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优化路径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为例,分析教师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只有做好团队顶层设计、组建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不断提升团队成员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和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团队的育人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持久教学动力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会教、愿教”且懂思想政治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国际居民评估工具inter RAI在广州市社区居家老年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高华,项目编号:2018GWTSCX058);2019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养老服务专业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1 X证书制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高华,项目编号:2019YL01);2020年度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健康养老服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负责人:高华,项目编号:200201);2020年度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生命关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项目负责人:宋文娟,项目编号:200301)
  [作者简介] 高 华(1977—),女,湖南岳阳人,硕士,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和老年护理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国家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导向和要求,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这门课程的特点,通过将成果导向教育这一先进教学理念引入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指导下,从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教育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在培养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科学思维方式、科技报国情操、创新意识等方面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 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德语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是德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其定义以及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体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复杂性。在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德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基础德语课的跨文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结构模式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结构模式;实践模式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质
[摘 要] 双元制教育模式是战后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是企业联合相应的职业学校共同创办的教育方式。双元制教育不同于传统大学课程学习,它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口腔医学技术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育现状,结合德国双元制教育方式,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关键问
摘要:在群项目理念以企业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素养的指导下,我校旅游专业围绕旅行社前台、计调、导游三大岗位在校企合作“旅行概念店”平台中开发与实施了综合实训项目,在实训结束后,针对学生、教师、企业专家三方展开了评价反馈分析,从中发现实训项目开展得到的认可与存在的不足,也为下一步项目的改进提供了指引。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旅游综合实训项目;反馈;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摘要:从实验教师缺乏、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设备利用率低、创新实验教学成果少且水平低等方面对教学型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加强设备管理和鼓励实验教学创新等对策。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型高校;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384-02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实践
摘要:民办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区域发展优势条件,做好顶层设计,既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又要体现自身培养特色。文章以民办院校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以数学实验活动的辐射影响作用为基石,从三个层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群、以双导师制为抓手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开展第二课堂学习为扶手积极拓展学生社会实践
[摘 要] 基于新农科背景,针对传统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方案,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知农、爱农、爱疆、爱国情怀。在新农科发展背景和课程思政改革下,农学实践教学课程不但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更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农学实践”课程不仅具有培养学生实践基本操作技能、科研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  关键词:思政教育;工匠精神;新時代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058-03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
[摘 要] 增强思政教育实效,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实践。通过从概念阐释、实践路径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FMA思政课教学法”进行哲学分析,以实现教学目标从“泛化设定”到“精准定位”、教学方法从“单维理论释读”到“多维理论认知”、教学效果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渡。  [关键词] 价值性;知识性;教学法;FMA  [基金项目] 2020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
[摘 要] 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高等法学院校是其中重要且具有关键作用的一环。在法科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比例逐年升高的今天,反思研究生教学特别是学术性研究生教学有其必要性。以同济大学物权法专题课程为例,通过调研收集了学生、教师、实务界人士对于当前法学院研究生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此类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案例综述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未来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