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期刊稿件无纸化、网络化编辑校对水平,利用北大方正Apabi Reader阅读器结合改进的传统校对符号及校对方式,实现了稿件编辑校对全过程的无纸化、网络化,显著提高了编辑校对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无纸化;网络化;稿件;编辑校对;方正Apabi Reader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1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用于期刊信息管理的期刊采编系统基本实现了稿件登记、初审、外审、终审、刊登的无纸化与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然而,由于排版软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大多数期刊编辑部在稿件编辑校对环节,仍然沿用着传统的人工纸笔编辑校对方式[1,2],严重制约了期刊信息化、网络化的全面发展。只有实现无纸化,才能落实网络化。我们在长期编辑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实现稿件编辑校对无纸化的简便易行方法,即利用北大方正的Apabi Reader阅读器[3],结合改进的传统校对符号及校对方式,实现了期刊稿件编辑校对全过程的无纸化。
一、传统编辑校对方式
对于“校对”的概念,普遍的认识是:忠于原稿,提出疑问,消灭差错。随着手写稿逐步被打印稿所取代,其校对方法“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仍然是校对的主流方法,在纸介质稿件上采用编校符号用红笔进行标注[4],依然是多数编辑部进行校对的方式。毋庸置疑,传统的“人工纸笔”校对方式是编辑界前辈多年心血的付出、工作经验的总结,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广,也暴露出一些缺陷与不足。
(一)无法满足期刊信息化、网络化要求
当前广泛使用的各种期刊采编系统基本实现了稿件登记、初审、外审、终审、刊登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然而稿件编辑校对仍然采用“人工纸笔”方式,使得工作不方便离开办公室进行,不方便在异地进行,这与期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相比而严重滞后。
(二)不符合资源节约的要求
以160页的期刊至少进行三校为例,加上组版排页,每期消耗的打印纸大概在400张左右(此处考虑了打印纸的正反使用),如果按双月刊乘以6,再乘以全国期刊总数,其消耗的纸张数量绝非是小数字。
(三)不符合健康环保要求
如果仅仅是消耗打印纸,还不会对编辑的健康造成影响,但是,期刊编辑天天面对的、近在咫尺的打印纸上布满了碳粉(特别是正反两面),对健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去寻找一种取代“人工纸笔”的稿件编辑校对工具。
二、方正Apabi Reader 阅读器
传统的稿件校对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简明清晰的“校对符号”构成的“校对语言”,将其标注在校稿之上,构成了编辑人员与排版人员之间的“世界语”。因此我们认为,“校对符号”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依然可以作为编辑校对的基础,而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可以标注符号的新平台,即可以替代纸介质稿件的电子版稿件编辑校对工具。
在我国,大多数编辑部都采用北大方正排版软件,其输出的发排文件为“.PS”文件,但该文件没有提供文字符号标注的功能。有些编辑部采用“迂回战术”,将方正发排文件转换为“.PDF”文件,利用Apabi Reader 阅读器实现了无纸化校对。然而,将发排文件转换为“.PDF”文件,过程比较复杂。
我们在无纸化编辑校对的探索中发现,方正排版软件还可以输出一种“.CEB”(中文电子书)格式的发排文件,该文件通过方正独创的Apabi Reader可以进行阅读或标注信息,因此,利用Apabi Reader实现稿件无纸化编辑校对,是一种简捷途径。
Apabi Reader可从北大方正相关网站下载、安装,而得到“.CEB”格式的发排文件也非常简单。以北大方正的排版软件书版10.0为例,在其“排版”菜单中选择“正文发排输出结果CEB”,便可以输出“.CEB”格式的模拟排版文件。Apabi Reader与校对稿件的“.CEB”格式文件相结合,这些就构成了稿件无纸化编辑校对的基础。
三、无纸化编辑校对方法
Apabi Reader提供了如下的编辑工具:箭头、直线、矩形、椭圆、自由画线、下划线、删除线、加亮、批注等,同时,还提供了线形、线宽、颜色的选择,利用Apabi Reader提供的这些功能,可以对方正排版后的电子版稿件进行形同传统方式的无纸化编辑校对,即完全可以将传统的“校对符号”标注在电子版校稿之上,而且比传统方法在方式上更为简便,在内容上更为丰富。下图是某篇文章一校时的电子版校稿片段,其中包含文字插入、移动、替换,纠正标题文字叠加,改变变量字体,将对数函数改为正体,纠正标题字号等。
图 电子版校稿片
这些工具的单独或组合使用,可以实现“插入”、“删除”、“替换”、“移动”、“标注”、“统一处理”等多种编辑校对功能。
Apabi Reader提供的“缩放”、“单页”、“多页”显示功能,方便了稿件的局部或全局编辑校对;其提供的“叠层”、“平铺”显示功能,方便了稿件两校之间的对比。这些功能以全新的形式实现了“对校法”、“折校法”,如果开发其语音功能,还可以实现“读校法”。
Apabi Reader提供的“保存”功能,可将编辑校对后的稿件(其附带一个“注释”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文件夹中;为使编辑校对后的稿件能在不同电脑上显示编辑校对信息,须将“注释”文件存放在特定的文件夹中,并利用“文档”菜单中的“导出注释信息”、“导入注释信息”功能,将编辑校对后的稿件导出、导入。
我们在无纸化编辑校对实践中总结出,建立如下层次的文件夹,既有条理,又很直观,还方便工作。
第1层:年份文件夹,如“2011年”、“2012年”、“2013年”、……;
第2层:期号文件夹,如“第1期”、“第2期”、“第3期”、……;
第3层:校次文件夹,如“原始稿件(word)”、“第1校”、“第2校”、“第3校”、……;
第4层:“校稿文件”、“注释文件”。
利用北大方正的Apabi Reader阅读器,结合改进的传统校对符号及校对方式,可以方便轻松地实现期刊稿件编辑校对全过程的无纸化。比较传统编校方式,其具有如下优点:首先,通过电子邮箱进行收发,可以轻松实现网络化远程编辑校对;其次,可以将“电子清样”通过邮箱发给作者,方便了编辑与作者的及时交流、沟通;第三,由于编辑校对在电子文件上进行,可节约大量纸张,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最后,减少了编辑人员与碳粉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健康。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总署.GB/T 14706-1993.校对符号及其用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新闻出版总署.GB/T 14707-1993.图像复制用校对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阅读新体验——Apabi Reader(方正阿帕比)阅读软件[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9433147b168884868762d628.html
[4] 中國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关键词:无纸化;网络化;稿件;编辑校对;方正Apabi Reader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1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用于期刊信息管理的期刊采编系统基本实现了稿件登记、初审、外审、终审、刊登的无纸化与网络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然而,由于排版软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大多数期刊编辑部在稿件编辑校对环节,仍然沿用着传统的人工纸笔编辑校对方式[1,2],严重制约了期刊信息化、网络化的全面发展。只有实现无纸化,才能落实网络化。我们在长期编辑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实现稿件编辑校对无纸化的简便易行方法,即利用北大方正的Apabi Reader阅读器[3],结合改进的传统校对符号及校对方式,实现了期刊稿件编辑校对全过程的无纸化。
一、传统编辑校对方式
对于“校对”的概念,普遍的认识是:忠于原稿,提出疑问,消灭差错。随着手写稿逐步被打印稿所取代,其校对方法“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仍然是校对的主流方法,在纸介质稿件上采用编校符号用红笔进行标注[4],依然是多数编辑部进行校对的方式。毋庸置疑,传统的“人工纸笔”校对方式是编辑界前辈多年心血的付出、工作经验的总结,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广,也暴露出一些缺陷与不足。
(一)无法满足期刊信息化、网络化要求
当前广泛使用的各种期刊采编系统基本实现了稿件登记、初审、外审、终审、刊登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然而稿件编辑校对仍然采用“人工纸笔”方式,使得工作不方便离开办公室进行,不方便在异地进行,这与期刊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相比而严重滞后。
(二)不符合资源节约的要求
以160页的期刊至少进行三校为例,加上组版排页,每期消耗的打印纸大概在400张左右(此处考虑了打印纸的正反使用),如果按双月刊乘以6,再乘以全国期刊总数,其消耗的纸张数量绝非是小数字。
(三)不符合健康环保要求
如果仅仅是消耗打印纸,还不会对编辑的健康造成影响,但是,期刊编辑天天面对的、近在咫尺的打印纸上布满了碳粉(特别是正反两面),对健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去寻找一种取代“人工纸笔”的稿件编辑校对工具。
二、方正Apabi Reader 阅读器
传统的稿件校对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简明清晰的“校对符号”构成的“校对语言”,将其标注在校稿之上,构成了编辑人员与排版人员之间的“世界语”。因此我们认为,“校对符号”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依然可以作为编辑校对的基础,而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可以标注符号的新平台,即可以替代纸介质稿件的电子版稿件编辑校对工具。
在我国,大多数编辑部都采用北大方正排版软件,其输出的发排文件为“.PS”文件,但该文件没有提供文字符号标注的功能。有些编辑部采用“迂回战术”,将方正发排文件转换为“.PDF”文件,利用Apabi Reader 阅读器实现了无纸化校对。然而,将发排文件转换为“.PDF”文件,过程比较复杂。
我们在无纸化编辑校对的探索中发现,方正排版软件还可以输出一种“.CEB”(中文电子书)格式的发排文件,该文件通过方正独创的Apabi Reader可以进行阅读或标注信息,因此,利用Apabi Reader实现稿件无纸化编辑校对,是一种简捷途径。
Apabi Reader可从北大方正相关网站下载、安装,而得到“.CEB”格式的发排文件也非常简单。以北大方正的排版软件书版10.0为例,在其“排版”菜单中选择“正文发排输出结果CEB”,便可以输出“.CEB”格式的模拟排版文件。Apabi Reader与校对稿件的“.CEB”格式文件相结合,这些就构成了稿件无纸化编辑校对的基础。
三、无纸化编辑校对方法
Apabi Reader提供了如下的编辑工具:箭头、直线、矩形、椭圆、自由画线、下划线、删除线、加亮、批注等,同时,还提供了线形、线宽、颜色的选择,利用Apabi Reader提供的这些功能,可以对方正排版后的电子版稿件进行形同传统方式的无纸化编辑校对,即完全可以将传统的“校对符号”标注在电子版校稿之上,而且比传统方法在方式上更为简便,在内容上更为丰富。下图是某篇文章一校时的电子版校稿片段,其中包含文字插入、移动、替换,纠正标题文字叠加,改变变量字体,将对数函数改为正体,纠正标题字号等。
图 电子版校稿片
这些工具的单独或组合使用,可以实现“插入”、“删除”、“替换”、“移动”、“标注”、“统一处理”等多种编辑校对功能。
Apabi Reader提供的“缩放”、“单页”、“多页”显示功能,方便了稿件的局部或全局编辑校对;其提供的“叠层”、“平铺”显示功能,方便了稿件两校之间的对比。这些功能以全新的形式实现了“对校法”、“折校法”,如果开发其语音功能,还可以实现“读校法”。
Apabi Reader提供的“保存”功能,可将编辑校对后的稿件(其附带一个“注释”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文件夹中;为使编辑校对后的稿件能在不同电脑上显示编辑校对信息,须将“注释”文件存放在特定的文件夹中,并利用“文档”菜单中的“导出注释信息”、“导入注释信息”功能,将编辑校对后的稿件导出、导入。
我们在无纸化编辑校对实践中总结出,建立如下层次的文件夹,既有条理,又很直观,还方便工作。
第1层:年份文件夹,如“2011年”、“2012年”、“2013年”、……;
第2层:期号文件夹,如“第1期”、“第2期”、“第3期”、……;
第3层:校次文件夹,如“原始稿件(word)”、“第1校”、“第2校”、“第3校”、……;
第4层:“校稿文件”、“注释文件”。
利用北大方正的Apabi Reader阅读器,结合改进的传统校对符号及校对方式,可以方便轻松地实现期刊稿件编辑校对全过程的无纸化。比较传统编校方式,其具有如下优点:首先,通过电子邮箱进行收发,可以轻松实现网络化远程编辑校对;其次,可以将“电子清样”通过邮箱发给作者,方便了编辑与作者的及时交流、沟通;第三,由于编辑校对在电子文件上进行,可节约大量纸张,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最后,减少了编辑人员与碳粉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健康。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总署.GB/T 14706-1993.校对符号及其用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新闻出版总署.GB/T 14707-1993.图像复制用校对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阅读新体验——Apabi Reader(方正阿帕比)阅读软件[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9433147b168884868762d628.html
[4] 中國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