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区域创新网络中重要的一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强调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分析协同创新的涵义和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因,指出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职能需建立长效机制:参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完善高校自身管理体制、政府出台协同创新保障政策、优化法律环境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社会服务;长效机制;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2014 年度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基地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2014ZJJDZS06);2015宁波市软科学课题“宁波市跨境电商产业开放式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A10081)
  作者简介:许辉,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747(2016)28-0065-0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計划的意见》指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高职院校应紧抓历史机遇,深入地方经济,不断探索与地方经济体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建立社会服务长效机制。
  一、协同创新的涵义
  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创新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开始,协同创新渐渐进入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创新驱动发展,作为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关于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协同创新是多组织之间形成的知识、思想、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有着共同目标和内在动力,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多样化协作。[1]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组织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联合创新高级化的表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教育部的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从高校的角度对校企研协同创新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质量。其本质是注重产学研的协同,需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破各自的体制束缚,创新管理机制、共享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进行紧密的合作创新。
  二、高职院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动因
  (一)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与地方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作为除教学、科研以外的第三大职能被广泛接受。[2]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与地方经济产生联系的具体行为表现,高职院校通过社会服务影响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受社会的影响不断修正和进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被大学和地方政府所重视,既能提升高校本身的影响力,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了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因。
  (二) 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
  任何形式的战略联盟都需要有一定的合作动机,产学研合作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只有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才能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企业合作,能够使学校快速探索企业的最新创新领域,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也减少了许多实训成本,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互动,既能够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又能够在与高职院校的互动中解决研发和技术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合作中所满足的利益追求成为了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利益动机。
  (三)资源互补与利用
  资源观理论认为,一个合作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竞争优势,是因为组织内部的成员,可以提供和获取资源,并通过整合资源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在产学研合作联盟中,高职院校有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同样,企业能够提供给学生以真实的生产环境、业务环境和实训实习岗位,这些难得的实训实践资源对于提高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协作创新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并获取各自需要的资源,形成资源互补,成为其合作的主要动机之一。
  (四) 知识转移与创新引导
  合作创新联盟必然面临着技术溢出与知识转移,对于校企的合作创新,这种技术溢出对于增强合作成员间的知识学习是非常有利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维持竞争优势,高校也需要不断的接触生产实践一线来获取创新的方向。校企之间产生的这种组织学习模式,需要各主体之间进行深入合作和严密设计,才能产生一个知识创造、知识分享和知识转移的良好氛围,一旦形成这种氛围,合作成员就可获得高效的创新环境和知识学习模式,从而提高各自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成为高职院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潜在动因。
  三、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高技术应用的源泉,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但现在校企双方都存在合作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企业追逐的是利益最大化和尽量降低风险,企业希望高校能够多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这会给高校带来过大的压力,使得高校不愿承接高难度的项目,导致高职院校对于企业真正的创新需求难以满足。同时,由于我国的知识和技术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致使辛苦合作得来的技术成果容易被“山寨”,企业不愿意付出大量的财力物力来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企业希望得到的是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的“短平快”项目,直接购买或引进技术风险小、时间短、麻烦少,如果能够替代合作创新就会让企业做出其他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合作动力也不高。   (二)合作模式处于低端的形式
  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委托开发是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相比于发达国家以建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联盟等为主要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我国的校企合作创新处于低端的、松散的、短暂的合作层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点:(1)技术创新的风险比较大,创新分为短期项目和中长期项目,中长期项目要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极有可能创新失败,企业需要的是短期的,能立竿见影转化为市场利益的项目,而对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则缺乏兴趣。同时,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技术能力也没有足够的信心。(2)校企之间的合作存在着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诸多问题,现阶段许多校企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创新运行机制。高校和企业都希望在合作中能有所得,往往是在合作初期比较顺畅,但过了“蜜月期”后,各种问题浮现出来,暴露出了校企协作创新机制不完善的弊端。风险的分担、争议的解决、突发情况的处理、额外费用的负担等情况的出现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大大影响了协作创新的效率。同时,在协同创新中,企业、高校和金融投资机构各方对创新的理解可能不同,对创新的模式及商业化运作可能存在观念上的差異,追求的侧重点可能不一致,这非常容易导致产生矛盾与分歧,致使难以形成校企间紧密型合作关系。
  (三)高职院校自身对社会服务的定位不够准确
  协作创新作为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还没有被完全纳入到高校自身发展的重点方向,高职院校更关心的是学校的招生情况,学生就业情况等。对于如何在区域协同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规划,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促进社会服务的机制和体制。另外,高校的职称评审制度更关注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不是社会服务的成效,导致教师个体对社会服务的热情不高。校企合作的难度大、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却无法给教师带来想要的“回报”,导致教师个体参与协作创新的动力不足。同时,高职院校没有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衡量和促进社会服务的政策。(1)在多人合作的合作创新服务项目中,对多人绩效没有明确的评价体系,使得团队合作效率低下。(2)政策导向影响着社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对于社会服务的认定,政策导向使得那些没有资金注入高校的协同创新项目并没有纳入到高校的社会服务规划中来,自然也就得不到高校实质性的支持。另外,合作的主体是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还是与教师个体的合作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态度及鼓励措施。(3)对于如何衡量教师的创新效率,现行的政策多半是以教师申请的专利多少来衡量,而对申请专利后的转化情况则关注较少,以至于很多专利都成为了“档案柜专利”[3],没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保障体系不健全
  打击侵权行为是保护协同创新原始动力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薄弱,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存在明显的运动式执法痕迹,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并且,存在行政手段重于司法手段的问题,案件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就通过调解“以罚代刑”,造成部分刑事案件作民事处理[4],弱化了打击力度,使相关法律对企业的威慑力很小。自主创新一旦遭受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就会大大阻碍新兴技术商业化的进程,技术的商业化受阻大大影响校企和合作创新动力,进而严重打击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另外,科技成果的孵化需要大学、企业、中介机构、风险投资的集体参与,基于协同创新的孵化机制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多阶段多任务项目运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完成的孵化机制和保障体系。但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科学的孵化体系,有的大学科技孵化园只是一些科技公司挂牌的集散地,并没有科技成果孵化的功能和管理体制。协同创新的原始技术获得不到足够的风险投资支持,又没用专项基金,使得许多有潜力的想法无法实现。
  四、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是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塑造方面发挥作用,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创新,立足区域经济,推动创新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一)紧抓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机遇,深化校企合作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高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机遇,高职院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发展规划,和重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地方的技术创新中心,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高校的社会服务应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吸引地方企业、投融资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各种创新要素,建立深层次的合作组织,如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利用重大专项实现集中攻关和突破。同时,搭建区域经济技术共享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创新组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实现先进技术面向热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集中推广和示范应用。
  (二)探索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协同创新是一种多主体的合作创新,加之高职院校和企业有着不同的性质,使得这样的合作是一种“跨界”合作。组织边界理论认为,跨界合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边界的壁垒,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5]高职院校和企业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边界,地理边界、活动边界、文化边界、利益边界等。想达到较好的合作状态,必须使合作体淡化这些边界,达到合作主体的互通有无、观念一致、管理规范,同时,还要能够满足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校企合作创新,必须突破自身的体制限制,建立一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对技术创新目标、成员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属与利润分配等做明确的说明。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科技成果孵化机制,理顺合作各方的关系,各尽其能,达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的目的。关键技术的突破需要校企研紧密的联系和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打破体制和机制的壁垒,激活各创新要素才能达到合作创新的效果。同时,探索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制度,探讨规模发展、新型资本结构、股权模式的可行性,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紧密型合作组织。   (三)完善管理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评估和支持政策
  区域协同创新中需要高职院校发挥服务与开发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社会服务,制定科学合理的鼓励政策是关键。高职院校应设立地方服务处等管理部门,切实调研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台可操作性强、调控效果好的鼓励政策,建立社会服务管理办法,把为企业提供实质性帮助作为校企合作的终极目标。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制定导向性政策,切实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去。应修改教师评价体系,把参与社会服务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淡化排名的权重,激励教师的参与度。建立教师社会服务的评价体系。教师社会服务评价体系是教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社会服务质量的系统地、科学地评价机制和制度设计。如何评价教师的社会服务质量是一个难点,相关职能部门应开展研究,参考发达国家高校的经验和方法,制定合理的鼓励社会服务政策和规章制度。社会服务的量化评价应侧重质量评价和过程评价,而非单纯的追求数量。比如,应加大对专利转化的鼓励与支持,适当放宽对专利数量的考核。同时,高校的教师社会服务评价政策应考虑教师个体的因素,把教师个人与企业的合作也纳入到社会服务的考量范畴。
  (四)政府出台协同创新保障政策,优化法律环境
  创新项目风险大、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多,很多项目的运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是创新项目能够成功运作的关键。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的重点在于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6],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同时,通过专项基金加以补充,并结合以财税、金融、补贴、奖励等多种政策手段和方式,在技术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引入相应的资金源,建立协同创新的资金保障体系。另外,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不足的部分原因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因此,政府還需优化法律环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原始创新创造良好的“生长”和“生存”环境。打击侵权不能光靠运动式的专项行动打击,必须着眼于长远,把专项整治与日常执法结合起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程序规定,提高案件移交办理效率。完善案件举报投诉机制,建立举报投诉奖励制度,打造有效的维权社会监督平台。总之,政府立法或出台相关规定,完善区域经济的法制环境,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 陈时见,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 7-11.
  [3] 徐元俊.协同创新:提高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J].科学管理研究,2013(3):30-33.
  [4] 薛澜.打击侵权才能成就新兴产业[N].人民日报,2011-11-21(10).
  [5] 余坤和,易思飞.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软科学.2013(5):117-119.
  [6] 贾一伟,张豪.基于制度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协同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37-39.
  [责任编辑 金莲顺]
其他文献
暂停国有股减持方案对股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1年股市下跌的表面原因是国有股减持、私募基金套现、上市公司质量差、增发配股过多、违规资金入市等问题.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摘 要:随着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正逐步走上正轨。以“3+4”模式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实训”课程为例,重点研究“3+4”分段培养模式中职阶段与五年一贯制模式在课程设计上的区别,以及教学策略方面的改进。旨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教学做”合一;信息化;拓展任务;互动环节;
摘 要:采用学案导学法,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达到以学论教,从“强教”到“导学”,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从学案设计、预习、课堂活动、检测评价和复习反馈五个环节,分析了学案导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基础;学案导学法  作者简介:缪江珍,女,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综合高级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