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完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的对策初探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期,高校声乐教学迫切需要改革,这是声乐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声乐教学在高校艺术学科中属于重要专业教学内容,它课时多,学程长,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较多的课时,创造性地开展声乐教学,这是每一个声乐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的课题,笔者尝试提出几点完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对策
  歌唱是人类的情感表达和心声的自然流露,人类的音乐生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的时候会喊劳动号子,正是劳动中这种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后来形成歌词内容丰富、曲调完整的歌曲形式,再发展成一门具有学科理论与艺术规律、技能训练与审美表现等综合内涵的专业学科。在歌唱的时候,人们可以释放生活的压力,陶冶情操,增加生活的诗意和情趣,还可以在旋律中感知到真、善、美,得到信心和力量,拥有和谐的身心。然而想要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并不简单,既需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又必须掌握发声的正确方法,还要能把握音准、节奏,运用感情。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加强声乐教学至关重要,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懂得熟练应用声乐知识。然而从目前来看,高校在实施声乐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尝试提出几点完善高校声乐教学的措施,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声乐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一)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的声乐基础不尽相同,声音条件也各不一样,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没有对音乐天赋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演唱特征不同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这样势必会出现优等生在教学过程中“吃不饱”、学困生“吃不好”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美声和民族唱法是相互独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出现标准化和单一化态势。学生的音乐表现由此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比如学美声的学生忽视吸收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精华;学民族演唱的学生唱不了西方声乐作品,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
  (三)音乐理论偏重西方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视唱练耳、乐理、曲式等理论知识基本是采取西方的教学体系,所以学生在构建音乐品味时,不注重掌握民族音乐理论,这不利于我国音乐文化的弘扬,也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期完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的对策
  针对已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进行解决:
  (一)开设声乐理论大课
  理论是行动的向导。要想学生获得高超的演唱技巧,教师需要将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按照当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声乐理论大课中要帮助学生重点解决以下两大问题。
  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发声器官。目前,很多学生对人声乐器的整个构造不是很了解,很多学生虽然上过声乐课,但是对人声乐器的认识仍然肤浅,头脑不清晰,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如何合理运用人体发声器官就更谈不上了。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人人都具备的人声乐器的内部结构,并通过对自己人声乐器的制造,形成一个畅通的歌唱通道。比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喉头声带、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听觉器官的应用技巧,使学生的发声符合物理声学和力学的科学原理。
  二是教师要摆脱唯西方论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介绍民族声乐理论知识,实现“中西结合”的境界。我国的汉字语言具备独特风采,其与音乐有机融合,造就了我国歌唱艺术的音韵美感。比如汉语有着清晰的音调与音节分割,这就决定了汉语非常适合朗诵与歌唱特征,再加上语气词与量词的加入,使得我国歌唱艺术有着押韵、对仗等韵律美。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摆脱唯西方论的片面思想。
  (二)坚持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实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相符;二是教学应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机械划一地平均对待。事实上,每个人的音乐天赋是不一样的,加上后天的影响和所处环境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及兴趣差别很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这才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求教师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声音特点、音乐基础以及兴趣特长等,然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安排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此外,教师还要处理好普遍教学和重点培养之间的关系。总之,因材施教是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并能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而且还要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彰显,弱项得以弥补。
  (三)灵活应用教学法
  “教学无法、贵在得法”,高校声乐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使用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拘一格。笔者根据工作经验,重点介绍以下两种教学法:
  一是教师要正确使用讲解示范法,这主要是针对歌唱方法中的疑难技巧、歌唱理论中的模糊概念、错误理解等问题进行正确剖析和论证的教学法。声乐教师在讲解这些问题时要充分地为学生考虑,将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讲清楚,使学生彻底弄明白。讲解示范的方法要形象、生动地描述歌曲或剧情的内容和含义。声乐教师在描述作品时,不仅仅是用语言,还需要用准确的范唱、生动的表演来进行综合性教学。如在教授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时,教师要先用语言准确地描述歌中提到的“女儿”“情郎”“娘”几个角色,其中必须表现的是“娘”与“女儿”两个形象,要将母女俩的心情用不同的动作和音色为学生进行生动的表演和演唱。在唱“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的歌词时,教师可扮成“女儿”角色,表现出非常高兴地仰望“高山”,并看到了“槐花树”的真实情景。唱到“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哕喂”,教师做“手把栏杆”的样子,表现出“女儿”急于想见到情郎的急切心情。在接下来的间奏中教师所扮演的“女儿”要表现出突然发现“娘”已来到身后的羞涩紧张的样子,然后還要扮成另一个叙述者很严肃地唱到“娘问女儿呀”。再扮成“娘”,用较为低沉浑厚的音色怀疑、责问式地唱道:“你望啥子哟哕喂?”在接下来的短短的间奏中,教师又以“女儿”的身份做出“害怕——抬头看到槐花树——灵机一动——开始撒谎”的一系列表演,最后如释重负地对“娘”唱到:“唉,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激起学生对学习唱歌的强烈兴趣。   二是使用形象比喻法。形象比喻法是在声乐教学中,把抽象的声乐理论与声音概念,歌唱状态与歌唱感觉,通过教师简单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进行声乐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先生用“穿针引线”这一成语来比喻和启发学生在换声区对母音变窄的形象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形象比喻法,使抽象的声乐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加强舞台实践活动
  声乐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有鉴于此,声乐实践活动必不可少。以下两种实践活动值得推广:
  一是小型演唱会。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的学生想展示可又缺乏勇气和自信,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歌唱能力的培养外,还应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小型演唱会,比如参加独唱、二重唱或四重唱等。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先进行二重唱或四重唱,甚至合唱,这样再过渡到独唱。毫无疑问,人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小型演唱会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歌唱之余,学生还可以相互提出一些问题与看法,提出一些商讨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使彼此的歌唱技艺得到提高,歌唱者的紧张心理也可以逐渐克服。小型演唱会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还可让学生充分体会舞台的感觉,培养学生驾驭舞台的能力。
  二是引导学生排练歌剧片断。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在歌唱时做到声情并茂,引导他们排练歌剧片段是不错的尝试。歌剧对表演者的咬字吐字、情感表现也有着较高要求,在声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排练歌剧,使学生体现出作品的风格与韵味,这对学生提升声乐表现技能大有裨益。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一些富有思想性、情节性的歌剧让学生表演,使学生不断提高舞台驾驭能力。
  总而言之,高校教师完善声乐教学体系的对策丰富多彩,关键要对症下药。我们坚信,只要师生能齐心协力、不断努力,声乐教学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杨晓亮.刍议文化艺术修养与艺术歌曲二度创作[D].吉林艺术学院,2011.
  [2]段飞龙.浅谈歌唱的呼吸在情感表现中的重要作用[J].音乐时空,2014(09):23.
  [3]张晓军.歌唱技巧训练中的感情控制[J].音乐时空,2014(06):45.
  [4]王俊峰.怎样唱好一首歌[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4):22-24.
  [5]郭奕辰.试论歌唱中的情感表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05):34-35.
  [6]刘江虹.谈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的重要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24-26.
  作者簡介
  李诗慧:1995年8月,女,汉族,湖南郴州,学历:本科,专业: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崇高事业。近年来,济南市档案局(馆)高度重视档案保管工作,对济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
“公民众包”属于参与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在目前信息化网络环境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公民众包”形式在公共管理当中作用越来越凸显.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公民众包”的兴起
今年7月,汽车产销环比呈较快下降,同比降幅略低,本月产销率为92.48%,为去年2月以来新低.1-7月,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产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销量增速微升.rn产销总
期刊
“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是将从严治党的理念运用到基层当中,该理念会将党的思想渗透到每个基层的党支部,每个基层的党员中.并且,此项活动的开展对学校的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升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当前中学阶段教育教学的目的。中学体育教学能够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其具有坚韧的品质。因此,教师应该从中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创新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达到趣味教学的目的,促使中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对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积极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型模式,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上由单个国家发起的最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活动,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提出就吸引了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广泛的注意力,大量的研究人员从多个方面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许多
期刊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
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一大批极具活力的创新企业诞生,推动着不同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发展也面临资金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业务增长缓慢等困扰,
期刊
本文在充分掌握交通企业做好党群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交通企业党群工作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明清之际,理学的弊端日益暴露,实学思潮兴起.颜元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他“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他的实学思想,与理学针锋相对,以“实”斗“虚”,以“动”制“静”,唤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