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朋友问我,疫情蔓延似乎让人们无暇关注气候变化,你们从事气候变化工作的压力是否也没那么大了?
我说,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相反的,疫情让我们看到,应对气候变化更为迫切。
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2020年这个年份,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概率达75%,跻身最热5年的概率高达99.9%。而过去几年,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几年。
随着北半球各地陆续进入夏季,人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今年高温热浪的不断来袭。根据美国、英国等多个国际数据集,2020年前3个月的全球气温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或第二热的月份。
世界气象组织(WMO)5月发布的“全球季节性气候最新信息”显示:2020年4月与2016年4月并列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4月。截至5月27日,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与2000年和2012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
虽然2020年是否会最终成为“最暖年”,目前下结论尚早,但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是基本确定、毋庸置疑的。
自1961年以来,中国夏季(5月至9月)平均高温日数呈现增强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8天,1993年以来增加幅度进一步加大,平均每10年增加了2.7天,高温热浪事件频发。
比如2013年夏季,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8省(市)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多出一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最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8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创历史新高,多地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世界气象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表明,1999年至2018年20年间全球共出现了12000多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直接导致49.5万人死亡并造成3.54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9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约1.1℃。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年。2006—2015年10年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3.6毫米,是1901—1990年90年间上升速率的2.5倍。
海洋热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引发大规模的珊瑚白化。2007—2016年10年间南极冰盖质量损失是1997—2006年10年间的3倍。冰冻圈及相关水文变化已影响到高山区和极区的陆地与淡水生物和生态系统,并影响粮食安全、水资源、交通、旅游及文化等。
预计未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持续加速上升,如不采取减缓行动,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达到每年15毫米的上升速度,本世纪之后的上升速度将超过每年几十毫米。到2050年极端海平面事件的发生频率将从百年一遇提高到一年一次,沿海生态系统将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
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和酸化将加剧低洼沿海地区的风险,2100年之前一些小岛屿国家因冰冻圈和海洋变化将变得不适宜居住。本世纪近期(2031—2050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多年冻土融化、积雪面积和北极海冰范围减小的趋势仍将持续,这将影响河流径流,并带来雪崩、滑坡、冰湖溃决、洪水、冻土融沉等众多局地灾害。未来高山区和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和娱乐资源面临的风险将增加。
可以看到,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未来气候变化将比现在更为强烈和迅速。这些机构预计到2050年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将上升约2?20倍。
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其他一些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未来极端天气气候引发的灾害将趋多趋强,高温、洪涝、干旱等灾害风险加剧带来的影响日益加大。
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增多,大城市百年一遇小时降水量重现期显著缩短,城市内涝风险加大。
近60年,中国主要城市群大气环境容量下降了5%~10%,大气自净能力降低,人体健康风险增加。干旱、低温、洪涝加剧可能對粮食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对粮食安全脆弱地区带来更广泛的风险,其中水稻生产受到显著负面影响。
气候变暖已造成中国西部冰川总体面积缩小约18%,影响下游的径流和水资源,威胁生态安全,甚至加剧西部地区贫困和移民风险。中国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平均每10年减小6.4厘米,威胁青藏铁路和公路的安全运行。冻土消融还将导致中国长江、黄河源区以及内陆河山区生态系统退化。
预计到本世纪末,中国受干旱影响的农田面积可能会增加1.5倍以上,东部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的高度脆弱地区将增加一倍。到2024年前后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夏季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高温热浪,本世纪末高温热浪的数量可能会增加3倍。
未来中国208个特有和濒危物种中的135个物种的适宜分布范围将缩减至当前范围的约50%。东部地区阔叶林将增加、针叶林将减少,北方森林分布面积缩小,寒温带森林向北推移。
总之,自然生态系统、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气候风险都将进一步增加,并可能触发连锁风险,影响教育、文化和旅游部门。
由于今年以来疫情流行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有人和我聊到,经济下行是否有助于改善气候变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
大量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但气候系统在百年到千年尺度上对温室气体变化的响应取决于长寿命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量。 简单地说,即使全球排放现在回到零或者稳定在某个值之后,温度的响应还要继续若干年,温度不可能立刻下降,海洋的熱惯性不仅使气候变暖推迟,也会使任何变冷推迟几十年到数百年。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分析,疫情蔓延对全球能源系统造成了近70年来的最大冲击,预计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下降6%,导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下降近8%。
但需要看到的是,这不是政府和企业采取新的政策和战略的结果,这只是一个短期波动,随着经济活动的回升,排放增长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根据IPCC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报告,目前即使《巴黎协定》下各国所有无条件承诺都得以兑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因此要实现 2℃温控目标,2030年全球年排放量必须在各国提交的无条件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方案基础上再减少1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约3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任务任重道远。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新政》,明确到2050年欧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增长战略。很多人会担心疫情会影响欧盟绿色发展计划,最近欧盟再次表示疫情之后仍将继续遵循绿色发展道路,充分表明欧盟笃定减排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世界有目共睹。
近期,我参加了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编制的“十四五”相关规划,气候风险管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容都给予了积极考虑。
大家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风险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灰犀牛”事件。我们也通过国家研发项目以及与英国等国际合作发展更好的指标,评估气候变化风险。
总之,强化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进行源头治理,以及无废社会建设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全球环境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我说,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相反的,疫情让我们看到,应对气候变化更为迫切。
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毋庸置疑
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2020年这个年份,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概率达75%,跻身最热5年的概率高达99.9%。而过去几年,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几年。
随着北半球各地陆续进入夏季,人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今年高温热浪的不断来袭。根据美国、英国等多个国际数据集,2020年前3个月的全球气温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或第二热的月份。
世界气象组织(WMO)5月发布的“全球季节性气候最新信息”显示:2020年4月与2016年4月并列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4月。截至5月27日,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与2000年和2012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
虽然2020年是否会最终成为“最暖年”,目前下结论尚早,但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是基本确定、毋庸置疑的。
自1961年以来,中国夏季(5月至9月)平均高温日数呈现增强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8天,1993年以来增加幅度进一步加大,平均每10年增加了2.7天,高温热浪事件频发。
比如2013年夏季,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8省(市)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多出一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最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8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创历史新高,多地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世界令人担忧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世界气象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机构发布的报告表明,1999年至2018年20年间全球共出现了12000多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直接导致49.5万人死亡并造成3.54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9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约1.1℃。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年。2006—2015年10年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3.6毫米,是1901—1990年90年间上升速率的2.5倍。
海洋热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引发大规模的珊瑚白化。2007—2016年10年间南极冰盖质量损失是1997—2006年10年间的3倍。冰冻圈及相关水文变化已影响到高山区和极区的陆地与淡水生物和生态系统,并影响粮食安全、水资源、交通、旅游及文化等。
预计未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持续加速上升,如不采取减缓行动,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达到每年15毫米的上升速度,本世纪之后的上升速度将超过每年几十毫米。到2050年极端海平面事件的发生频率将从百年一遇提高到一年一次,沿海生态系统将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
海平面上升、海洋变暖和酸化将加剧低洼沿海地区的风险,2100年之前一些小岛屿国家因冰冻圈和海洋变化将变得不适宜居住。本世纪近期(2031—2050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多年冻土融化、积雪面积和北极海冰范围减小的趋势仍将持续,这将影响河流径流,并带来雪崩、滑坡、冰湖溃决、洪水、冻土融沉等众多局地灾害。未来高山区和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和娱乐资源面临的风险将增加。
可以看到,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未来气候变化将比现在更为强烈和迅速。这些机构预计到2050年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将上升约2?20倍。
中国面临忧患
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其他一些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未来极端天气气候引发的灾害将趋多趋强,高温、洪涝、干旱等灾害风险加剧带来的影响日益加大。
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增多,大城市百年一遇小时降水量重现期显著缩短,城市内涝风险加大。
近60年,中国主要城市群大气环境容量下降了5%~10%,大气自净能力降低,人体健康风险增加。干旱、低温、洪涝加剧可能對粮食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对粮食安全脆弱地区带来更广泛的风险,其中水稻生产受到显著负面影响。
气候变暖已造成中国西部冰川总体面积缩小约18%,影响下游的径流和水资源,威胁生态安全,甚至加剧西部地区贫困和移民风险。中国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平均每10年减小6.4厘米,威胁青藏铁路和公路的安全运行。冻土消融还将导致中国长江、黄河源区以及内陆河山区生态系统退化。
预计到本世纪末,中国受干旱影响的农田面积可能会增加1.5倍以上,东部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的高度脆弱地区将增加一倍。到2024年前后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夏季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高温热浪,本世纪末高温热浪的数量可能会增加3倍。
未来中国208个特有和濒危物种中的135个物种的适宜分布范围将缩减至当前范围的约50%。东部地区阔叶林将增加、针叶林将减少,北方森林分布面积缩小,寒温带森林向北推移。
总之,自然生态系统、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气候风险都将进一步增加,并可能触发连锁风险,影响教育、文化和旅游部门。
疫情影响未知2030全球减排目标如何实现
由于今年以来疫情流行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有人和我聊到,经济下行是否有助于改善气候变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
大量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但气候系统在百年到千年尺度上对温室气体变化的响应取决于长寿命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量。 简单地说,即使全球排放现在回到零或者稳定在某个值之后,温度的响应还要继续若干年,温度不可能立刻下降,海洋的熱惯性不仅使气候变暖推迟,也会使任何变冷推迟几十年到数百年。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分析,疫情蔓延对全球能源系统造成了近70年来的最大冲击,预计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下降6%,导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下降近8%。
但需要看到的是,这不是政府和企业采取新的政策和战略的结果,这只是一个短期波动,随着经济活动的回升,排放增长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根据IPCC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报告,目前即使《巴黎协定》下各国所有无条件承诺都得以兑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因此要实现 2℃温控目标,2030年全球年排放量必须在各国提交的无条件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方案基础上再减少1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约3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任务任重道远。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新政》,明确到2050年欧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增长战略。很多人会担心疫情会影响欧盟绿色发展计划,最近欧盟再次表示疫情之后仍将继续遵循绿色发展道路,充分表明欧盟笃定减排的决心。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世界有目共睹。
近期,我参加了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编制的“十四五”相关规划,气候风险管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容都给予了积极考虑。
大家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风险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灰犀牛”事件。我们也通过国家研发项目以及与英国等国际合作发展更好的指标,评估气候变化风险。
总之,强化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进行源头治理,以及无废社会建设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全球环境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