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rophin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肉变性病,是由Xp21上的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所致dystrophin蛋白缺乏引起的疾病.新生男婴DMD发生率大约是1/3500,患者肌无力发展迅速,11~13岁后完全不能行走,大部分在20岁左右死于周围性呼吸循环衰竭[1].由于utrophin蛋白与dystrophin蛋白有着结构的同源性和相似的功能[2],通过转基因方法使细胞表面utrophin蛋白水平提高2~3倍,可以使DMD模型动物mdx鼠肌肉的形态和功能得到修复,而这仅是正常肾组织utrophin蛋白水平的大约50%,肺的25%[3],被认为是基因治疗DMD的非常有希望的替代物.现将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小婴儿“中风”是指颅内出血,因其发病急骤,常突然昏迷,死亡率高,存活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性瘫痪、智能低下、癫痫与学习困难等后遗症,所以很像老年人的申风——脑溢血。只是二者病因不同:脑溢血是因急性脑血管意外所致,而小婴儿颅内出血一般是由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引起。顾名思义,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就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为什么叫晚发?因为维生素K缺乏症可发生于新生儿早期(一般指出生10天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