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康乐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要想真正甩掉贫穷上的帽子,就要进行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黄通过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可使水平梯田大幅度增加,能稳定推进康乐县植被建设与恢复,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通过严格落实实施方案,调动群众治理的积极性,使得农民幸福的春天早点来到。
【关键词】:康乐县 退耕还林 粮田建设 水土流失
康乐县是国扶贫困县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农业县,全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2000年开始至2006年共退耕还林4.85万亩,使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69亩下降到现在的1.39亩,人地矛盾突出,退耕群众缺粮严重。为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群众吃饭问题,实现退耕还林地区生态恢复和粮食安全,根据县发改局通知精神,按照“已退先建、以建固退”的原则,依据《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妥善解决退耕缺粮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地块不足问题。康乐县2013年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包括上湾、附城、白王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项目区农业人口6402人,耕地总面积8252亩,人均1.29亩,基本农田面积807.5亩,人均0.13亩,粮食总产量2437.59吨,人均产粮380.75公斤,农业总产值1300.81万元,人均2031.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4元。
一、项目区退耕还林工程情况
项目区实施退耕还林面积2123.2亩,其中上湾乡老庄村退耕还林693.2亩,附城镇刘家庙村退耕还林650亩、白王乡熊家寨退耕还林780亩。
二、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60hm2,其中耕地面积550.12hm2,占总面积的33.1%,林地面积211.60 hm2,占总面积的12.7%,草地面积199.96 hm2,占总面积的12.0%,其它用地127.01 hm2,占总面积的7.7%,难利用地571.31 hm2。占总面积的34.5%,详见附表2
三、耕地坡度组成
项目区总耕地面积8252亩,耕地面积中≤5°面积1825.92亩,占总面积的22.13%,5°—10°面积1050.39亩,占总面积的12.73%,10°—15°面积4802.34亩,占总面积的58.2%,15°—20°面积573.35亩,占总面积的6.94%。
截止2012年底,项目区25°以下5°以上的坡耕地6426.08亩,人均1.0亩,为适宜新建基本口粮田的坡耕地。
四、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60km2,水土流失面积10.01km2 ,占总面积的60.3%,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8km2,占总面积的19.8%;中度侵蚀面积5.55km2,占总面积的33.4%;强度侵蚀面积1.18km2,占总面积的7.1%。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3500 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 万t。水土流失的形式主要为面蚀、沟蚀和崩塌。项目区目前累计水土保持措施面积4.65km2,其中林地面积211.60 hm2,草地面积199.96 hm2,梯田面积53.83hm2,治理程度46.5%。
五、项目区群众粮食生产及缺粮情况
截止2012年底,项目区缺粮总人口472人,缺粮199.05吨,项目区除去退耕还林面积后剩余耕地人均0.96亩,人均基本农田仅0.13亩。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是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的需要。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坡耕地的存在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开展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是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徑。康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区是全县退耕还林建设的重点区域,由于退耕还林人均耕地变少,农民口粮难以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十分困难。长期以来,康乐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项目区坚持不懈地开展梯田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目前,项目区3村累计修建基本农田807.5亩,人均0.13亩,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由于梯田建设量大面广,治理难度大,地方财政困难,自然条件差,现有的梯田规模、质量、效益、管理等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基本口粮田建设速度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群众缺粮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因而,在项目区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康乐县在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中,各级政府重视,能全力推进口粮田建设;项目区内坡耕地资源丰富,施工机械充足,能满足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的需要;康乐县水土保持机构健全,梯田建设技术成熟,能为梯田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检查、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项目区群众要求迫切,梯田建设积极性高,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七、指导思想
为了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当地粮食生产为宗旨,通过开展梯田建设和土壤改造,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区域植被,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持续建设及项目区农民粮食安全自给。
八、建设目标
本实施方案共规划建设基本口粮田1512亩,期末累计达到2319.5亩,人均达到0.36亩。通过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力度,使项目区坡耕地基本得到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基本步入良性循环。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通过口粮田建设,能彻底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真正“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实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
(2)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农户的粮食能够自给,人均产粮达到398.75公斤,基本实现项目区群众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3)通过基本农田建设,人均增加基本农田0.24亩,提高项目区农业产出水平,在解决群众吃饭问题的前提下,保证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1]魏宅君.甘肃水土保持实践与可持续发展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7(11)
[2]杨晓辉.宁夏彭阳县机修梯田建设问题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9,55(3)
[3]王大郁.清溪小流域改土模式初探[J].长江水土保持,1996,(4):25—28.
【作者简介】
崔兴栋,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730070,男,1987年,汉族,甘肃民勤人,甘肃省民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拆迁工作。
【关键词】:康乐县 退耕还林 粮田建设 水土流失
康乐县是国扶贫困县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农业县,全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2000年开始至2006年共退耕还林4.85万亩,使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69亩下降到现在的1.39亩,人地矛盾突出,退耕群众缺粮严重。为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群众吃饭问题,实现退耕还林地区生态恢复和粮食安全,根据县发改局通知精神,按照“已退先建、以建固退”的原则,依据《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妥善解决退耕缺粮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地块不足问题。康乐县2013年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包括上湾、附城、白王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项目区农业人口6402人,耕地总面积8252亩,人均1.29亩,基本农田面积807.5亩,人均0.13亩,粮食总产量2437.59吨,人均产粮380.75公斤,农业总产值1300.81万元,人均2031.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4元。
一、项目区退耕还林工程情况
项目区实施退耕还林面积2123.2亩,其中上湾乡老庄村退耕还林693.2亩,附城镇刘家庙村退耕还林650亩、白王乡熊家寨退耕还林780亩。
二、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60hm2,其中耕地面积550.12hm2,占总面积的33.1%,林地面积211.60 hm2,占总面积的12.7%,草地面积199.96 hm2,占总面积的12.0%,其它用地127.01 hm2,占总面积的7.7%,难利用地571.31 hm2。占总面积的34.5%,详见附表2
三、耕地坡度组成
项目区总耕地面积8252亩,耕地面积中≤5°面积1825.92亩,占总面积的22.13%,5°—10°面积1050.39亩,占总面积的12.73%,10°—15°面积4802.34亩,占总面积的58.2%,15°—20°面积573.35亩,占总面积的6.94%。
截止2012年底,项目区25°以下5°以上的坡耕地6426.08亩,人均1.0亩,为适宜新建基本口粮田的坡耕地。
四、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60km2,水土流失面积10.01km2 ,占总面积的60.3%,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8km2,占总面积的19.8%;中度侵蚀面积5.55km2,占总面积的33.4%;强度侵蚀面积1.18km2,占总面积的7.1%。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3500 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 万t。水土流失的形式主要为面蚀、沟蚀和崩塌。项目区目前累计水土保持措施面积4.65km2,其中林地面积211.60 hm2,草地面积199.96 hm2,梯田面积53.83hm2,治理程度46.5%。
五、项目区群众粮食生产及缺粮情况
截止2012年底,项目区缺粮总人口472人,缺粮199.05吨,项目区除去退耕还林面积后剩余耕地人均0.96亩,人均基本农田仅0.13亩。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是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的需要。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坡耕地的存在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开展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是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徑。康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区是全县退耕还林建设的重点区域,由于退耕还林人均耕地变少,农民口粮难以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十分困难。长期以来,康乐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项目区坚持不懈地开展梯田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目前,项目区3村累计修建基本农田807.5亩,人均0.13亩,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由于梯田建设量大面广,治理难度大,地方财政困难,自然条件差,现有的梯田规模、质量、效益、管理等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基本口粮田建设速度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群众缺粮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因而,在项目区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康乐县在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中,各级政府重视,能全力推进口粮田建设;项目区内坡耕地资源丰富,施工机械充足,能满足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的需要;康乐县水土保持机构健全,梯田建设技术成熟,能为梯田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检查、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项目区群众要求迫切,梯田建设积极性高,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七、指导思想
为了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当地粮食生产为宗旨,通过开展梯田建设和土壤改造,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区域植被,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持续建设及项目区农民粮食安全自给。
八、建设目标
本实施方案共规划建设基本口粮田1512亩,期末累计达到2319.5亩,人均达到0.36亩。通过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力度,使项目区坡耕地基本得到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基本步入良性循环。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通过口粮田建设,能彻底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真正“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实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
(2)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农户的粮食能够自给,人均产粮达到398.75公斤,基本实现项目区群众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3)通过基本农田建设,人均增加基本农田0.24亩,提高项目区农业产出水平,在解决群众吃饭问题的前提下,保证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1]魏宅君.甘肃水土保持实践与可持续发展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7(11)
[2]杨晓辉.宁夏彭阳县机修梯田建设问题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9,55(3)
[3]王大郁.清溪小流域改土模式初探[J].长江水土保持,1996,(4):25—28.
【作者简介】
崔兴栋,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730070,男,1987年,汉族,甘肃民勤人,甘肃省民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拆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