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的抗菌和毒性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银(Nano—Ag)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抗菌材料,具有粒径微小、表面积大、活性大、熔点低的特点,其抗菌活性远大于传统的Ag^+抑菌剂。纳米银在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方面已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抗菌效果。同时,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逐渐受到重视,其细胞毒性评价目前已经基本被学术界认同。

其他文献
烧伤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在临床较为常见,即使未发生吸入性损伤,病死率也很高。尽管有许多研究提示内源性炎症介质参与了严重烧伤诱导ALI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但对其具体机制知之尚浅。本文报道了炎症介质和P物质在促进烧伤后早期诱导ALI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高压乙炔或丙烷等(以下统称高压气体)的火焰具有高温、高压、冲击力强的特点,所致烧伤不同于普通火焰伤,严重者可造成多层组织间隙气肿、异物存留以及组织受损,成为一种复合损伤。1990年7月-2010年7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烧伤科收治高压气体火焰烧伤患者42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目前修复颈部瘢痕及瘢痕挛缩的方法很多。皮肤色泽及质地的近似性及供区继发畸形的严重程度,仍是选择移植组织最困难的问题。2008--2010年,笔者单位应用颈肩峰扩张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瘢痕防治一直是现代医学的难题,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仅影响美观,甚至导致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国内开展瘢痕治疗较为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手术和物理治疗为主,之后借鉴国外的综合治疗方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缺乏统一和规范。本文旨在介绍瘢痕防治的临床方案及国际推荐的防治策略。
2004年9月-2009年9月,在杨大平等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和临床研究的启发下,笔者设计以腓动脉外踝前上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成功修复8例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21岁,因右下肢原发性囊性淋巴管瘤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发生外漏,致小腿广泛皮肤坏死、胫骨外露,伤后6周收入笔者单位。入院时见患者右下肢胫前30cm×15cm面积皮肤坏死,胫骨外露18cm×3cm(图1a),创面分泌物较多。触诊小腿肌群僵硬、弹性差。在右踝部可触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右足踝关节以远呈可凹性淋巴水肿。
烧伤后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是近年来烧伤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复苏时间变化和联合使用维生素C对热力烧伤皮肤毛囊上皮细胞Bax蛋白及Bcl-2蛋白的影响。
患者男,45岁,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心脏病病史,有长达20年吸烟、嗜酒史(吸烟20支/d,饮酒300~400mL/d)。入院前5h患者因醉酒持续昏睡,火焰烧伤后1h入院。人院查体:患者仍然昏睡,咽红、鼻毛尚存;创面分布于腹部、右上肢及双下肢,烧伤总面积达40%,其中出度面积35%、深Ⅱ度面积5%TBSA,尤以背侧为重;
吸入性损伤是当前烧伤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吕国忠等。曾报道过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后心肌细胞膜的变化。本研究以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果糖二磷酸钠(FDP)及大剂量维生素C联用对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穿支皮瓣的出现,使皮瓣移植走向“自由王国”,临床医师可根据具体需要,在创面周围切取穿支皮瓣局部转移,或在身体任何具有穿支血管的部位切取穿支皮瓣进行游离移植。2005年9月-2010年6月,笔者分别应用4种前臂穿支皮瓣修复24例患者手、腕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