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化学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3月27日,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山东省将于2020年开展3 3的新高考模式。这种新型的高考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文理科分班制度,相应的也给高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其中最受到教师重视的莫过于新提出的“走班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化学 走班制教学
  依据新高考改革中对于学科选课的新安排,3 3的选课模式将会在未来山东省的高中教学中全面实施。3 3指的是,3个必考科目 三个选考科目,必考科目是被当作主科看待的语、数、外,三个选考科目则从政、历、地、物、化、生中选取。这种新型分科模式对比传统的文理的简单分科有较大的改变,其带来了教学制度的变化,由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科目,所以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已经不再使用,在如今,针对于新的选课模式,教育界已经开始实行“走班制”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其对教师的授课形式,授课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且“选考班”与“学考班”的出现,也要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要求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笔者作为高中化学教师,针对山东省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走班制”教学的具体实施问题,结合其他实施较早的省份的案例,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走班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自由选课
  “走班制”教学,对比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虽然没有了传统班级中以固定班级为单位的教学体系,但其课程的划分更加的科学,教学内容设置也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凸显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核心的地位。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加丰富的选择,不再像传统教学中学生必须要从文理2选1,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爱好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规划,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对选考科目学习要求的不同,班级还被进一步划分成了“选考班”与“学考班”。
  2.各班级学生学情相近,有利于教师教学顺利推进
  由于在新的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中,学生已经按照其选课的结果被划分成了“选考班”和“学考班”,这就意味着在这些班级中每个班级学生化学学习的目的是基本相同的,其学习情况也基本相近。这时化学教师就可以根据“选考班”和“学考班”考核目标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授课,而不必过多的在班级中采取多层教学。对于选考班的学生来说,其未来要面对残酷的高考,所以化学教师在对选考班进行教学时,应按照高考课程标准来设置教学计划;而对于“学考班”来说,其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学考,所以化学教师的教学可以适当地进行简化,让学生能完成学考目标即可。
  3.班级组成灵活多变,上课纪律问题较为突出
  “走班制”教学与高等教育的教学形式非常相似,即在进行某一科目的学习时,该教学班级是由来自于不同班集体的学生组合而成的,而由于各个班级的管理形式与班风、班纪都存在不同,所以在上课时,可能会出现纪律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学考班”的学生,其学习目的本就是为通过学考,其动力较低,纪律问题会更为严重,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合理的采取手段,管控班級纪律,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高中化学“走班制”教学效率的方法
  1.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创建管理机制
  在“走班制”教学这一新教学模式中,为保证化学授课的顺利进行,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担负起化学学科的教学任务,还需要执行班主任的部分职责,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对班级的纪律问题进行管控。具体到教学实施方面可以分两部分进行:(1)化学教师应该在这一教学班中建立起新的班级管理机构,制定新的班规,任命班干部和班长,班干部成员要从各个教学班中平均挑选,对这一教学班的纪律、卫生、作业等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2)化学教师除了自己管理秩序之外还要与各个行政班的班主任加强沟通联系,及时向其反馈其所属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表现,对那些屡教不改扰乱班级秩序的学生,化学教师可以告知其班主任对其进行管理,因为行政班的班主任与其学生相处时间更长,也更清楚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同时,化学教师还可在班级中适当地开展一些小活动,让学生通过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产生对这个教学班的凝聚力,促使来自不同班级学生可以彼此之间消除隔阂,相互帮助,以达到共同进步。
  2.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完善教学策略
  在教学班的教学中,化学教师需要分析“选考班”和“学考班”的不同学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进而能设立合适的教学计划,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和化学学习能力。对两种不同班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要能对具体的课程,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化学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导入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章节内容采用合适的导入方法进行课程导入,从而能激起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动力,活化化学课堂,然后在学生对当前课程产生了充足的探究欲望时,教师在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开展相关知识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有机化合物》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生活常识相关的问题来完成课程的导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预习,然后在课上教师可以先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天然气改造项目相关图片,再结合一些传统燃煤引起大气污染的图片一并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煤改气”吗?甲烷是什么呢?同学们都知道甲烷是有机物,那么同学们知道甲烷有什么特殊的化学性质吗?通过这几个问题,调动起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对课程的导入。
  3.改进教学评价工作,提升反馈效果
  在教学评价方面,化学教师需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结合“学考班”与“选考班”实际教学情况的不同,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通常情况下,“学考班”的学生由于其学习压力并不大,且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基础知识方面,所以其学习以知识积累和巩固为主,而“选考班”的学生需要面对高考,其学习要求要相对高很多,其化学学习在保证知识积累的情况下,也要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相应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也要结合这一因素,对评价的标准进行相应的改动,以保证其能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
  例如,在《氧化剂与还原剂》这一课的教学中,针对“学考班”的学生,化学教师可以要求其掌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让其知道如何判断一种化学元素其具备的是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并让其了解常见的氧化物和还原物。而对于“选考班”的学生来讲,除了让其掌握这些基本的概念性知识之外,还要能让学生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本质,并可以通过其化学价的变化,准确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何为氧化物,何为还原物。像这样,给“选考班”和“学考班”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相应的执行对应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做出合适的奖惩政策。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实施之后开展的“走班制”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正确地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与过去教学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走班制”教学的特点,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琦,吴林.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145.
  [2]孙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169.
  [3]郑莹.新的高考政策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索[J].亚太教育,2016,(08) :261.
其他文献
对来自于不同海域的红树树皮、海苔(海洋生物样)和海泥(海洋底质)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采用管碟法测试了分离出的海洋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t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
介绍大掺量粉煤灰烧结砖的试制过程,对烧结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证了一种"资源优用"方案的可行性
本文针对奥尼尔的《长日入夜行》中广泛出现的文学性引喻 ,以细读为基础 ,运用现代文学理论 (主要包括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主义 )分析文学性引喻的作用 ,进而考察奥尼尔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以素质培养、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下,要改变高中教学策略,改变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让学生充分利用和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认识到信息技术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意识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素养  意识决定行动,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之前,只要有了
粒化高炉矿渣是炼铁过程的副产品, 以玻璃体结构为主, 约占85%, 具有较高的活性. 磨细矿渣可与水反应形成水化产物, 在有激发剂的条件下 , 其胶凝性能充分发挥. 矿渣复合掺和
用改性粉煤灰进行抗生素废水除磷试验研究, 考察粉煤灰改性用酸的种类和浓度、改性灰的投加量、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进而对改性灰的除磷机理进行探讨.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间并购重组交易活动的频繁发生,并购溢价形成了大量的商誉,但随着并购企业的经营业绩达不到预期时,计提大额商誉减值的现象开始逐渐突出。2019年初多家上市公司爆出巨额商誉减值引发亏损的消息,使得商誉减值问题成为媒体讨论的热点,商誉减值信息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投资者如何理解分析商誉减值传递的信号,商誉减值测试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再
通过测量粉煤灰微珠的接触角 ,讨论了铝酸酯偶联剂改性粉煤灰微珠的最佳用量及铝酸酯偶联剂对粉煤灰微珠的浸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