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决定竞争成败的因素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劣的关键因素。从整体上看,我国许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依然不高,大大影响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不利于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就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以及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实施策略进行重点探讨,以便于企业更好地开展和实施供应链管理。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效率;策略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一体化由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的整合转向跨越企业边界的不同企业间的协作,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一)供应链
供应链,译自英文“Supply Chain”(SC),其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由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供应链一般是指由客户(或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经过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到最后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制造和商业活动,当中包含了所有零部件供货商、生产商、贸易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分工与协作。供应链一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也就是说,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由此看来,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流程,均有效率地操作。相对于纯粹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效益的做法,供应链管理提出了企业如何通过改善其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等来提升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高水平的供应链管理将产生高效益。
从整体上看,我国许多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还不太完善,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对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显然是不利的。
近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以双边/多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趋加强;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因素增多。而对于全球贸易来说,其环境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反补贴成主流,技术壁垒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抬头。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景气,也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运行。所以,我国企业该如何寻求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实施策略,就成为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问题。
二、影響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本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链管理的动态性
众所周知,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供应商的能力、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很难保持稳定,这就使得供应链管理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如果企业没有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或者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对原有的市场策略和供应链管理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管理中个别成员的利益。严重的情况下,整个供应链将面临着中断、甚至完全破裂的局面,这就容易增加实施有效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不利于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传统的供需关系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单纯的购销关系,为了追求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双方往往互相转嫁成本,这种单纯的利益博弈往往导致大量的效率损失和成本提高。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建立新型的供应链关系。由于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单兵作战,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就变得极为重要,需要协同发展。同时,在互联网上,由于销售数据是适时变化的,既要保障用户的所见即所得,还不能备货过多占用库存空间,这就需要对信息化水平千差万别的供应商队伍进行动态管理。此举将极大程度提升供应链效率,从而拓展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二)供应链管理中成员的复杂性和协同性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其实力也不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有时难免出现彼此之间的步调和利益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当,显然会影响到供应链管理的运转和效率。例如,企业希望密切关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而这与供应商的利益显然是矛盾的,因为供应商往往都希望同企业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希望企业进行大批量、稳定的采购活动。如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如果二者之间的矛盾不进行灵活的解决,也将影响到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成员的利益,使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
(三)供应链管理中的结构交叉性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而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了交叉结构。这种交叉性的结构势必增加企业协调管理的难度。因为某个成员一旦发生问题,除影响其所在的一个供应链的效率外,对另外与之相交的供应链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大家重视各成员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四)企业管理因素
在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中,企业管理因素是比较明显的,也是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和重点突破的环节,因为很多因素,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途径是可以进行规避和消除的。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管理者基础差,企业内部集成化管理还未实现。目前,优秀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企业进行集成管理,这是一种战略联盟式的管理。而许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的现象还很严重。企业内部落后的集成化管理水平阻碍了企业之间的集成。②对供应商的关系不够重视。我们知道,供应商管理中各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并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许多企业过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客户关系的维护上,对与供应商的关系不够重视,这不利于供应链管理质量的提高。③缺乏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系统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利于供应链成员之间利益的分配和各种矛盾的解决。④企业对供应链的认识不足。这点在很多中小企业表现的比较明显,有的企业把供应链管理简单的理解成为供应管理、物流管理或者电子商务管理。同时,有的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不够重视,也就很难实现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一)以消费者和市场为中心,建立供 应链快速反应系统
众所周知,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对服务的速度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加上国际竞争加剧等方面的压力,企业必须对供应链管理更加重视。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只有将产品顺利推向市场,才能保证企业供应链管理上的每个成员都受益,否则所有成员都将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说,只有保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才能确保企业的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面对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时,企业必须真正做到以消费者和市场为中心,进而实现与市场的良性互动,避免销售不对路或产品积压等问题,这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讲,就是要先确定需求,然后按需生产,减少产品过剩和缺货的风险。如图一所示:
(二)立足企业实际,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
对于业务流程立足于专业化版块分工的企业,企业管理会涉及到众多人员和多个部门,问题的解决或目标的实现需要多个部门或人员之间的充分协调与配合,这种协调与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的高低。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结合顾客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对原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不要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甚至僵化的管理模式,需逐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具体说来,就是要对企业落后的管理观念、业务流程、企业制度、组织结构、生产技术等进行更新或重建,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既有制度的创新,也有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的创新。我们应敢于不断创新,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强化科学发展观,不断地理顺管理界面和管理流程,为全新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更好地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企业上下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环节和内容,而有些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上下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不利于供应链管理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与效率的提高。因此,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转变员工对供应链管理的传统认识,加深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同时,在宣传教育之需求际,还应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技能的培训,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逐步树立全新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法,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全员参与,进而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供应链中各关键点的管理和控制
供應链是一个网状的链式结构,管理起来非常复杂。但我们还应看到供应链管理中的各关键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可将问题简单化,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才有针对性,才有高效率。
比如,在供应商管理方面,要抓住以下几点:①充分了解市场,做好市场调查,进行资格预审,建立供应商库,以保障良好的供应竞争性。②做好供应商的后评价工作,实施考核,剔除不合格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管理实施动态管理,以保障物资/服务的高质量。③以战略的眼光,与关键的、重要的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实行灵活多样的供应模式,实行长期稳定的共赢,保障供应链的良性运转。在采购管理方面,则要抓住以下几点:①建立一支专业的采购队伍,加大集中采购力度,保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②正确选择采购方式,以降低采购成本,规避采购风险。③科学地选择评价方法,达到选对供应商,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在物流配送管理方面,要抓住以下几点:①熟悉各种运输渠道的现状和发展,以保障快捷、安全的物流配送。②合理规划物流布局,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资源和能力,以降低物流成本。③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库存,加大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实行“零库存”。
(五)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做保障。对现代企业来讲,需要结合企业的市场情况和经营管理的实际,打破区域管理的限制,着眼于企业整个供应链的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准则和标准,是各成员的利益分配公平合理。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充分保证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果和质量,对供应链中各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管理效率,最终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互联网等的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可以实现在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快速流动和自由共享,这对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高显然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我国企业库存量较大的问题,这与供应链中信息的不畅通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供应链成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对最终用户的信息实现共享,则将会大大提高供应链管理的针对性、效率以及服务质量,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管理时,一定要考虑到成员之间信息系统的接口、兼容性等问题,以更好的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供应链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供应链管理效率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现代企业需要对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有一个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对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质量,进而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和保障,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效率;策略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一体化由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的整合转向跨越企业边界的不同企业间的协作,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一)供应链
供应链,译自英文“Supply Chain”(SC),其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由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供应链一般是指由客户(或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经过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到最后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制造和商业活动,当中包含了所有零部件供货商、生产商、贸易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分工与协作。供应链一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也就是说,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由此看来,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流程,均有效率地操作。相对于纯粹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效益的做法,供应链管理提出了企业如何通过改善其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等来提升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高水平的供应链管理将产生高效益。
从整体上看,我国许多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还不太完善,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对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显然是不利的。
近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以双边/多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趋加强;金融自由化与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因素增多。而对于全球贸易来说,其环境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反补贴成主流,技术壁垒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抬头。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景气,也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运行。所以,我国企业该如何寻求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实施策略,就成为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问题。
二、影響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本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链管理的动态性
众所周知,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供应商的能力、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很难保持稳定,这就使得供应链管理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如果企业没有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或者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对原有的市场策略和供应链管理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管理中个别成员的利益。严重的情况下,整个供应链将面临着中断、甚至完全破裂的局面,这就容易增加实施有效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不利于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传统的供需关系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单纯的购销关系,为了追求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双方往往互相转嫁成本,这种单纯的利益博弈往往导致大量的效率损失和成本提高。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建立新型的供应链关系。由于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单兵作战,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就变得极为重要,需要协同发展。同时,在互联网上,由于销售数据是适时变化的,既要保障用户的所见即所得,还不能备货过多占用库存空间,这就需要对信息化水平千差万别的供应商队伍进行动态管理。此举将极大程度提升供应链效率,从而拓展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二)供应链管理中成员的复杂性和协同性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其实力也不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有时难免出现彼此之间的步调和利益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当,显然会影响到供应链管理的运转和效率。例如,企业希望密切关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而这与供应商的利益显然是矛盾的,因为供应商往往都希望同企业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希望企业进行大批量、稳定的采购活动。如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将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如果二者之间的矛盾不进行灵活的解决,也将影响到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成员的利益,使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
(三)供应链管理中的结构交叉性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而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了交叉结构。这种交叉性的结构势必增加企业协调管理的难度。因为某个成员一旦发生问题,除影响其所在的一个供应链的效率外,对另外与之相交的供应链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大家重视各成员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四)企业管理因素
在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中,企业管理因素是比较明显的,也是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和重点突破的环节,因为很多因素,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途径是可以进行规避和消除的。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管理者基础差,企业内部集成化管理还未实现。目前,优秀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企业进行集成管理,这是一种战略联盟式的管理。而许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的现象还很严重。企业内部落后的集成化管理水平阻碍了企业之间的集成。②对供应商的关系不够重视。我们知道,供应商管理中各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并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许多企业过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客户关系的维护上,对与供应商的关系不够重视,这不利于供应链管理质量的提高。③缺乏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系统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利于供应链成员之间利益的分配和各种矛盾的解决。④企业对供应链的认识不足。这点在很多中小企业表现的比较明显,有的企业把供应链管理简单的理解成为供应管理、物流管理或者电子商务管理。同时,有的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不够重视,也就很难实现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一)以消费者和市场为中心,建立供 应链快速反应系统
众所周知,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对服务的速度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加上国际竞争加剧等方面的压力,企业必须对供应链管理更加重视。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只有将产品顺利推向市场,才能保证企业供应链管理上的每个成员都受益,否则所有成员都将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说,只有保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才能确保企业的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面对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时,企业必须真正做到以消费者和市场为中心,进而实现与市场的良性互动,避免销售不对路或产品积压等问题,这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讲,就是要先确定需求,然后按需生产,减少产品过剩和缺货的风险。如图一所示:
(二)立足企业实际,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
对于业务流程立足于专业化版块分工的企业,企业管理会涉及到众多人员和多个部门,问题的解决或目标的实现需要多个部门或人员之间的充分协调与配合,这种协调与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的高低。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结合顾客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对原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改革和创新,不要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甚至僵化的管理模式,需逐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具体说来,就是要对企业落后的管理观念、业务流程、企业制度、组织结构、生产技术等进行更新或重建,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既有制度的创新,也有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的创新。我们应敢于不断创新,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强化科学发展观,不断地理顺管理界面和管理流程,为全新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更好地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企业上下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环节和内容,而有些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上下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不利于供应链管理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与效率的提高。因此,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转变员工对供应链管理的传统认识,加深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同时,在宣传教育之需求际,还应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技能的培训,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逐步树立全新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法,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全员参与,进而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供应链中各关键点的管理和控制
供應链是一个网状的链式结构,管理起来非常复杂。但我们还应看到供应链管理中的各关键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可将问题简单化,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才有针对性,才有高效率。
比如,在供应商管理方面,要抓住以下几点:①充分了解市场,做好市场调查,进行资格预审,建立供应商库,以保障良好的供应竞争性。②做好供应商的后评价工作,实施考核,剔除不合格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管理实施动态管理,以保障物资/服务的高质量。③以战略的眼光,与关键的、重要的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实行灵活多样的供应模式,实行长期稳定的共赢,保障供应链的良性运转。在采购管理方面,则要抓住以下几点:①建立一支专业的采购队伍,加大集中采购力度,保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②正确选择采购方式,以降低采购成本,规避采购风险。③科学地选择评价方法,达到选对供应商,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在物流配送管理方面,要抓住以下几点:①熟悉各种运输渠道的现状和发展,以保障快捷、安全的物流配送。②合理规划物流布局,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资源和能力,以降低物流成本。③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库存,加大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实行“零库存”。
(五)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做保障。对现代企业来讲,需要结合企业的市场情况和经营管理的实际,打破区域管理的限制,着眼于企业整个供应链的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准则和标准,是各成员的利益分配公平合理。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充分保证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果和质量,对供应链中各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管理效率,最终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互联网等的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可以实现在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快速流动和自由共享,这对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高显然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我国企业库存量较大的问题,这与供应链中信息的不畅通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供应链成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对最终用户的信息实现共享,则将会大大提高供应链管理的针对性、效率以及服务质量,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管理时,一定要考虑到成员之间信息系统的接口、兼容性等问题,以更好的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供应链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供应链管理效率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现代企业需要对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有一个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对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质量,进而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和保障,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