他计划在5年内,将前门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上海、西安、成都、深圳甚至巴黎、悉尼等国内外城市,像迪士尼一样,建立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吸引民众参观游览和体验互动。
学习爱马仕 产业化非遗
9月22日,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李永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这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最高奖项,他也成为全球首位在非遗领域获此殊荣的代表。李永军坦言,荣誉是肯定,也是激励。他将带领团队砥砺前行,继续将非遗项目做出生命与活力。
凭借多年商海拼搏经验,李永军对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和品牌延伸很有信心。他举例说,爱马仕原是法国的非遗项目,100多年前家族做马鞍出身。但他们适时将产品转型为时尚手包和精品服饰,现在成为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他认为,很多非遗项目具有产业化和品牌延伸的潜质,因为那是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瑰宝。“当然,非遗项目也要和商业和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创新,适合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消费习惯。我对非遗项目很有信心。”李永军说。
为了这个宏大计划,近期,永新华韵与华融金控签署协议,合作建立非遗产业基金。这些资金将用于非遗产业化和品牌延伸上。而具体到一个个与之合作的非遗传承人身上,李永军都报以“钦佩,向大师们学习”的态度。在他们的合作中,非遗传承人只负责专业技术、工艺进阶等“善其事”的工作,而拓展市场、产品营销等“利其器”的工作则由李永军及其团队承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师们专注于文化创作,不受市场因素的过度干扰与冲击,才能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李永军极力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寻找恰到好处的平衡。
Q=《北京青年》周刊A=李永军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李永军的非遗保护传承之路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1月26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任命李永军为副会长,并颁给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而在采访中,他认为企业家的责任就是引领大家勇于创新,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创新创造能力发挥力量。
Q:作为成功企业家,您认为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需要承担的责任在哪里?
A:我创业30年,赶上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在这30年发展中,我认为企业家的首要责任是要让企业赢利,只有赢利了,企业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去做更多的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家自身获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企业家要实现社会责任,比如向国家缴纳税款,帮助解决就业等。除了使企业赢利的责任外,企业家还要勇于创新,引领企业向前发展。
Q:您如何理解企业家的使命和企业家社会责任?
A:对于我来说,当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高后,为了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们将目光集中在非物质遗产传承保护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仅被评为世界级的中国非遗项目就有38项,包括中医药、书法、京剧、昆曲等璀璨的人类文明。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受到挑战。难怪我的一位导演朋友说,“非”是不为人们认可的,而“遗”则是人们遗弃的、接近死亡的东西。这样理解也有道理,但以前我们做地产与投资,现在我们正在转型,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上,这像是第二次创业,有很大的挑战。
Q:您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手中接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您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个奖项于您的意义在哪里?
A:9月22日,在71届联大会议期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了10大奖项颁奖仪式,嘉宾包括各国元首、艺术界、企业界的精英人士。我得到的是全世界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对于我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我感觉很荣耀,通过3年多的努力,我们的工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忧的是,我们的初步阶段得到认可,但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的模式是“1+N”,“1”是我们正在建立的世界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平台。我们正在整合全世界的非遗大数据,这项工作很难,很多工作正要展开。而“N”是N个园区,我们在前门做传统文化体验区,上千位大师将入驻前门做展览展示,这不仅包括国内的非遗大师,还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的大师。我们要与现代人的生活消费理念相结合,不断创新。这都有很长路要走。
Q:您认为,行政和市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如何各显身手?
A:2011年我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同时,政府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每年2万元的补贴。可见国家对非遗项目的重视。当然,国家可以给一些政策和资金,但非遗项目如果真正能够传承下去,还要靠市场和社会,靠传承人自身的研发创新,或和企业和大专院校合作的创新。我们特别希望年轻人认识、认可非遗项目,这样非遗才有生命力。
Q:永新华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展开了哪些合作项目?
A:我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领域官方合作伙伴,双方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多样性以及创意城市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今年11月,我们又达成三项具体非遗项目的合作。首先,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打造非遗大数据平台。第二,是主办国际非遗论坛,就像达沃斯论坛那样,打造世界人类文化的论坛。我们已经举办两届,2015年到部长级,2016年到大使和秘书长级。论坛上,各界人士热烈讨论非遗和经济与市场的结合,使非遗项目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第三,我们还要承办世界非遗博览会,我们成立组委会,希望做成包括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非遗项目的世界人类文化的盛会。
Q:11月12日,永新华韵与华融金控共同发起300亿元的非遗产业基金,为非遗保护、传承、推广、全球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该基金将如何运作?永新华韵将如何参与?与过去相比,资本的进入会带来哪些改变?
A:我们与华融金控签署300亿元的基金,用于对非遗项目进行线上线下的开发以及非遗项目的产业延伸。我们希望非遗项目能与时代相结合,和时尚结合,和品牌结合,打造高附加值项目,大家一说爱马仕都很熟悉,这其实是法国的一个非遗项目,品牌原是做马鞍的。如果爱马仕一直做马鞍,这家企业早倒闭了。现在,爱马仕做女人的手包、服饰等,就是和时尚结合、和现代消费理念相结合的典范。我们发现,爱马仕的产品包括瓷器、漆器和竹编,这些很多都是我们的非遗传承人大师代工的。然而大师拿到不到产品价值十分之一的工钱,而他们赚了大钱。这就是品牌的效应和文化的魅力。我们希望对非遗项目如陶瓷、漆器、茶叶、紫砂、苏秀等老祖宗留下的无数宝贵财富进行挖掘和运用,因此我们要全方面的投入,通过300亿元和将来更多的资金,用于对非遗项目进行品牌高附加值的开发。
Q:请问目前工作进展如何?明年的计划是什么?五年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A:非遗产业基金的建立,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资本的认可。我们3-5年的规划包括,线上,要在3年内建成非遗大数据平台,全面上线 ;线下,在3-5年内在国内外,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巴黎、悉尼等地建设非遗产业园区。就像迪士尼一样,园区包括展览展示、体验、演艺、艺术等。另外我们会进一步与资本结合,我们将与不少于5家上市公司合作,打造如爱马仕这样的高附加值品牌。
Q:据了解,中国有世界级非遗项目39项,国家级的1372项,省、市、县级的有87万项。在这87万项非遗项目中,您如何挑选适合市场的项目?
A:这87万项非遗项目遍布全国各地。3年多来,我去了29个省市,看了上千个非遗项目。目前,我们已经签约几百家。其实并不是哪个项目适不适合开发,而是每一家都需要和时代结合,需要创新创意。他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产品上,而是需要具有生命力,需要与时俱进。对于各种非遗项目,我们会根据不同客户群和体验方式,分不同层级进行合作。比如和旅游相结合,与特色小镇和旅游区相结合,在那里进行展览展示。而大师的精品作品,我们就把他们请到前门传统文化体验园区或各大博物馆里。
在李永军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会客区方桌上摆放着一尊邓小平的雕像,正如李永军所说,商海沉浮30年,小有成就,要感谢这个时代。
出生于山东的李永军,在房地产淘得第一桶金,而后进入投资领域,皆有斩获。3年前,怀有社会责任感的李永军将目光转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上,可谓独辟蹊径。
3年来,为了考察中国的非遗项目,李永军跑了29个省市,看了1000多个项目,而在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前门传统文化体验园区,永新华韵已经引进了几百个非遗项目。工作都在低调而稳健地向前推进。
在前门大街上,记者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姚惠芬的刺绣艺术馆,花猫戏蝶双面屏风、绸缎衣料等作品摆在顾客面前。人们不禁赞叹着苏绣工艺的精妙绝伦。姚惠芬本人与永新华韵合作,前者出作品和手艺,后者出体验场地、展陈规划和运营落位,在北京前门大街建设了这座展馆,参观者络绎不绝。而与此同时,其他非遗项目也在陆续进驻前门。
不仅在线下,李永军的战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实践“1+N”平台模式,一方面依托“e飞蚁”国际非遗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经营,建立超过200万个全球非遗项目的大数据库,另一方面将各类非遗资源引入其开发的多个非遗文化产业园区中。他计划在5年内,将前门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上海、西安、成都、深圳甚至巴黎、悉尼等国内外城市,像迪士尼一样,建立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吸引民众参观游览和体验互动。
学习爱马仕 产业化非遗
9月22日,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李永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这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最高奖项,他也成为全球首位在非遗领域获此殊荣的代表。李永军坦言,荣誉是肯定,也是激励。他将带领团队砥砺前行,继续将非遗项目做出生命与活力。
凭借多年商海拼搏经验,李永军对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和品牌延伸很有信心。他举例说,爱马仕原是法国的非遗项目,100多年前家族做马鞍出身。但他们适时将产品转型为时尚手包和精品服饰,现在成为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他认为,很多非遗项目具有产业化和品牌延伸的潜质,因为那是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瑰宝。“当然,非遗项目也要和商业和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创新,适合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消费习惯。我对非遗项目很有信心。”李永军说。
为了这个宏大计划,近期,永新华韵与华融金控签署协议,合作建立非遗产业基金。这些资金将用于非遗产业化和品牌延伸上。而具体到一个个与之合作的非遗传承人身上,李永军都报以“钦佩,向大师们学习”的态度。在他们的合作中,非遗传承人只负责专业技术、工艺进阶等“善其事”的工作,而拓展市场、产品营销等“利其器”的工作则由李永军及其团队承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师们专注于文化创作,不受市场因素的过度干扰与冲击,才能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李永军极力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寻找恰到好处的平衡。
Q=《北京青年》周刊A=李永军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李永军的非遗保护传承之路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1月26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任命李永军为副会长,并颁给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而在采访中,他认为企业家的责任就是引领大家勇于创新,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创新创造能力发挥力量。
Q:作为成功企业家,您认为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需要承担的责任在哪里?
A:我创业30年,赶上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在这30年发展中,我认为企业家的首要责任是要让企业赢利,只有赢利了,企业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去做更多的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家自身获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企业家要实现社会责任,比如向国家缴纳税款,帮助解决就业等。除了使企业赢利的责任外,企业家还要勇于创新,引领企业向前发展。
Q:您如何理解企业家的使命和企业家社会责任?
A:对于我来说,当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高后,为了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们将目光集中在非物质遗产传承保护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仅被评为世界级的中国非遗项目就有38项,包括中医药、书法、京剧、昆曲等璀璨的人类文明。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受到挑战。难怪我的一位导演朋友说,“非”是不为人们认可的,而“遗”则是人们遗弃的、接近死亡的东西。这样理解也有道理,但以前我们做地产与投资,现在我们正在转型,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上,这像是第二次创业,有很大的挑战。
Q:您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手中接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您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个奖项于您的意义在哪里?
A:9月22日,在71届联大会议期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了10大奖项颁奖仪式,嘉宾包括各国元首、艺术界、企业界的精英人士。我得到的是全世界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贡献奖”。对于我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我感觉很荣耀,通过3年多的努力,我们的工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忧的是,我们的初步阶段得到认可,但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的模式是“1+N”,“1”是我们正在建立的世界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平台。我们正在整合全世界的非遗大数据,这项工作很难,很多工作正要展开。而“N”是N个园区,我们在前门做传统文化体验区,上千位大师将入驻前门做展览展示,这不仅包括国内的非遗大师,还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的大师。我们要与现代人的生活消费理念相结合,不断创新。这都有很长路要走。
Q:您认为,行政和市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如何各显身手?
A:2011年我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同时,政府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每年2万元的补贴。可见国家对非遗项目的重视。当然,国家可以给一些政策和资金,但非遗项目如果真正能够传承下去,还要靠市场和社会,靠传承人自身的研发创新,或和企业和大专院校合作的创新。我们特别希望年轻人认识、认可非遗项目,这样非遗才有生命力。
Q:永新华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展开了哪些合作项目?
A:我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领域官方合作伙伴,双方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多样性以及创意城市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今年11月,我们又达成三项具体非遗项目的合作。首先,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协议,打造非遗大数据平台。第二,是主办国际非遗论坛,就像达沃斯论坛那样,打造世界人类文化的论坛。我们已经举办两届,2015年到部长级,2016年到大使和秘书长级。论坛上,各界人士热烈讨论非遗和经济与市场的结合,使非遗项目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第三,我们还要承办世界非遗博览会,我们成立组委会,希望做成包括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非遗项目的世界人类文化的盛会。
Q:11月12日,永新华韵与华融金控共同发起300亿元的非遗产业基金,为非遗保护、传承、推广、全球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该基金将如何运作?永新华韵将如何参与?与过去相比,资本的进入会带来哪些改变?
A:我们与华融金控签署300亿元的基金,用于对非遗项目进行线上线下的开发以及非遗项目的产业延伸。我们希望非遗项目能与时代相结合,和时尚结合,和品牌结合,打造高附加值项目,大家一说爱马仕都很熟悉,这其实是法国的一个非遗项目,品牌原是做马鞍的。如果爱马仕一直做马鞍,这家企业早倒闭了。现在,爱马仕做女人的手包、服饰等,就是和时尚结合、和现代消费理念相结合的典范。我们发现,爱马仕的产品包括瓷器、漆器和竹编,这些很多都是我们的非遗传承人大师代工的。然而大师拿到不到产品价值十分之一的工钱,而他们赚了大钱。这就是品牌的效应和文化的魅力。我们希望对非遗项目如陶瓷、漆器、茶叶、紫砂、苏秀等老祖宗留下的无数宝贵财富进行挖掘和运用,因此我们要全方面的投入,通过300亿元和将来更多的资金,用于对非遗项目进行品牌高附加值的开发。
Q:请问目前工作进展如何?明年的计划是什么?五年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A:非遗产业基金的建立,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资本的认可。我们3-5年的规划包括,线上,要在3年内建成非遗大数据平台,全面上线 ;线下,在3-5年内在国内外,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巴黎、悉尼等地建设非遗产业园区。就像迪士尼一样,园区包括展览展示、体验、演艺、艺术等。另外我们会进一步与资本结合,我们将与不少于5家上市公司合作,打造如爱马仕这样的高附加值品牌。
Q:据了解,中国有世界级非遗项目39项,国家级的1372项,省、市、县级的有87万项。在这87万项非遗项目中,您如何挑选适合市场的项目?
A:这87万项非遗项目遍布全国各地。3年多来,我去了29个省市,看了上千个非遗项目。目前,我们已经签约几百家。其实并不是哪个项目适不适合开发,而是每一家都需要和时代结合,需要创新创意。他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产品上,而是需要具有生命力,需要与时俱进。对于各种非遗项目,我们会根据不同客户群和体验方式,分不同层级进行合作。比如和旅游相结合,与特色小镇和旅游区相结合,在那里进行展览展示。而大师的精品作品,我们就把他们请到前门传统文化体验园区或各大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