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处于市场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职院校必须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管理体制,构建科学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关键词:转型期;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026-02
“转型期”主要指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职教育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由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向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兴类型转变,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由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所经历的时期。在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发展模式、办学水平和管理方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管理模式,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管理体制,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构建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这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内涵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在其周而复始的运转过程中,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系统内部良性运转的有机结构和运转方式。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子系统可分为信息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调控系统和评价系统(见图1)。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些子系统与普通高校有着显著的差异。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运用何种方式,采用何种手段,在高职院校内部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决策行为,以有效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功能。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
目的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必须围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和中心任务而构建。
就业导向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就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各项制度、各项激励措施、各种考核评价办法,都要以提升学生就业率作为重要指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机制,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
职业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职业院校内部运行的重要表征。学校要根据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结构来设置专业结构,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学校内部运行推行“五双”管理,即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双基地”;学生毕业实行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要求75%以上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与企业、生产与学习“双结合”;学生具备职业竞争和迁移的“双能力”。
开放性 首先是办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办学形式是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办学途径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教学对象有教无类。其次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推行学分制、弹性学制,提供“课程模块超市”,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选学习课程。学分制将带来学生、财务、后勤、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再次是教学考核的开放性。教学中强化实训过程,为学生完全开放实训场所,让学生在“学习工厂”自主学习完成实训项目,构建“技能模块超市”,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技能模块或专业特长模块学习。考核时注重技能,以产品(作品)为主、知识考核为辅;以应会考核为主、应知考核为辅。
合作性高职院校要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管、互相合作、共生共赢”的运行机制。要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和教育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和渗透。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真正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
机制构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构建管理文化
在当前相当部分高职院校管理理念落后,运行机制不活,市场意识淡薄,内涵建设不足的情况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甚至比增加投资还重要。要引导学校从传统的单元管理向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构建工学结合、双元管理平台转化;课堂管理由管课堂纪律和知识传授为主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做合一的新型课堂管理转化;考核管理由对学生知识评价为主向能力评价为主转化;质量管理由校内评价为主向企业、社会多元评价转化。上述转化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相应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并积极探索管理制度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中赋予文化内涵,坚持“以法治校”与“文化治校”相结合,他律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文化发展力。
(二)遵循高校内部管理共性原则,探索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个性特征
所有高校的主要任务都是培养人才,在其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中应首先遵循以下共性原则:
管理育人原则管理过程就是教育过程、育人过程。高校要强化全员全过程育人意识,营造学校育人氛围,提供育人条件,强化管理过程中的育人措施,把握育人特点,创新育人方法,注重育人效果。
系统性原则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系统包含组织预期目标、运行动力、过程调控、考核评价、运行环境等要素。根据总机制对各子机制的运行导力,把握运行实际,确定合适目标,合理配置资源,改善运行过程,优化运行环境,以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佳效益。
动态性原则高校内部管理工作既有稳定性、继承性,又有发展性、创造性,这是高等教育事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职能所决定的。反映在内部管理中,应以稳定、继承为基础和条件,以发展、创造为目的和动力,在相对稳定中抓发展,在运动发展中求稳定。
民主管理原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对各种问题都追求一个道理,并以此权衡事物的价值。因此,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必须依靠广大师生、教职员工共同谋划、共同实施。要保证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行使对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权,对行政干部、管理人员、教学过程的评议监督权,对学校重大规章制度的通过权,对教职工及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权等等。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价决策都要有民主参与,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对学校运行机制的评价。
人本管理原则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尊严和权益,充分体现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管理以人文为本,着力培育体现学校主流文化和主流精神的管理文化。管理运行过程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挖掘人的潜能,增进人的价值,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学校每个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类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标准、专业建设模式的特殊性,使其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中还要遵循以下个性原则:
工学结合原则高职院校要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对管理系统进行重新审视。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要打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校内要有让学生“真顶岗”的实践教学场地,建立对学生工学结合实习实训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办法;校外要有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顶岗实习的环境,建立校企共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细则,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工作,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工学真正融合贯穿于整个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校企合作原则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的根本途征。高职院校内部一系列管理规则和运行程序的确定,必须坚持四个“有利于”:有利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有效地整合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工学结合;有利于校企双方的管理要素有机结合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的结构和运转方式中;有利于校企双方共生、共赢、共发展。
市场原则职业教育是与市场最贴近、最紧密的教育,市场观是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强化市场意识,遵循市场规律。要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思维向市场化体制下经营管理思维转变;从根据学校资源设置专业向对准市场设置专业转变;从传统的强调学科逻辑性的课程教学向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教学转变;从等用人单位上门要毕业生向开拓就业市场、构建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转变。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都要赋予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校本管理原则高职院校的校本管理,要充分考虑如何从管理运行机制上促使高职教育从“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完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新兴类型的体系。要遵循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创新我们的管理行为,重新构建适合于本校的运行机制。校本管理的核心是根据学校本身的基础和条件,关注本校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开发本校发展的内在潜力,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断自我更新运行机制。
(三)全面分析高职院校组织及其运行特点,创新高职院校现代化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最大限度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系统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已得到普遍认同。全面分析高职院校组织及其运行特点,对正确把握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院校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管理或知识生产管理。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具有两维特征:一维是围绕知识体系和学术业务形成的学术机构,另一维是围绕资源管理和行政事务形成的矩阵式组织结构。然而,现实上院校管理的组织运行,基本上是学术属性附属于行政属性,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维。因此,高职院校学术属性与科层属性的组织结构的两维特征呼唤管理途径的创新。
其二,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的重大转变,迫切要求高职院校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实行相应的变革。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强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其社会适应性放在突出位置,“以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正是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社会职能的变革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多种力量(政府的力量、公众的力量、社会组织的力量、大学自身的力量)介入大学后,这些力量都希望在大学有发言权,有利益代言人,因此,大学管理必须寻求各种力量的协调与平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做到对社会的快速反应,发挥其适应性,必须选择一种能够适应对外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组织结构及管理运行方式。
其三,大学往往是先进观念和最新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引领者,也是大量改革创新的先期实践者。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管理方式已初步形成,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对其传统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和重组,崇尚管理信息化、开放化和民主化。因此,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强烈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其传统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金桥,刘太刚.高职院校转型的主要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8).
[2]聂毅.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五双”特点[J].职教论坛,2004,(5).
[3]刘太刚.试论高职院校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4]周元明.高职院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5]王岩,帅相志.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7).
作者简介:
段小莉(1971—),女,湖南湘阴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关键词:转型期;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026-02
“转型期”主要指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职教育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由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向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兴类型转变,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由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所经历的时期。在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发展模式、办学水平和管理方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管理模式,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管理体制,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构建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这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内涵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在其周而复始的运转过程中,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系统内部良性运转的有机结构和运转方式。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子系统可分为信息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调控系统和评价系统(见图1)。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些子系统与普通高校有着显著的差异。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运用何种方式,采用何种手段,在高职院校内部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决策行为,以有效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功能。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
目的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必须围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和中心任务而构建。
就业导向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就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各项制度、各项激励措施、各种考核评价办法,都要以提升学生就业率作为重要指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机制,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
职业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职业院校内部运行的重要表征。学校要根据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结构来设置专业结构,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学校内部运行推行“五双”管理,即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双基地”;学生毕业实行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要求75%以上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与企业、生产与学习“双结合”;学生具备职业竞争和迁移的“双能力”。
开放性 首先是办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办学形式是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办学途径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教学对象有教无类。其次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推行学分制、弹性学制,提供“课程模块超市”,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选学习课程。学分制将带来学生、财务、后勤、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再次是教学考核的开放性。教学中强化实训过程,为学生完全开放实训场所,让学生在“学习工厂”自主学习完成实训项目,构建“技能模块超市”,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技能模块或专业特长模块学习。考核时注重技能,以产品(作品)为主、知识考核为辅;以应会考核为主、应知考核为辅。
合作性高职院校要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管、互相合作、共生共赢”的运行机制。要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和教育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和渗透。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真正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
机制构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构建管理文化
在当前相当部分高职院校管理理念落后,运行机制不活,市场意识淡薄,内涵建设不足的情况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甚至比增加投资还重要。要引导学校从传统的单元管理向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构建工学结合、双元管理平台转化;课堂管理由管课堂纪律和知识传授为主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做合一的新型课堂管理转化;考核管理由对学生知识评价为主向能力评价为主转化;质量管理由校内评价为主向企业、社会多元评价转化。上述转化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相应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并积极探索管理制度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中赋予文化内涵,坚持“以法治校”与“文化治校”相结合,他律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文化发展力。
(二)遵循高校内部管理共性原则,探索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个性特征
所有高校的主要任务都是培养人才,在其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中应首先遵循以下共性原则:
管理育人原则管理过程就是教育过程、育人过程。高校要强化全员全过程育人意识,营造学校育人氛围,提供育人条件,强化管理过程中的育人措施,把握育人特点,创新育人方法,注重育人效果。
系统性原则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系统包含组织预期目标、运行动力、过程调控、考核评价、运行环境等要素。根据总机制对各子机制的运行导力,把握运行实际,确定合适目标,合理配置资源,改善运行过程,优化运行环境,以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佳效益。
动态性原则高校内部管理工作既有稳定性、继承性,又有发展性、创造性,这是高等教育事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职能所决定的。反映在内部管理中,应以稳定、继承为基础和条件,以发展、创造为目的和动力,在相对稳定中抓发展,在运动发展中求稳定。
民主管理原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对各种问题都追求一个道理,并以此权衡事物的价值。因此,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必须依靠广大师生、教职员工共同谋划、共同实施。要保证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行使对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权,对行政干部、管理人员、教学过程的评议监督权,对学校重大规章制度的通过权,对教职工及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权等等。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价决策都要有民主参与,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对学校运行机制的评价。
人本管理原则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尊严和权益,充分体现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管理以人文为本,着力培育体现学校主流文化和主流精神的管理文化。管理运行过程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挖掘人的潜能,增进人的价值,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学校每个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类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标准、专业建设模式的特殊性,使其在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中还要遵循以下个性原则:
工学结合原则高职院校要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对管理系统进行重新审视。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要打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校内要有让学生“真顶岗”的实践教学场地,建立对学生工学结合实习实训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办法;校外要有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顶岗实习的环境,建立校企共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细则,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工作,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工学真正融合贯穿于整个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校企合作原则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的根本途征。高职院校内部一系列管理规则和运行程序的确定,必须坚持四个“有利于”:有利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有效地整合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工学结合;有利于校企双方的管理要素有机结合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的结构和运转方式中;有利于校企双方共生、共赢、共发展。
市场原则职业教育是与市场最贴近、最紧密的教育,市场观是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强化市场意识,遵循市场规律。要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思维向市场化体制下经营管理思维转变;从根据学校资源设置专业向对准市场设置专业转变;从传统的强调学科逻辑性的课程教学向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教学转变;从等用人单位上门要毕业生向开拓就业市场、构建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转变。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都要赋予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校本管理原则高职院校的校本管理,要充分考虑如何从管理运行机制上促使高职教育从“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完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新兴类型的体系。要遵循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创新我们的管理行为,重新构建适合于本校的运行机制。校本管理的核心是根据学校本身的基础和条件,关注本校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开发本校发展的内在潜力,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断自我更新运行机制。
(三)全面分析高职院校组织及其运行特点,创新高职院校现代化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最大限度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系统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已得到普遍认同。全面分析高职院校组织及其运行特点,对正确把握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院校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管理或知识生产管理。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具有两维特征:一维是围绕知识体系和学术业务形成的学术机构,另一维是围绕资源管理和行政事务形成的矩阵式组织结构。然而,现实上院校管理的组织运行,基本上是学术属性附属于行政属性,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维。因此,高职院校学术属性与科层属性的组织结构的两维特征呼唤管理途径的创新。
其二,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的重大转变,迫切要求高职院校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实行相应的变革。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强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其社会适应性放在突出位置,“以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正是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社会职能的变革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多种力量(政府的力量、公众的力量、社会组织的力量、大学自身的力量)介入大学后,这些力量都希望在大学有发言权,有利益代言人,因此,大学管理必须寻求各种力量的协调与平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做到对社会的快速反应,发挥其适应性,必须选择一种能够适应对外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组织结构及管理运行方式。
其三,大学往往是先进观念和最新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引领者,也是大量改革创新的先期实践者。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管理方式已初步形成,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对其传统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和重组,崇尚管理信息化、开放化和民主化。因此,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强烈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其传统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金桥,刘太刚.高职院校转型的主要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8).
[2]聂毅.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五双”特点[J].职教论坛,2004,(5).
[3]刘太刚.试论高职院校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4]周元明.高职院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5]王岩,帅相志.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7).
作者简介:
段小莉(1971—),女,湖南湘阴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