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教育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职学校的核心目标就是根据社会和各行业发展需求,确定促进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并培养出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但给予了中职生免学费和助学金等相关惠民政策,同时也注重““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结合,特别是城镇里的中职学校,校园大部分实现了网络覆盖,每个教室均配置了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互联网”+体育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在此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将如何适应和运用““互联网+””的要求,如何适应中职教育的特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从而开展体育教学,值得我们探讨和思量。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教育手段;教学方法
一、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1、教学方法多用传统模式
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以“教师演示、讲解动作,学生在旁观察、模仿”的教学模式。例如:三步上篮动作。老师先示范,学生分组逐个模仿、练习。虽然老师用心的去示范和指出动作的不足,但是不少学生都没有掌握。除了不熟练之外,原因之一是:教师在讲解运动动作时,不能做到“逐帧”分解示范动作,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观察不到位。而且部分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准确地表述及示范部分动作,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错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掌握不够学习的积极性就有所降低。中职学校注重技能的学习,在体育课程安排的课时和最终考核重视度不高。这些都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养成一个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2、师生缺乏交流和互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和交流与学生面对面演示体育动作和运动技巧,学生可以直接和教师交流和同学讨论,教师还可以直接纠正和指出学生的动作。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是交流直观和方便的。但是,在课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贫乏,互动也缺乏平台。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的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不能在课后辅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中职生的特点
中职生一般是处于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在心理的需求上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监督。虽然大部分的中职生文化基础能力比较薄弱。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对新事物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互动性和好奇心。基本的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心理需求,给他们创造更多规范、有趣、完整的教学环境才是开展“互联网”+教学的基础。
二、“互联网+”中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互联网+”大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通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由单调性、封闭式、单向倾听向多样性、开放式、全方位交流转变。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无线网络的全方位覆盖,使得“互联网+”概念从出现到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模式。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给予了多方面的投入,中职学校的网络覆盖也较为普及,中职生的智能手机的拥有率也极高。加之,各种各样的手机APP是对“互联网+”教育的有力补充。因此,互联网渗入到职业教育中是大势所趋,符合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符合中职生的心理、学习需求。
2、体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课程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在中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除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还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通过体育活动,改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和控制良好的心理活动,正确对待挫折和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当“互联网+”与体育相遇时,给中职体育课程构建了一个平台,使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体育课程诉求更加彰显。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学生只需要一个可以上网的终端媒介,他们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选择各自喜欢的体育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基本实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体育教学与课程的改革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起到了必然改革的催化作用。
三、 “互联网+”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可行性
1、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在教育方面,学生从传统单一的“接受型”学习模式,转变成具有个别化的、个性化的“选择型”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的时间段,自己学习课程的课程形式,甚至可以去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授课教师。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再是单一,纯粹的教授者,也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交流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倾诉者”。 体育教师和学生两者角色地位的相互转换,让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进步。生动有趣,定制化的多种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激情,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并塑造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和归属感。
除此之外,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充当“倾诉者”的角色。有部分学生的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有部分学生有疑惑找不到教师来解答。以 QQ、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出现和广泛运用,可以进行有效师生互动,完成信息知识共享或“答疑解惑”。課堂教学得到了有限的延展,学生和教师在交流中建立信任感,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2、 课程方式具有灵活性
2.1体育教学教案及课件的共享
体育教案以及教学计划是实现体育课教学的设计方案,是规范教学并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所在。通过体育电子教案及理论课件的共享,可以实现教师的统一备课,统一进度,规范体育教学,并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目的。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学教案资料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并且能够实现统一的教学要求,共同探讨和共同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目前,除了教学教案的共享外,微课也是主要学习载体。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可以有效的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制作微课的教师可以把微课上传到网站上或者手机APP平台当中,分享给其他体育教师或者学生学习。体育微课可以更直观的满足学生对某项运动技能或体育知识的学习,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不能“逐帧”演示的缺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播放多次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某项体育技能的理论认知程度。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微课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有选择的通过微课学习,满足自己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終身受益。
2.2”互联网+”远程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有资、场地、器材缺乏,课程安排时间有限等困难,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来指导学生学习。或者在一些动作难度较简单,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有氧操、健身操、瑜伽等教学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教学、APP远程教学的模式完成。开展远程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师资、场地、器材缺乏,课程安排时间有限等教学条件困难。学生可以在家、在宿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完成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
2.3 “互联网+”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目前,运动手环、手机计步器APP软件等便携式运动软件终端设备已经在一些热爱运动的人群中得到了应用。这些设备可以详实的监测到人在运动中的运动路线、运动距离、心率变化、卡路里消耗等数据。随着这项科技的在”互联网+”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及普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条件,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软件终端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实时监测及全面了解,做到预防和防止突发意外。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自己的运动数据及体质健康状况,形成自我监督良好的教学循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教学评价方式也更加科学化和数据化。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已经发展娴熟,覆盖面广,技术稳固,中职体育教学也开始面临着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地将互联网的各种软件和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运用于体育课堂之中是大势所趋,也成为中职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科技带给教育的深度改变,颠覆了过去的传统模式,做为中职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新技术,与时俱进,在“互联网+”中职体育的潮流中,恰当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进行演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燕艳,李潘坡.基于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的“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4):92-97.
[2]郑剑锋.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319.
* 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微课在中职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教育手段;教学方法
一、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1、教学方法多用传统模式
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以“教师演示、讲解动作,学生在旁观察、模仿”的教学模式。例如:三步上篮动作。老师先示范,学生分组逐个模仿、练习。虽然老师用心的去示范和指出动作的不足,但是不少学生都没有掌握。除了不熟练之外,原因之一是:教师在讲解运动动作时,不能做到“逐帧”分解示范动作,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观察不到位。而且部分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准确地表述及示范部分动作,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错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掌握不够学习的积极性就有所降低。中职学校注重技能的学习,在体育课程安排的课时和最终考核重视度不高。这些都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养成一个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2、师生缺乏交流和互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和交流与学生面对面演示体育动作和运动技巧,学生可以直接和教师交流和同学讨论,教师还可以直接纠正和指出学生的动作。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是交流直观和方便的。但是,在课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贫乏,互动也缺乏平台。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的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不能在课后辅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中职生的特点
中职生一般是处于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在心理的需求上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监督。虽然大部分的中职生文化基础能力比较薄弱。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对新事物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互动性和好奇心。基本的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心理需求,给他们创造更多规范、有趣、完整的教学环境才是开展“互联网”+教学的基础。
二、“互联网+”中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互联网+”大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通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由单调性、封闭式、单向倾听向多样性、开放式、全方位交流转变。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无线网络的全方位覆盖,使得“互联网+”概念从出现到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模式。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给予了多方面的投入,中职学校的网络覆盖也较为普及,中职生的智能手机的拥有率也极高。加之,各种各样的手机APP是对“互联网+”教育的有力补充。因此,互联网渗入到职业教育中是大势所趋,符合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符合中职生的心理、学习需求。
2、体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课程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在中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除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还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通过体育活动,改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和控制良好的心理活动,正确对待挫折和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当“互联网+”与体育相遇时,给中职体育课程构建了一个平台,使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体育课程诉求更加彰显。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学生只需要一个可以上网的终端媒介,他们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选择各自喜欢的体育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基本实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体育教学与课程的改革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起到了必然改革的催化作用。
三、 “互联网+”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可行性
1、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在教育方面,学生从传统单一的“接受型”学习模式,转变成具有个别化的、个性化的“选择型”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的时间段,自己学习课程的课程形式,甚至可以去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授课教师。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再是单一,纯粹的教授者,也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交流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倾诉者”。 体育教师和学生两者角色地位的相互转换,让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进步。生动有趣,定制化的多种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激情,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并塑造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和归属感。
除此之外,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充当“倾诉者”的角色。有部分学生的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有部分学生有疑惑找不到教师来解答。以 QQ、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出现和广泛运用,可以进行有效师生互动,完成信息知识共享或“答疑解惑”。課堂教学得到了有限的延展,学生和教师在交流中建立信任感,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2、 课程方式具有灵活性
2.1体育教学教案及课件的共享
体育教案以及教学计划是实现体育课教学的设计方案,是规范教学并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所在。通过体育电子教案及理论课件的共享,可以实现教师的统一备课,统一进度,规范体育教学,并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目的。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学教案资料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并且能够实现统一的教学要求,共同探讨和共同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目前,除了教学教案的共享外,微课也是主要学习载体。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可以有效的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制作微课的教师可以把微课上传到网站上或者手机APP平台当中,分享给其他体育教师或者学生学习。体育微课可以更直观的满足学生对某项运动技能或体育知识的学习,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不能“逐帧”演示的缺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播放多次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某项体育技能的理论认知程度。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微课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有选择的通过微课学习,满足自己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終身受益。
2.2”互联网+”远程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有资、场地、器材缺乏,课程安排时间有限等困难,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来指导学生学习。或者在一些动作难度较简单,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有氧操、健身操、瑜伽等教学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教学、APP远程教学的模式完成。开展远程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师资、场地、器材缺乏,课程安排时间有限等教学条件困难。学生可以在家、在宿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完成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
2.3 “互联网+”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目前,运动手环、手机计步器APP软件等便携式运动软件终端设备已经在一些热爱运动的人群中得到了应用。这些设备可以详实的监测到人在运动中的运动路线、运动距离、心率变化、卡路里消耗等数据。随着这项科技的在”互联网+”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及普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条件,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软件终端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实时监测及全面了解,做到预防和防止突发意外。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自己的运动数据及体质健康状况,形成自我监督良好的教学循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教学评价方式也更加科学化和数据化。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已经发展娴熟,覆盖面广,技术稳固,中职体育教学也开始面临着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地将互联网的各种软件和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运用于体育课堂之中是大势所趋,也成为中职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科技带给教育的深度改变,颠覆了过去的传统模式,做为中职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新技术,与时俱进,在“互联网+”中职体育的潮流中,恰当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进行演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燕艳,李潘坡.基于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的“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4):92-97.
[2]郑剑锋.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319.
* 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微课在中职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