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对行政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明确提出增强的要求,类似财政局、审计局等作为政府服务金融行业的部门之一,应对这一要求成为重点之一。过去的行政机构发展更多重视业务与绩效,忽视了管理与内控。区块链在行政部门的应用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当下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收缩,行业竞争加剧,实体经济面临困难,包括银行等机构处于金融风险易发期,应该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结合区块链解决传统内部审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在行政机构风险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透明化等特点,伪造成本过高,所以应用价值十分广阔,特别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行政部门现阶段的审计流程已经无法真正满足风险管理的内在需要,如何通过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内部审计流程是政府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流程以及持续稳健发展的源动力。
【关键词】区块链;内部审计;流程优化;审计风险
引言
2020年4月,发改委发布了新基建的范畴,其中新增了卫星互联网和区块链,区块链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得到基础奠定。通过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如区块链的透明性使得有权限的人员都可对经济记录进行查看,从源头实时监控各项经济业务的整体流程,在链上获取真实信息,在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互相验证,任何一笔违规操作都会马上“现形”;同时,随着区块链技术完善和大数据的收集,预测监控机制、实时监控与分析模型结合,可以及早识别、发现和判断异常并进行审计。
1.区块链技术与审计结合的背景意义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运作的中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指导和支撑,但疫情下全球经济收缩及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双重压力下,行政机构也面临着环境变化的新考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本,高伪造成本让造假几乎不可能,不同于传统的服务器,区块链技术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而是将数据是存储在整个网络中的,所有参与到区块链技术中的节点都是一个主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正在慢慢形成,不可否认,区块链作为其中一股重要力量推动全球的发展。从政策上,我国正大力推动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成为新基建的范畴之一,鼓励自主创新、创新应用;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给金融交易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环境。现如今对于区块链技术在政府内部审计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在宏观方面上的讨论,而很少有专家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区块链上面。
随之区块链的出现,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会对现存的审计模式甚至审计行业进行颠覆而使之消失,但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区块链技术和审计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实际上区块链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仍然属于探索阶段,固然审计抽样、常规取证程序、审计测试流程和审计报告时效性等会受影响,但会计上的资产减值、收入确认等并不是区块链纯技术可以解决的,对于审计的需求无法消除,相反会是促进审计的转型与升级。
2.区块链和审计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前景
国内外都有学者对内部审计、行政部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行研究,近年来对于区块链技术研究在财会领域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关于内部审计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区块链技术与内部审计风险有高度互补性,通过上链来改善优化政府内部审计是完全可行的。现阶段政府内部审计采用风险导向审计,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的深化改革,增值导向的内部审计更符合新时代的需求。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是内部审计未来升级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审前準备阶段的资料收集与审核分析与审计实施阶段的实质性测试,都可以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时间戳功能,让审计人员从原始凭证资料开始进入链中回溯查看验证,减少取证和检验环节的时间与成本,更多精力用于数据分析;审计实施阶段,内部控制有效性、健全性测试通过区块链可以快速检查内部控制生产的文件和记录,进行穿行测试,并通过链与外部系统链接和风险模型、数据分析模型嵌入,深入分析数据,发现外部风险,挖掘审计线索;汇总后的审计报告与相关审计证据,形成电子资料后上传到区块链,可以方便政府与被审计单位查看、运用。
3.区块链技术在行政机构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区块链是一种尝试解决交易信任与安全问题的新技术,它提出了以下四种技术创新:第一个叫分布式账本。交易记账是区块链中的节点组成,节点中记录着每笔交易的具体流程和详细情况,这些节点可以共同监督交易的过程,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
第二个叫做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中都储存着大量的交易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其中交易信息可以通过申请查看,但是账户信息是受密码学技术保护的,无法查看和篡改,保证了交易信息的准确和公开特性,也保护了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第三个叫做共识机制。解决了所有记账节点之间如何达成共识的问题。区块链技术针对不同的场景采取不同的共识机制。区块链的初始发展阶段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 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对原始数据产生威胁,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当加入区块链节点的数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很难出现数据篡改或泄露的问题。
第四个叫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提前设定在每个区块和节点上的基础合约,当运算进行时,智能合约会按照固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智能合约往往是各个金融机构的主要应用基础,它能起到减少人工,更加智能高效的作用。
不同于传统审计,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更宽,审计内容更综合,审计结果也更精确。审计的过程始终贯彻落实风险控制,反馈机制由事后延伸到事前、事中。事前,基于对组织发展战略、预计目标和经营计划的合理性的判断之上,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在事前监控相关数据与信息的真实性,确保组织战略、目标、计划和决策等一系列前期活动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可靠。事中,即在组织经营全过程中,对其战略、目标和计划展开跟踪监控。事后,即在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经营计划后,将所得成果和预计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估二者的差距及其成因,以期找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漏洞,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4.区块链与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般我们在对行政单位进行内部审计时,通常的流程是:对某部门支行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通过了解某部门,分析基本现状、内部审计流程,指出部门目前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和成因,探讨区块链对某单位内部审计的优化必要性和可行性。比如通过政府失业保险的业务上链分析,提出如何将区块链与内部审计结合,并进一步提出相应保证方法。
但事实上,由于内部审计数据和流程有些部分涉及到机密,存在数据获取难度,所以需要多渠道收集数据,加大获取力度。所以本文对于基于区块链视角的内部审计落实路径在于提供改进思路,本文分析对象所存在内部审计问题无法覆盖所有行政机构的内部审计问题,但会对内部审计流程重新梳理,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樊斌,李银,区块链与会计、审计[J].财会月刊,2018(02)
[2]刘杰,汪川琳,韩洪灵,陈汉文.“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的理想与现实[J].财会月刊,2019(08):3-10.
[3]李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0):55-59.
[4]钟玮,贾英姿. 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展望[J]. 会计之友,2016,(17):122-125.
[5]许金叶,朱鸯鸯. 区块链信息技术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J]. 会计之友,2018(01).
【关键词】区块链;内部审计;流程优化;审计风险
引言
2020年4月,发改委发布了新基建的范畴,其中新增了卫星互联网和区块链,区块链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得到基础奠定。通过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如区块链的透明性使得有权限的人员都可对经济记录进行查看,从源头实时监控各项经济业务的整体流程,在链上获取真实信息,在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互相验证,任何一笔违规操作都会马上“现形”;同时,随着区块链技术完善和大数据的收集,预测监控机制、实时监控与分析模型结合,可以及早识别、发现和判断异常并进行审计。
1.区块链技术与审计结合的背景意义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运作的中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指导和支撑,但疫情下全球经济收缩及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双重压力下,行政机构也面临着环境变化的新考验。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本,高伪造成本让造假几乎不可能,不同于传统的服务器,区块链技术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而是将数据是存储在整个网络中的,所有参与到区块链技术中的节点都是一个主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正在慢慢形成,不可否认,区块链作为其中一股重要力量推动全球的发展。从政策上,我国正大力推动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成为新基建的范畴之一,鼓励自主创新、创新应用;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给金融交易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环境。现如今对于区块链技术在政府内部审计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在宏观方面上的讨论,而很少有专家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区块链上面。
随之区块链的出现,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会对现存的审计模式甚至审计行业进行颠覆而使之消失,但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区块链技术和审计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实际上区块链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仍然属于探索阶段,固然审计抽样、常规取证程序、审计测试流程和审计报告时效性等会受影响,但会计上的资产减值、收入确认等并不是区块链纯技术可以解决的,对于审计的需求无法消除,相反会是促进审计的转型与升级。
2.区块链和审计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前景
国内外都有学者对内部审计、行政部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行研究,近年来对于区块链技术研究在财会领域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关于内部审计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区块链技术与内部审计风险有高度互补性,通过上链来改善优化政府内部审计是完全可行的。现阶段政府内部审计采用风险导向审计,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的深化改革,增值导向的内部审计更符合新时代的需求。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是内部审计未来升级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审前準备阶段的资料收集与审核分析与审计实施阶段的实质性测试,都可以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时间戳功能,让审计人员从原始凭证资料开始进入链中回溯查看验证,减少取证和检验环节的时间与成本,更多精力用于数据分析;审计实施阶段,内部控制有效性、健全性测试通过区块链可以快速检查内部控制生产的文件和记录,进行穿行测试,并通过链与外部系统链接和风险模型、数据分析模型嵌入,深入分析数据,发现外部风险,挖掘审计线索;汇总后的审计报告与相关审计证据,形成电子资料后上传到区块链,可以方便政府与被审计单位查看、运用。
3.区块链技术在行政机构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区块链是一种尝试解决交易信任与安全问题的新技术,它提出了以下四种技术创新:第一个叫分布式账本。交易记账是区块链中的节点组成,节点中记录着每笔交易的具体流程和详细情况,这些节点可以共同监督交易的过程,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
第二个叫做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中都储存着大量的交易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其中交易信息可以通过申请查看,但是账户信息是受密码学技术保护的,无法查看和篡改,保证了交易信息的准确和公开特性,也保护了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第三个叫做共识机制。解决了所有记账节点之间如何达成共识的问题。区块链技术针对不同的场景采取不同的共识机制。区块链的初始发展阶段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 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对原始数据产生威胁,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当加入区块链节点的数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很难出现数据篡改或泄露的问题。
第四个叫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提前设定在每个区块和节点上的基础合约,当运算进行时,智能合约会按照固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智能合约往往是各个金融机构的主要应用基础,它能起到减少人工,更加智能高效的作用。
不同于传统审计,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更宽,审计内容更综合,审计结果也更精确。审计的过程始终贯彻落实风险控制,反馈机制由事后延伸到事前、事中。事前,基于对组织发展战略、预计目标和经营计划的合理性的判断之上,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在事前监控相关数据与信息的真实性,确保组织战略、目标、计划和决策等一系列前期活动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可靠。事中,即在组织经营全过程中,对其战略、目标和计划展开跟踪监控。事后,即在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经营计划后,将所得成果和预计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估二者的差距及其成因,以期找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漏洞,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4.区块链与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般我们在对行政单位进行内部审计时,通常的流程是:对某部门支行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通过了解某部门,分析基本现状、内部审计流程,指出部门目前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和成因,探讨区块链对某单位内部审计的优化必要性和可行性。比如通过政府失业保险的业务上链分析,提出如何将区块链与内部审计结合,并进一步提出相应保证方法。
但事实上,由于内部审计数据和流程有些部分涉及到机密,存在数据获取难度,所以需要多渠道收集数据,加大获取力度。所以本文对于基于区块链视角的内部审计落实路径在于提供改进思路,本文分析对象所存在内部审计问题无法覆盖所有行政机构的内部审计问题,但会对内部审计流程重新梳理,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樊斌,李银,区块链与会计、审计[J].财会月刊,2018(02)
[2]刘杰,汪川琳,韩洪灵,陈汉文.“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的理想与现实[J].财会月刊,2019(08):3-10.
[3]李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0):55-59.
[4]钟玮,贾英姿. 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展望[J]. 会计之友,2016,(17):122-125.
[5]许金叶,朱鸯鸯. 区块链信息技术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J]. 会计之友,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