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塑像性及其形象化的实际应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上学期中期,我有幸参加了英国音乐大师Scanner先生的《都市发声》一场讲座。那是我初次听到Scanner先生的音乐,音乐给我的感觉并不特别,甚至我对这类的发声很难接受,就如坐在我旁边的同学所说:“简直是噪音”。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既然他的音乐是如此,为什么我还会对其感兴趣?讲座虽然不能很吸引我们音乐学院的同学,但它给我带来深刻的印象,因为Scanner先生的大多作品都运用了最原始的声音。现在音乐一般只把它作为背景,而他在表述音乐时,且充分的突出原始音响。我个人认为,他作品的好处在于表述事件的经过具有直接性和清晰感,有令人一听就明白的意思,这些引发了我对音乐形象化的思考。
  【关键词】 音乐塑像性  音乐形象化  形象化实际应用
  一 、音乐的塑象性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帝绕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这是远古音乐起源的其一说法。音乐在产生过程中以效仿大自然音响与Scanner先生创造这类音乐本身就有着相似的味道。这意味着音乐的塑象性在音乐起源时便产生,只是人类在不停的改进音乐和发展音乐的时候,只想到音乐当中的纯形式(音色、和声、配器、复调、旋律、结构等等),同时却忘记音乐最原始的特质,这已导致当今大部分音乐缺少了塑象性的这一事实。
  我经分析发现,音乐是当今各类艺术中(包括:绘画,雕刻,舞蹈等等)塑造事物形象的功能相对差的。有关资料认为,早在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音乐美学家嵇康便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到:“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以论述他“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的客观存在与人的精神触动而产生的感情没有因果关系。反之是人心中先产生的各种情绪,音乐才能起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事实上,音乐只是感情基础的催化剂,是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宣泄,激发人对主客观现实的体验。他还认为:“人情不同,各施所解,则发其所怀”,所以,我们能从“声无哀乐”的观点中发现:人心先有的情感各不相同,对音乐的认识理解也各所异,音乐毕竟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根本无法控制人类的情绪,更不用说是在全人类的内心得到事物形象的统一。
  印象式的音乐和一般的音乐并沒有太大的不同,对“像”的认识来说,唯一的不同是它有根可寻,幻想在音乐的海洋中无限的漫游以后,能找到现实中根源的统一。那么,在音乐的构造形象化功能中,印象主义派音乐这位朦胧主义者的功劳却最大,最接近塑像效果。
  二、音乐形象化及其实际运用
  音乐塑像性为我们提供的音乐形象化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困难,但它的形象化功能依然存在,如印象派音乐,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形象化功能。
  1. 音乐形象化与音乐欣赏
  当今音乐界,音乐欣赏是一个重之又重的问题。一个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必定是一个好的音乐人所具备的素质。而对音乐形象化的了解是认识音乐本身的性质和赏析音乐作品的第一步,(即,我們平常说的对音乐描绘性功能的认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介绍道:曾在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造型说。该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摹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摹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造型说将音乐摹拟客观现实中的音响作为其基本任务,认为音乐造型的最高目的是“摹拟”这一学说强调了音乐艺术的造型性特征。另外与造型说并与之相对衡的表情说,它的美学观依据于人的情绪能动性;快乐主义所强调是人的感性享受等等都是了解音乐的重要理论。尽管各理论的美学观各不相同,但都是具有音乐意义。
  2. 音乐的塑象性与音乐教育
  丁民先生在《让学生走进美丽的音乐课堂》一文中的举例令人记忆尤深。他说:“1. 只要当我跟中小学的孩子们聊起某些精彩动画片,唱起动画片中的插曲时,他们立即会演唱得神采飞扬。这说明当音乐的出现有某种氛围衬托时,它的艺术感染力就被强化了,所以,我们可以尝试把各种形象的事物与音乐紧密地联系起来;2. 在上电子琴教材《铃儿响叮当》课中,我让学生观看挂着铃铛猎狗拖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奔跑的情景,同时弹奏《铃儿响叮当》的旋律,让同学们说说看音乐和画面配起来的效果怎样?除了琴声是不是还可以加些别的音像效果。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加上串铃声,使效果更加生动;有的说加上欢笑声,使气氛更加欢乐;有的说加上歌声,这样情绪更加高昂。”
  但据相关资料显示,现今中小学教学不重视音乐教育,尤其在中小型城市。一般的音乐课多是教教唱歌,以网上、音乐书籍上提出的精美教案成反比。我认为:音乐教育是全人类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提高表明了素质教育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强调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上必须突出音乐形象化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在学生脑海里建立音乐作品中的鲜明形象。令学生能准确、全面、高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并使驾驭音乐作品的能力增强,同时在一系列专业技能课上(声乐表演,钢琴演奏,指挥等等)增强对作品塑造形象的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周柱铨.古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孙继南,周柱铨.音乐美学思想[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出和层层深入,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而不是仅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初中、高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更加的贴近生活,大多数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生掌握了小学数学,可以应用于生活,而应用题就是将计算过程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都包含在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数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国家将教育的重点从知识教导转变为素质培养。小学教学受影响很大,因为小学是建立基础的阶段,尤其是数学,需要格外重视,要想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构建数学核心素养是很关键的一环,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以及构建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特
期刊
【摘 要】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更多的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实践型学科。展示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观察,为了观察能够起到更全面的效果,对实验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实验设计有利于老师因地制宜的讲授实验的基本原理,使得晦涩难懂的科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们将所展示的实验内容与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实验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观察实验 设计  引言:小学作为科学启蒙的基础和关键阶段,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是重要的内容,加强学生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字词书写基础的夯实,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文字。汉字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加强书法教育还可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锻炼学生书法技能,陶冶学生情操。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缺失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书法知识的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书法教育,做好课堂指导和引导,加强学生书法教育,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文章中结
期刊
【摘 要】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形式,主要有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这三种,其中最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为民主型。每位班主任都明白班级管理需要民主,但如何做到民主,是所有班主任要面对的难题。我将根据自己最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关键词】 班级 管理 班主任  一、班级管理概述及现状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
期刊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现阶段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们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在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积极心理学取向开展优化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丰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们积极的情绪及情感,让学生们获得身心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的提高,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德,开发学生们的心理潜能,让学生们能够健康、幸福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发挥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在音乐的演唱和聆听中渗透德育;在音乐感悟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抓住德育渗透的时机,从几个方面探索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和途径,希望能够提升初中音乐课程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和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德育教育 渗透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
期刊
【摘 要】 语文属于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阅读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属于学生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持续强化的关键。在传统课程教育环境之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数学生仍然不能有效地表达,表达的实际能力相对较差。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持续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借助本次研究为相关教育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
期刊
【摘 要】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是整个管理工作的灵魂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 《杰克·韦尔奇自传》中提出的领导人的三项突出共有素质:真诚待人、自信、有热情,论述技校生如何构建领导精英素质。  【关键词】 技校生 领导精英素质  南京技师学院位于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内,学院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6—20岁,文化成绩一般,管理工作的难度非常大。真诚待人、自信、有热情三个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有关高中数学化简与拓展思维的思考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为主要依据,从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产生新思路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高中数学简化中拓展思维的发展,其目的在于加强拓展思维在高中数学化简中的价值,旨意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高中数学化简 拓展思维 基础知识 良好学习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