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国家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我校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探索新途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开展活动促进德育
学校德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仅靠讲道理是不行的,而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教育载体即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探索出如下途径:一是把升国旗仪式作为开展经常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和每周一各班轮流组织国旗下演讲制度,通过唱国歌、歌唱祖国、国旗下演讲、宣誓,让同学们深刻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爱国信念,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每期都要安排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在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四个一:即“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讲一个爱国主义故事、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三是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如以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尊老爱老教育,举行演讲、故事、唱歌、手抄小报、绘画等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以清明节为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以父亲节、儿童节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爱幼教育。各种活动围绕主题成系列逐步深化,达到教育效果,实现活动目的,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家园。四是学校确定了四个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镇敬老院、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抗日遗址、齐长城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淄河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劳动实践接受教育。通过专题教育活动、读书征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努力把他们造就成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2.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1)每年注重增加新购图书,扩大藏书量,为学生阅读提供保障。(2)坚持图书室全天开放,图书管理员保证学生随时借阅。(3)读书活动班班有主题,有口号,每月开展一次系列性读书笔记展示活动和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学校把读书活动列入德育考核内容,加强督促与检查,丰富师生课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3.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少先大队牵头,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或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增强课堂育人功能
学生在学校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主渠道,认真维护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渠道地位,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在德育实施中的作用,学校领导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此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德育实施寓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与教学相伴相随相融相合,并有法定时间保障它有效运行。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普遍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普遍”、“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并伴随学生求学阶段的始终。
三、家校合力提高成效
德育工作只有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了拓展德育的时空,我校在家庭教育及社会文化的教育方面作了积极努力。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校处于乡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属于留守儿童。这些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任全权托付给学校而忽视了自己身负的教育责任。为此,我校特地组织了“家长进课堂”活动。除了让他们关注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而且专门多次聘请有关教育专家为家长们作专题讲座。使他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全体老师充分利用网上家长学校的“家校路路通”。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教育效果。
一、开展活动促进德育
学校德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仅靠讲道理是不行的,而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教育载体即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探索出如下途径:一是把升国旗仪式作为开展经常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认真落实升降国旗制度和每周一各班轮流组织国旗下演讲制度,通过唱国歌、歌唱祖国、国旗下演讲、宣誓,让同学们深刻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爱国信念,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每期都要安排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在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四个一:即“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讲一个爱国主义故事、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三是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如以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尊老爱老教育,举行演讲、故事、唱歌、手抄小报、绘画等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以清明节为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以父亲节、儿童节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爱幼教育。各种活动围绕主题成系列逐步深化,达到教育效果,实现活动目的,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家园。四是学校确定了四个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镇敬老院、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抗日遗址、齐长城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淄河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劳动实践接受教育。通过专题教育活动、读书征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努力把他们造就成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2.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1)每年注重增加新购图书,扩大藏书量,为学生阅读提供保障。(2)坚持图书室全天开放,图书管理员保证学生随时借阅。(3)读书活动班班有主题,有口号,每月开展一次系列性读书笔记展示活动和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学校把读书活动列入德育考核内容,加强督促与检查,丰富师生课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3.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少先大队牵头,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或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增强课堂育人功能
学生在学校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主渠道,认真维护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渠道地位,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在德育实施中的作用,学校领导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此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德育实施寓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与教学相伴相随相融相合,并有法定时间保障它有效运行。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普遍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普遍”、“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并伴随学生求学阶段的始终。
三、家校合力提高成效
德育工作只有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了拓展德育的时空,我校在家庭教育及社会文化的教育方面作了积极努力。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校处于乡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属于留守儿童。这些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任全权托付给学校而忽视了自己身负的教育责任。为此,我校特地组织了“家长进课堂”活动。除了让他们关注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而且专门多次聘请有关教育专家为家长们作专题讲座。使他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全体老师充分利用网上家长学校的“家校路路通”。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