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生活出发 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TR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部编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即将进入课堂,对法治教育专册教学的研究也在启动中。我们试图从法治教育专册的编写依据和教材基本特点开始了解,并尝试研究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教学课例;教学策略;法治思维
  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即将进入课堂,它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与以往的教材设计有什么明显区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专册要求结合案例分析,以讲法律规范为主,确保主线清晰、单元主题明确、体系相对完整,避免内容碎片化。法治教育专册实际上是宪法教育专册,重点落实宪法教育。
  法治教育专册的编写依据主要有《思想品德2011课程标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以及《2016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出台,法治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因此八年级新教材及时增设了法治教育专册。很多一线教师都认为宪法教育难度高、与学生生活似乎离得较远,其实不然。
  在近期举行的法治教育专册培训会上,笔者听取了一堂“坚持依宪治国”的展示课,为我们实施法治教育提供了一些借鉴,也使我们看到了宪法教育与初中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关键需要教师在用心解读教材、合理选取法治案例、适当使用多媒体等方面下功夫。
  课堂开始,老师拿出一本《宪法》小册子,问学生:这本小册子与我们有关系吗?正当同学们觉得疑惑时,老师借助一组镜头告诉学生“我与宪法的故事”:“我出生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7岁上学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18岁可以参加人大代表选举,24岁开始缴纳工资所得税,29岁结婚了,享有结婚自由,32岁生小孩,享有生育权,35岁后参与撰写教学论文,享有著作权。”这个开场白,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觉得宪法上规定的条文原来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那得从法治教育专册的编写理念说起。总共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对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探究,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更好地体现宪法精神。二是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宪法的规定与生活中常见的社会事务联系起来,从學生的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宪法地位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法治,践行法治精神。三是将知识、观念与行为选择融为一体,重视法律知识向日常生活的延伸,强调法律知识的获得、公民素养的养成和法律的应用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在掌握法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体验和参与,提升正确判断、选择、行动的能力。以上理念归纳起来,最核心的一点,便是宪法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学生内心对法治的认同。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展开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有如下板块:宪法知识大比拼——时政新闻大讨论——小组协作齐行动——解疑释惑大家谈。从板块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意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法治教育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宪法与生活的联系后,先是来了一个宪法知识大比拼,让学生在宪法小册子中进行查找,边找边学的模式使宪法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生硬条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在10道知识题目的最后2道题目中,老师开始切入本堂课的主题。列举了:“某企业家向民政部门建议:我积极纳税,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违反计划生育的规定,但不应处罚,应功过相抵。请你为民政部门做出回复。”从而引出本堂课的主干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过案例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不是一个生硬的法律条文。紧接着时政新闻大讨论环节,通过“党能否具体实施修改宪法”这个案例,得出党的领导与修改宪法的关系,这是一个较高难度的思考题,然而通过教师合理设置问题,使学生初步理解“党领导立法,但并不意味着党可以凌驾于宪法之上”,从而明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小组协作齐行动板块主要让学生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法律效力、制定修改程序等方面的区别,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解疑释惑大家谈环节,通过对“法院是否有权检查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为话题,辩证地了解国家机关要依法办事和公民依法行使权利,都是宪法精神的内容。
  通过观摩本节课,作为即将执教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师,我们认识到,在进行法治专册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结合案例分析,以讲法律规范为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认同感。二要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个具体的宪法条款,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建立法治思维和意识。例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法院是否有权检查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的讨论中,学生在畅所欲言、自由辩论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在社会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这便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三要适当渗透道德教育,教材是法治教育专册,但它强调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能使学生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从而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四要在教学中注意内容科学、逻辑严谨与表述生动的统一。因为这是法治教育,它涉及一定的法律术语、法律准绳,因此选取的案例故事,要符合法治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注意感性动人。例如: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制作的“我与宪法的故事”,既有公民权利的行使,也注意了表述的生动。五要设计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材一方面强调逻辑严谨、观点科学,另一方面也十分关注观点得出的思维过程。例如:在讨论“法院是否有权检查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中,对于电话详单是否属于用户个人的隐私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本课的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写“我(或我家)与宪法的小故事”,与一开始老师的故事首尾呼应,这类实践类作业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总之,初中法治专册是个全新的内容,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拓展学科视野,提升专业素养;领会教材主旨,明确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堂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盲区精心设计问题,针对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内心认同。同时要优化课堂活动过程,注重课堂体验,关注学生的法治思维过程,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和生动性。
  参考文献:
  [1]张善超,李宝庆.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5(11):135-139.
  [2]靳玉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5(4):57-60.
  [3]徐辉.中小学法治教育地方课程改革的设计及实施[J].教育研究,2017(1):154-158.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钱江晚报》:今日,一则美国中学入学考试(SSAT)官方给考生发送邮件称:将取消9月19日中国地区的所有Upper Level SSAT考试成绩。原因是:高分考生太多。据了解,这次考试中国地区的学生分数都很高,深圳某个培训机构的不少学生甚至拿到了2400分的满分。而美国本土学生在考试中拿到2200分都很难,却有大批中国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这种现象也许在美国人看来难以理解,但在中国人眼里并不奇怪
让课堂焕发出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且学且行且思”的校本研训模式,积极打造“332·五环节·40分钟”生本愉悦课堂,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现状拷问:加强校本培训,推进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我校共有教师150人,其中,50岁以上的29人,40岁以上的114人,平均年龄44岁。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导致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缓慢,课堂教学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更需要科研处主任的引领。教师心目中需要的科研处主任应具有“五气”。  一、在科研素养上知“天气”  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种教育观点交错碰撞,各种教育流派相互交织,各种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各种教育装备不断涌现。这些教育热点就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极佳素材。  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开展教育课题研究,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从何入手,研究哪些方面的课题,此时他们迫切需
[关键词] 新教师;成长;培训会;发言  今天,看到在座的各位新教师,心情很是激动。你们年轻,充满活力,知识层次较高,这些都为你们的教师生涯增添了能量。但是,古人也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该如何履行好教师职责,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呢?我的回答是:站在起点上。无论你的教龄多长,都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夯实教学基本功,从而让自己始终在一个个新的“起点”上,用起跑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一、
天津市教委宣布启动实施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底,全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基本配齐体育教师。  天津提出,通过任务分解和逐级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确保100%的中小学校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95%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肥胖检出率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形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吴应海撰文指出:据媒体报道,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南京部分中学的报名登记网站上,不仅要求学生填写家长的职业和职务,而且还要交家长的学历证书复印件。此举引发众多网民的吐槽。
一、点拨发散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点拨是“引入”,发散是“提升”。点拨发散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众多新信息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点拨发散教学法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创新的思维训练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其基本模式如下: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考深究→教师诱导点拨→学生发散发现→师生归纳评价→学生创新运用  
题记: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重量,人的价值在于敢担当责任。顺境中应自省、自律,逆境中要自励、自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担当。  今年的4月16日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后,Kang姓副校长尽管被救起,仍然选择了自杀,说到底,这是对韩国世俗的一种挑战。沉船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没有立马追究船长临阵脱逃的责任,也没有去彻查事故的原因,一方面,遮遮掩掩,另一方面,动用警方,欲对无辜者挑刺、问责。生命是相同的,试想
阳信县信城街道中学地处闻名中外的鸭梨之乡腹地、县城主城区,幸福河穿城而过。前身是阳信镇中学,学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随着阳信镇撤镇改办,2011年阳信镇中学更名为信城街道中学。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继承中发扬,在探索中创新,以引领每一位师生“做有故事的教育耕耘者”为办学理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幸福教育模式。  一、听学生成长小故事,渗透学校大德育  在“我是体育明星”的宣传橱窗前,学生指着自己在
一、人生不能没有目标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