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随着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动物疫病防控也更为重要,但是在疫病防控中存在很多误区,造成动物检疫、动物防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使某些传染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动物疫病防疫存在的误区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疫误区;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9.099
0 引言
动物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呈现出新的态势,单一传染性疫病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概率极大提升,传染性疫病的进一步传播流行,不仅会给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病还会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但目前动物防疫尤其是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依然面临很多难题。为切实提高动物疫病的防疫质量,需要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有效分析。
1 存在的误区
1.1 动物疫病防疫认知误区
首先,对防疫理念存在错误认知。在很多养殖户的思想中都认为动物疫病防疫是对新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只要接种疫苗就能避免疫病的发生。尽管疫苗免疫接种是最有效最经济节约的疫病防控手段,但是接种了疫苗不代表就不会发生动物疫病。动物疫病防控除疫苗免疫接种外,还包括消毒、隔离、管理、预防、无害化处理等。对动物防疫产生片面认识是导致动物疫情发生慨率大幅度增加,给养殖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其次,基层动物疫病防疫重视程度不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基层政府部门和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缺乏足够的重视,常见动物疫病防控宣传力度不到位[1],导致很多养殖户对疫病防控重视程度不高,使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1.2养殖场内部管理不当
首先,养殖场内部组织管理混乱,疫病防治工作难以落实。在广大基层地区,动物养殖仍然以小规模家庭式养殖为主,专业化的饲养管理人员较少,缺乏必要的养殖生产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养殖场内部的各项管理十分混乱。很多养殖场内部并没有专业的动物防疫人员,即便能配备专业的动物防疫人员,也存在一人多用的情况,防疫人员除要负责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外,还承担了动物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等多方面的工作,分散了防疫人员的工作精力,导致动物防疫工作难以取得成效;其次,动物防疫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于大中型的养殖场,虽然在内部配置了专门的疫病防疫工作机构,但是该机构在运行中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动物防疫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1.3防疫技术手段落后
首先,基层动物防疫部门设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基层地区动物防疫部门在开展工作中缺乏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购置专业化的动物防疫没备。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人工经验判断,无法适应新时期动物疫病的防控要求,导致防疫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其次,养殖场养殖技术落后。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中,养殖场所选择的技术方法对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增强动物抵抗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养殖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养殖场,为节约成本,一直沿用过去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多种动物混养,不同日龄的动物混养,导致畜产品质量下降,增大疫病的隔离难度,很多传染性疫病一旦爆发流行很难控制,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
2对策
2.1提高防疫意识
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对保障动物疫病不传播流行的重要性。基层的动物防疫人员应该从转变自身工作理念出发,深入基层和养殖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能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动物防疫和动物养殖之间的关系[2],使养殖户能自觉接受动物检疫、动物防疫,保障每年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工作能落实到实处。
2.2加强防疫管理
基层地区的卫生监督部门应对辖区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严格的登记,重点察看养殖场是否具备合格的动物防疫条件,对于不符合的养殖场应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对于合格的养殖场应该建立管理档案和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书。养殖场在建造前,应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申报,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在疫病防控中,还应明确饲养单位和饲养人员所肩负的责任,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养殖。建立养殖档案和畜禽标记,保证进入市场的畜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3强化财政投入
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对基层防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财政资金中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地区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另外还应该确保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有专业的工作场所,并配置专业化的检测没备,进一步提高防疫机构的技术水平。针对目前动物防疫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各基层防疫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专业防疫人才到基层开展动物防疫。对于现有的工作队伍还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3],及时革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掌握先进的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在培训中还应该注重防疫人员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确保防疫人员在工作中能端正态度,规范行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責任感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真正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
2.4做好动物防疫监督,严格考核管理
区级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深入到基层,对辖区范围内的动物防疫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应该注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边界区域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督查措施,既要有现场督查,也要有跟踪督查,总督查面不得低于50%(按养殖户数计算),规模养殖场(小区)要纳入重点督查检查对象;集中免疫结束后,各村要开展自查自纠,形成自查记录,自查面不得低于20%(按养殖户数计算),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区级的畜牧兽医站也需要将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有效结合,对每年春秋两季的动物集中免疫工作效果进行全面的跟踪检查,重点督杏村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对组织不力、责任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的村,及时进行通报和督促整改。对于因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动物疫情的镇政府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结束语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养殖场防疫机构应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资源投入,构建完善的动物防疫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避免动物疫病尤其是重特大动物疫病的爆发,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梅.养殖场疫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2):123
[2]刘萍,许雯,李德雄.规模蚩鸡场疫病防控现状与相关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78.
[3]夏继锋.新时期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4.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疫误区;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9.099
0 引言
动物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呈现出新的态势,单一传染性疫病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概率极大提升,传染性疫病的进一步传播流行,不仅会给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病还会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但目前动物防疫尤其是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依然面临很多难题。为切实提高动物疫病的防疫质量,需要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有效分析。
1 存在的误区
1.1 动物疫病防疫认知误区
首先,对防疫理念存在错误认知。在很多养殖户的思想中都认为动物疫病防疫是对新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只要接种疫苗就能避免疫病的发生。尽管疫苗免疫接种是最有效最经济节约的疫病防控手段,但是接种了疫苗不代表就不会发生动物疫病。动物疫病防控除疫苗免疫接种外,还包括消毒、隔离、管理、预防、无害化处理等。对动物防疫产生片面认识是导致动物疫情发生慨率大幅度增加,给养殖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其次,基层动物疫病防疫重视程度不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基层政府部门和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缺乏足够的重视,常见动物疫病防控宣传力度不到位[1],导致很多养殖户对疫病防控重视程度不高,使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1.2养殖场内部管理不当
首先,养殖场内部组织管理混乱,疫病防治工作难以落实。在广大基层地区,动物养殖仍然以小规模家庭式养殖为主,专业化的饲养管理人员较少,缺乏必要的养殖生产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养殖场内部的各项管理十分混乱。很多养殖场内部并没有专业的动物防疫人员,即便能配备专业的动物防疫人员,也存在一人多用的情况,防疫人员除要负责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外,还承担了动物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等多方面的工作,分散了防疫人员的工作精力,导致动物防疫工作难以取得成效;其次,动物防疫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于大中型的养殖场,虽然在内部配置了专门的疫病防疫工作机构,但是该机构在运行中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动物防疫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1.3防疫技术手段落后
首先,基层动物防疫部门设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基层地区动物防疫部门在开展工作中缺乏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购置专业化的动物防疫没备。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人工经验判断,无法适应新时期动物疫病的防控要求,导致防疫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其次,养殖场养殖技术落后。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中,养殖场所选择的技术方法对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增强动物抵抗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养殖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养殖场,为节约成本,一直沿用过去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多种动物混养,不同日龄的动物混养,导致畜产品质量下降,增大疫病的隔离难度,很多传染性疫病一旦爆发流行很难控制,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
2对策
2.1提高防疫意识
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对保障动物疫病不传播流行的重要性。基层的动物防疫人员应该从转变自身工作理念出发,深入基层和养殖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能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动物防疫和动物养殖之间的关系[2],使养殖户能自觉接受动物检疫、动物防疫,保障每年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工作能落实到实处。
2.2加强防疫管理
基层地区的卫生监督部门应对辖区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严格的登记,重点察看养殖场是否具备合格的动物防疫条件,对于不符合的养殖场应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对于合格的养殖场应该建立管理档案和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书。养殖场在建造前,应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申报,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在疫病防控中,还应明确饲养单位和饲养人员所肩负的责任,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养殖。建立养殖档案和畜禽标记,保证进入市场的畜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3强化财政投入
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对基层防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财政资金中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地区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另外还应该确保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有专业的工作场所,并配置专业化的检测没备,进一步提高防疫机构的技术水平。针对目前动物防疫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各基层防疫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吸引更多的专业防疫人才到基层开展动物防疫。对于现有的工作队伍还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3],及时革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掌握先进的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在培训中还应该注重防疫人员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确保防疫人员在工作中能端正态度,规范行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責任感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真正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
2.4做好动物防疫监督,严格考核管理
区级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深入到基层,对辖区范围内的动物防疫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应该注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边界区域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完善督查措施,既要有现场督查,也要有跟踪督查,总督查面不得低于50%(按养殖户数计算),规模养殖场(小区)要纳入重点督查检查对象;集中免疫结束后,各村要开展自查自纠,形成自查记录,自查面不得低于20%(按养殖户数计算),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区级的畜牧兽医站也需要将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有效结合,对每年春秋两季的动物集中免疫工作效果进行全面的跟踪检查,重点督杏村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对组织不力、责任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的村,及时进行通报和督促整改。对于因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动物疫情的镇政府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结束语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养殖场防疫机构应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资源投入,构建完善的动物防疫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避免动物疫病尤其是重特大动物疫病的爆发,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梅.养殖场疫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2):123
[2]刘萍,许雯,李德雄.规模蚩鸡场疫病防控现状与相关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78.
[3]夏继锋.新时期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