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但由于种种原因,从事农机的广大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低下,致使各类农机具使用效率低,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此,本文对当前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培训;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一 、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政策支持不够和财力投入不足。
政策方面:首先是农机管理部门本身不健全。农机推广和农机监理部门,从县(市)到省都有直接业务管理部门,而农机校却没有,这样容易导致农机培训工作上下不协调,缺少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管、指导与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即,由于各地政府对农机培训机构不太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因此各地农机培训机构在改革中被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大都面临撤并、裁减、改制等问题,造成农机培训部门人心不稳、部分教师跳槽,影响了培训工作的稳定开展。
财力投入方面:目前大部分农机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都是20世纪70~80年代投资建设的,存在教室简陋、陈旧,教学设备老化落后,缺乏应有的电教化教学设备,教师知识老化,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机会较少,不能及时更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材内容落伍,导致学员所学知识与实际不相适应,对大量新机具、新技术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质量的提高。
2、农机培训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
(1)教职工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农机教学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从教人员中非专业的比例较大,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新式农业机械知之甚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2)农机培训领域不够宽,办学不够灵活;
培训较为单一,多数仍只培训拖拉机驾驶员,而当前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时变动,其培训方式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拓宽培训领域和创新办学方式。
(3)培训生源组织困难;
2004年《道交法》的出台,由农机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公安交警管理,随着业务的大部分移交,培训生源严重缺乏,加之没有强有力地组织手段,致使生源急剧下降,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发展。
3、领导和机手对农机培训工作认识不够。
有些领导认为农机是在农田作业,作业环境不复杂,驾驶操作简单,只要会开就行,没必要参加培训,认为培训只是个形式而已。 农机操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相当一部分农民驾驶操作人员,在购买了农机后,产生了错误观念,认为从事农田作业,或在个别时间上道路行驶,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不需持证操作,更有甚者,在农忙季节,无视国家法规,违章载人、载物,人货混载,把安全当儿戏,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于不顾,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4、与相关部门配合协作不够。
如农机部门与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劳动部门的关系,农机系统内部学校与监理、推广的关系,这些协作关系处理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广大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解决。
二、对策及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自信心。
首先,农机部门要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地方相关法规,引导群众学法、用法,使参与的各类人员认识到农机培训对农机安全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购机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都为农机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农机教育工作者须振奋精神、正视困难,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农机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2、政策引导,财力支持,强化培训。
各级政府应给予农机培训政策支持,拓宽办学渠道,把农村机械、电气、维修办学许可授予农机学校,增加农机校培训规模。本着减轻农民负担的精神,把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国家惠农补贴范畴,或直接减免费用,解决农民因负担过重不愿参加培训的顾虑。
3、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打鐵需要自身硬”,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为一体,做到讲、练、做同步进行。因此平时要鼓励教师采取各种形式自学,定期通过听课,教学观摩等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的授课水平,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多年来,由于经费不足,农机培训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机主管部门应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学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支持农机培训机构采取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办学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在优化教学方法方面,应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专业性强和农民文化水平低的特点,灵活选择办学时间地点,采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既能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内容上以理论浅、精简实用的实践操作为主,做到深入浅出,浅中求实,尽量化抽象为具体,化概念为形象。
4、广开培训渠道,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首先立足农机,面向市场,拓宽培训渠道,努力搞好农民转业、创业的“阳光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二是向连接企业和农民的中介方向发展。农机化学校有其专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同时上联农机生产企业,下通广大农机用户,可以起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中介作用。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重点对补贴机具开展“三包”服务,让教师在实践中展现自我,并从中获得资金扶持。
5、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推进农机培训工作。
农机培训、技术推广、安全管理和监理是农机管理不可分割的整体,四方应密切配合、全方位宣传农机培训政策、法规、要求和好处,保障培训生源。在推广新机具及办理购机补贴时,必须要求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证照,同时结合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对机手进行跟踪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举办科技下乡活动和农机演示会,把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深入到镇、村、田间地头,现场实地培训农机人员,从而带动农民朋友学农机、用农机的热情,提高农民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能力。
结束语: 尽管当前农机培训工作遇到了种种困难,但不应放弃努力,更不应丧失信心,农机教育者应树立为大农业服务的理念,做好本职工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
[关键词]农机培训;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一 、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政策支持不够和财力投入不足。
政策方面:首先是农机管理部门本身不健全。农机推广和农机监理部门,从县(市)到省都有直接业务管理部门,而农机校却没有,这样容易导致农机培训工作上下不协调,缺少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管、指导与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即,由于各地政府对农机培训机构不太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因此各地农机培训机构在改革中被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大都面临撤并、裁减、改制等问题,造成农机培训部门人心不稳、部分教师跳槽,影响了培训工作的稳定开展。
财力投入方面:目前大部分农机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都是20世纪70~80年代投资建设的,存在教室简陋、陈旧,教学设备老化落后,缺乏应有的电教化教学设备,教师知识老化,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机会较少,不能及时更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材内容落伍,导致学员所学知识与实际不相适应,对大量新机具、新技术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质量的提高。
2、农机培训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
(1)教职工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农机教学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从教人员中非专业的比例较大,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新式农业机械知之甚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2)农机培训领域不够宽,办学不够灵活;
培训较为单一,多数仍只培训拖拉机驾驶员,而当前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时变动,其培训方式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拓宽培训领域和创新办学方式。
(3)培训生源组织困难;
2004年《道交法》的出台,由农机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公安交警管理,随着业务的大部分移交,培训生源严重缺乏,加之没有强有力地组织手段,致使生源急剧下降,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发展。
3、领导和机手对农机培训工作认识不够。
有些领导认为农机是在农田作业,作业环境不复杂,驾驶操作简单,只要会开就行,没必要参加培训,认为培训只是个形式而已。 农机操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相当一部分农民驾驶操作人员,在购买了农机后,产生了错误观念,认为从事农田作业,或在个别时间上道路行驶,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不需持证操作,更有甚者,在农忙季节,无视国家法规,违章载人、载物,人货混载,把安全当儿戏,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于不顾,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4、与相关部门配合协作不够。
如农机部门与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劳动部门的关系,农机系统内部学校与监理、推广的关系,这些协作关系处理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广大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解决。
二、对策及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自信心。
首先,农机部门要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地方相关法规,引导群众学法、用法,使参与的各类人员认识到农机培训对农机安全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购机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都为农机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农机教育工作者须振奋精神、正视困难,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农机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2、政策引导,财力支持,强化培训。
各级政府应给予农机培训政策支持,拓宽办学渠道,把农村机械、电气、维修办学许可授予农机学校,增加农机校培训规模。本着减轻农民负担的精神,把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国家惠农补贴范畴,或直接减免费用,解决农民因负担过重不愿参加培训的顾虑。
3、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打鐵需要自身硬”,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为一体,做到讲、练、做同步进行。因此平时要鼓励教师采取各种形式自学,定期通过听课,教学观摩等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的授课水平,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习进修,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多年来,由于经费不足,农机培训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机主管部门应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学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支持农机培训机构采取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办学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在优化教学方法方面,应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专业性强和农民文化水平低的特点,灵活选择办学时间地点,采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既能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内容上以理论浅、精简实用的实践操作为主,做到深入浅出,浅中求实,尽量化抽象为具体,化概念为形象。
4、广开培训渠道,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首先立足农机,面向市场,拓宽培训渠道,努力搞好农民转业、创业的“阳光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二是向连接企业和农民的中介方向发展。农机化学校有其专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同时上联农机生产企业,下通广大农机用户,可以起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中介作用。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重点对补贴机具开展“三包”服务,让教师在实践中展现自我,并从中获得资金扶持。
5、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推进农机培训工作。
农机培训、技术推广、安全管理和监理是农机管理不可分割的整体,四方应密切配合、全方位宣传农机培训政策、法规、要求和好处,保障培训生源。在推广新机具及办理购机补贴时,必须要求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证照,同时结合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对机手进行跟踪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举办科技下乡活动和农机演示会,把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深入到镇、村、田间地头,现场实地培训农机人员,从而带动农民朋友学农机、用农机的热情,提高农民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能力。
结束语: 尽管当前农机培训工作遇到了种种困难,但不应放弃努力,更不应丧失信心,农机教育者应树立为大农业服务的理念,做好本职工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