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化学学科的重点特征,实验教学环节更是突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旨在突出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扩展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研究主要分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路径,以期推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引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学互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化学课程教学中适用性非常强,设置探究性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验过程,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全面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目标。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实验结果,通过合作交流提升交际能力,养成自主学习意识,这是探索性实验带给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1.立足教材实验,改进和整合实验素材
对实验素材的合理选择与整合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和创新意识,这也是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空间的重要举措。初中化学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比例很大,这些实验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但是部分实验设计过于简单,教师有时候缺乏延伸与补充教学意识,导致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我们其实可以考虑探究立足教材改进实验。比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的左边装有盐酸和碳酸钠粉末的无盖容器瓶,右边放置相应重量的砝码,保持两边平衡。一段时间后,根据“Na 2 CO 3 +2HCl=2NaCl+H 2 O+ CO 2 ”我们可以发现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称量的并非所有生成物的质量,另外,盐酸也易挥发,这都使最后的称量结果出现偏差,没有称出准确的质量。这时教师让学生总结出质量不守恒的原因,并且选择合适的方式
进行改进,学生经过思考和交流讨论后,提出利用气球吸收CO 2 而不让其逸出等方法,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改进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最终通过改进装置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新的实验,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教师立足教材实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2.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探究性实验教学
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必然趋势,探究实验指导中融入媒体技术,更能够丰富探究内容,促进探究学习形式多元化,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1]。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中相关化学实验的步骤和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实验的步骤以及明确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避免危险发生,保证安全性。而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可以使化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红磷燃烧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红磷燃烧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先体会红磷燃烧后的剧烈反应,观察并思考实验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之后汇总同学们的想法,教师进行引导,最后总结出具体应注意的事项。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首先,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其次在集气瓶中可以预先加点水,用于吸收生成的白烟,降低温度;再次,待温度恢复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最后,红磷必须过量,有利于尽量多的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等,这些都是实验应該准备和注意的事项。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进行展示,学生培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3.把握教学维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把握实验教学维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验活动的七个维度——主体、驱动、方式、条件、深入、过程、品质入手[2]。其中驱动是指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并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出发点。比如,在探究制取氢气的最佳原料时,就应先明确实验目的——找出制取氢气的最佳原料,以及实验任务——规范每个实验操作,并以这两方面为依据,认真、严谨地进行实验。而条件维度主要是指实验的时间条件,当然该条件包括核心实验所需的最大化时间,以及学生思考的最大化时间。因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任务设计的,所以一切实验教学都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经验,准确了解学生实验能力,能精确估计各个实验步骤、以及学生思想、探究等所需时间,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应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总结、讨论。
4.结合生活实际,提取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化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学习化学主要的目的不单单是掌握书本中的化学知识,还要养成思维方式,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3]。因此,化学教学习必须立足生活实践。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去引导和分析,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铁制品用久后会生锈,学生们也会好奇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去猜想,假设铁的生锈是与空气、水等因素有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铁的生锈是否与空气、水或者其他因素有关。通过将铁钉放置在空气和食用油中以及将其保持干燥和用水浸润等实验,得出铁的生锈确实与空气和水有关。之后学生可以就铁的除锈问题进一步地探讨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其实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一方面是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主思考和探究。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织探究式实验其实旨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关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当前的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本研究针对性分析了几点教学指导对策,希望和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给学生提供更优良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海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03):211-212.
[2]高俊玲.例谈初中化学高效复习[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22(01):154-155.
[3]钱志华.“生本立场”下初中化学高效教学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7,11(08):102-103.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引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学互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化学课程教学中适用性非常强,设置探究性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验过程,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全面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目标。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实验结果,通过合作交流提升交际能力,养成自主学习意识,这是探索性实验带给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1.立足教材实验,改进和整合实验素材
对实验素材的合理选择与整合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和创新意识,这也是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空间的重要举措。初中化学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比例很大,这些实验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但是部分实验设计过于简单,教师有时候缺乏延伸与补充教学意识,导致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我们其实可以考虑探究立足教材改进实验。比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的左边装有盐酸和碳酸钠粉末的无盖容器瓶,右边放置相应重量的砝码,保持两边平衡。一段时间后,根据“Na 2 CO 3 +2HCl=2NaCl+H 2 O+ CO 2 ”我们可以发现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称量的并非所有生成物的质量,另外,盐酸也易挥发,这都使最后的称量结果出现偏差,没有称出准确的质量。这时教师让学生总结出质量不守恒的原因,并且选择合适的方式
进行改进,学生经过思考和交流讨论后,提出利用气球吸收CO 2 而不让其逸出等方法,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改进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最终通过改进装置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新的实验,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教师立足教材实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2.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探究性实验教学
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必然趋势,探究实验指导中融入媒体技术,更能够丰富探究内容,促进探究学习形式多元化,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1]。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中相关化学实验的步骤和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实验的步骤以及明确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避免危险发生,保证安全性。而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可以使化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红磷燃烧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红磷燃烧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先体会红磷燃烧后的剧烈反应,观察并思考实验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之后汇总同学们的想法,教师进行引导,最后总结出具体应注意的事项。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首先,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其次在集气瓶中可以预先加点水,用于吸收生成的白烟,降低温度;再次,待温度恢复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最后,红磷必须过量,有利于尽量多的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等,这些都是实验应該准备和注意的事项。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进行展示,学生培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3.把握教学维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把握实验教学维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验活动的七个维度——主体、驱动、方式、条件、深入、过程、品质入手[2]。其中驱动是指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并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出发点。比如,在探究制取氢气的最佳原料时,就应先明确实验目的——找出制取氢气的最佳原料,以及实验任务——规范每个实验操作,并以这两方面为依据,认真、严谨地进行实验。而条件维度主要是指实验的时间条件,当然该条件包括核心实验所需的最大化时间,以及学生思考的最大化时间。因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任务设计的,所以一切实验教学都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经验,准确了解学生实验能力,能精确估计各个实验步骤、以及学生思想、探究等所需时间,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应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总结、讨论。
4.结合生活实际,提取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化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学习化学主要的目的不单单是掌握书本中的化学知识,还要养成思维方式,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3]。因此,化学教学习必须立足生活实践。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去引导和分析,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铁制品用久后会生锈,学生们也会好奇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去猜想,假设铁的生锈是与空气、水等因素有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铁的生锈是否与空气、水或者其他因素有关。通过将铁钉放置在空气和食用油中以及将其保持干燥和用水浸润等实验,得出铁的生锈确实与空气和水有关。之后学生可以就铁的除锈问题进一步地探讨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其实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一方面是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主思考和探究。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织探究式实验其实旨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关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当前的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本研究针对性分析了几点教学指导对策,希望和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给学生提供更优良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海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03):211-212.
[2]高俊玲.例谈初中化学高效复习[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22(01):154-155.
[3]钱志华.“生本立场”下初中化学高效教学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7,11(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