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末学者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简称《选脉》),共60卷,选诗2 400余首,是唐诗学史上重要的选本之一,也是唐诗学史上部头最大、最为厚重的唐诗选本.该书分体选诗、论诗,讨论诸体均有创见,尤其是五言古诗一体,所选最多(共13卷),分量最重,所论最有新意.周珽认为,在初盛唐时,五言古诗已经发展至全盛阶段,盛唐至中唐时美才辈出,群星璀璨,至晚唐方走向衰落,其他诗体大体上也符合这一规律.《选脉》着重讨论了五言古诗在"四唐"的转换规律,肯定唐代五言古诗是对汉魏六朝古诗的发展,对盛唐偏于描写"山水田园"的
【机 构】
: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州221116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5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学者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简称《选脉》),共60卷,选诗2 400余首,是唐诗学史上重要的选本之一,也是唐诗学史上部头最大、最为厚重的唐诗选本.该书分体选诗、论诗,讨论诸体均有创见,尤其是五言古诗一体,所选最多(共13卷),分量最重,所论最有新意.周珽认为,在初盛唐时,五言古诗已经发展至全盛阶段,盛唐至中唐时美才辈出,群星璀璨,至晚唐方走向衰落,其他诗体大体上也符合这一规律.《选脉》着重讨论了五言古诗在"四唐"的转换规律,肯定唐代五言古诗是对汉魏六朝古诗的发展,对盛唐偏于描写"山水田园"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较为欣赏;对以写边塞风物与战争见长的高适、岑参等人的诗作,亦予以较高评价;对李白、杜甫的五古,则予以高度赞扬,且李杜并重,并无偏颇.周珽论诗,以儒家"怨而不怒"说为指归,这与周氏家族的身世、学养、明末动荡的时代环境有关,但《选脉》以儒家思想论诗,却并不迂腐,而是平正通达而深刻,得"守正出新"之道.周珽论唐代五古艺术,注重发掘其新贡献,如论杜诗,在赞扬其质朴的基础上,突出其"大悲壮""大瑰丽""大宛转流利"等特点,对唐代五古"淡而有味"的风格,也有精当的分析.《选脉》融合了历代唐诗学者的思想精华,特别是能取明人高棅及"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平正通达,其学术贡献应高于《唐诗镜》《唐诗归》等明末大型唐诗选本,值得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其他文献
在公共生活理性化、文明化的时代,现代国家治理应体现一种"公共理由之治",任何国家制度的建立都应向公众阐释其公共理由,宪法宣誓制度也不例外。阐释不能脱离文本或类文本(如各种制度),对宪法宣誓制度政治意义的公共阐释不能脱离其构成要素。从宪法宣誓主体的角度来看,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在干部人事领域的重要表征和实现机制。从宪法宣誓仪式中的国家象征的角度来看,宪法宣誓有助于公职人员建立宪法信仰,强化国家认同。从宪法宣誓仪式中的承诺(誓词)的角度来看,宪法宣誓有助于
中国诗学重赋比兴,作为"诗余"的词传承这样一种深刻的隐喻渊源:于词中抒写情与性,创造象与境,更多地融入作者主体意识与理性思辨,声学与艳科构成词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邱世友从词调的体构及字音的声调入手探寻词的声律,指出声律是词化的重要本质,声律及其组合变化以及声调组合变化所构成的扬抑格和抑扬格,均以不同声象呈示心象,体现"立象以尽意"的艺术特质与审美意义.以邱世友声律论为参照进行词学声学研究,可助益于当下词学研究与词作创作实践.
南南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取得巨大历史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内外部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南南合作的升级提供了价值取向和政策支持.新型南南合作主张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命运共同体,推动发展中国家形成共同的发展空间.新型南南合作对发展中国家和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整合公共空间、提供公共产品,提升南方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新型南南合作需要建设共享模式的经济发展结构、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有序的成长机制以及公共产品供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