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而望“儒”——论明中晚期紫砂工匠的文化自觉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ec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明朝世风以及人物价值评判标准的影响,明时紫砂工匠在从艺之初多被世人冠之以"俗"名,并归之于"俗"列,但随着明中晚期匠籍制度的变革、个人主义思潮的出现以及文人开始关注"百工"之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紫砂工匠的主体意识和文化意识开始觉醒,并最终促使紫砂成为海纳百川、技艺并举的工艺美术门类。
其他文献
以己二胺和碳酸二甲酯为原料,经甲醇钠催化,合成己二氨基甲酸甲酯(HDU)。对HDU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获得较优的工艺条件。n(碳酸二甲酯):n(己二胺)=6:1、反应时间2h和反应温度65℃条件下,H
在中国人的社会文化中,传统节日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发生过重要影响。今天,传统节日的影响力虽已大不如前,却依然有其人文价值。论文首先考察了清明节
“福建智造”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闽台设计教育及设计人才的双向流动与多元互通,是提升两岸创意产业和设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互通型设计人才的培养
道家朴素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造物艺术包括明代的紫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明代紫砂的泥料、色彩、造型、装饰以及紫砂工匠的从艺品质与设计理念六个方面入手,结合道家
中国书法理论融合了文人独特的审美思想理念,学习书法理论还能对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帮助。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与道德情操息息相关,构建以传统书法理论为核心的审美体系
3D打印技术给艺术的创新带来活力,也是科学与艺术联合创新在工业设计中的展现。本文通过3D打印技术在艺术本身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加强"人、信息、技术"三个创新基础要素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