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警钟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54gh4h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发现,在清晨这个时间段,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最高,比其他的时间段要高出50%,所以有些外国专家把清晨叫做“魔鬼时间”。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清晨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如果出现一些症状,应该加以警惕,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发病高峰在清晨
  
  发病高峰在清晨,这是一种规律性现象。什么规律呢?就是人体的生物钟节律。人体的生理心理变化跟自然界的日出日落、白天黑夜有关系。每当旭日初升的时候,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就开始升高,交感神经一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就增多。因为我们白天要干活、要劳动,这些生理变化都是为白天活动作准备。太阳下山,慢慢就减少了。另外,像周末和星期一这几天心肌耗氧也多,因为周末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活动多、熬夜,而到了星期一又要上班了。
  一年四季中,冬天温度很低,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脑出血就多;夏天酷暑的时候很热,出汗很多,血液浓缩、血黏度高,脑血栓和急性心肌梗死也会增多,尤其是初夏天气突然变热时,机体一时未能充分适应,更容易发生意外。
  一天当中,血压一般在上午10点、11点左右到了高峰;中午12点吃饭后休息一会儿,血压就下来了;到晚上6到8点回家,又是一个小高峰;在夜里10点、12点以后,血压再次下降,凌晨2点时处在最低。人的整体功能最佳状态都是下午,在三四点、四五点时最活跃,所以国外很多重要会议都在下午开。
  此外,我们一夜没有喝水了,但是夜间呼吸、出汗和泌尿也在丢失水分,一夜8小时大约失水600~700毫升,因此血液黏度在夜里越来越高,在天亮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值。因此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应当是喝一杯凉开水,空腹时水10分钟就被吸收了,血黏度随之下降。总之,人体的生物节律在每天、每周、每年的不同时段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动,与健康有很大关系,这是一种自然进化的天人相应现象。
  
  不良情绪增加发病危险
  
  人的心情跟耗氧量也是直接相关的。比如一个人在安静的时候,什么也不想、不动,耗氧量假设是1,那么他一吃饭、走路,耗氧量就二三倍地增加。在心情平静的情况下,耗氧量还可以,但如果在焦躁的情况下,即使什么事都不干,只是着急、紧张,人体代谢立刻就旺盛了,同时耗氧量就会很快上升。上升到什么程度呢?假如现在体温是36.5℃,着急一会儿就是37.5℃,再一着急能到38℃以上。因此,早上起来本来就兴奋,再加上一着急,更容易犯病。
  临床经验表明,很多心脏病病人早上起来时还是好好的,一出门走路马上心绞痛发作,尤其是在冬天的清晨,刚才还好好的,一下楼马上就犯病,这其中就常有心情运动和寒冷的综合影响。
  人们常说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有些人,晚上睡不着,好不容易熬到早上睡着了,这时候又要起来了,心情很烦躁。如果是女同志,她还得想我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更加漂亮,男同志还得想要送孩子上学,开车走哪条路线好一些,所以容易感到很焦躁。这样有些人起床很快,起来就走,早饭也来不及吃,于是心跳加快了,血压升高了,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早上一旦出现紧张、焦躁这些不良情绪,就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清晨不适感不被重视
  
  不少人早上起来,有时觉得很难受,却没把它当回事。这样的例子在临床很多,这些病人在疾病爆发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比如有一个病人,早上起来感觉有点难受,他以为挺一挺就会过去,于是就开车上路了。开了将近半个小时,感觉更难受了,胸闷,浑身出冷汗,没劲。他把车靠到路边,躺在后座休息了15分钟,觉得身体还是不舒服,憋得慌,就勉强把车开回家。他以为挺一挺就可以过去,到家以后发现还是不行,冷汗出来了,胸疼得很厉害,这才想起上医院。结果开车到了医院,就心脏骤停猝死,立刻进行抢救。事后他才知道,自己得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十分严重。现在他一谈起这个病,还感到有点后怕。他说以前感觉胸闷,胸痛,平时也没怎么注意,以为自己身体素质挺好,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其实像他这种情况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人只是偶然觉得活动后或饱餐后胸部闷痛不适,出气有点费劲,但几分钟就过去了;有人一开始认为是胃的毛病,分不清哪是哪,具体位置都说不清楚;有人觉得自己身体壮,难受、胸闷不算回事,有点小毛病一扛就过去了,殊不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酿成了大祸。
  清晨的不适感值得重视。晚上睡了一宿,清晨毛细血管都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一活动就会有很多不适应,感到腰疼、腿疼,只要慢慢活动开了就好了。中年人尤其是男性要注意早上这段时间有没有胸闷胸痛、感觉难受,是不是一休息就好。但不论休息后是否好转,最好都要上医院去检查一下。
  
  注意“三个半分钟”
  
  对付心脑血管疾病,关键是把好三关。第一关,别让它得病;第二关,有了病也没关系,别让它发病;第三关,发病也没关系,别耽误治疗。这三关如果把住了,那就很安全了。
  心脑血管疾病的得病因素有9条,包括: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紧张、过量喝酒,90%的心肌梗死都可以用这9个因素来预测。如果能注意这些,基本上可减少一半以上的发病概率。
  得了病以后也没关系,不要让它突然发病,即突发心梗、猝死或脑溢血。有病不可怕,只要好好注意健康生活方式,一样可以平安高寿九十多岁;若不注意保养,看似健康的中年人,常可猝死(其原因可参考本刊2004年7、8月号两期文章《不要引爆“定时炸弹”——谈谈心性猝死的预防》)。不发病有几条办法,一个是“三个半分钟”,这个很重要。
  三个半分钟,就是你早上醒过来以后,不要马上起床,而是要有步骤地分三步起床。如果噌的一下就起来,马上就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血压一低,就会出现晕倒、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等意外。因此,不妨按照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醒来以后躺在床上半分钟。伸伸懒腰,不要立刻起床下地。
  第二步,坐起来后靠在床头半分钟。这个半坐的体位使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开始加重,因为头在上面位置,但是腿还是平的。这是一个适应过程,预热的过程。
  第三步,把腿下垂,再等半分钟。这是再一次预热,使心跳血管系统适应直立状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用闹钟把自己叫醒。有时闹钟不在枕边,就一下站起来把闹钟关掉。这个动作极危险,因为严格说来就没有遵循三个半分钟。我们收过好些病人,就因为这样的动作,一翻身赶紧起床,当即感觉眩晕、天旋地转,有的眼睛发黑,当时就摔倒了。某医院有一个副主任医师,他值夜班,护士叫他说有事,赶快起来,他噌的一下就起来了,走得太猛,刚走到门口当即摔倒了,头颅着地,结果颅内出血成了植物人。
  三个半分钟不单是针对老年人,对年轻人也一样。有一位二十多岁女性,也是因为急着起来,赶紧去关闹钟,结果眼睛一黑就摔倒了,摔掉两颗门牙,口唇也全裂了。其实慢一点也没什么要紧,闹钟响就让它多响一会吧。
  三个半分钟非常重要,不用花一分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心脏猝死、心绞痛、脑出血。如果做到了这三个半分钟,然后再去刷牙、洗脸,或者再去洗手间,那就安全了许多。美国有个统计,说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非自然死亡中,其中有2/3就是因为摔跤引起的,而引起摔跤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体位变化太快,这点非常重要。
  
  有了症状别耽误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发病也没关系,就是千万别耽误。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症状了,就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有一个银行行长,在夜里两点钟感觉胸骨位置非常不舒服,但说不清楚,好像是憋气、呼气困难。当时他本想跟夫人说说,但又想到夫人一天到晚很忙,不好意思去叫醒她。后来要打电话叫单位的车送他上医院,又觉得人家司机也挺累的,不好意思去叫。一直到了早晨7点钟,才把夫人叫醒,说很难受。等司机再来把他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上午9点钟了,再一看心肌梗死已经出现了。所以,如果真正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时,到达医院的时间越早越好,原则上在6小时之内为好。
  发病以后不延误,也非常重要。实际上就是注意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千万别紧张,不要动,就地卧倒,越紧张耗氧越多,越动耗氧越多。第二件事,如果你身边有硝酸甘油,马上含在舌头下面;如果有阿司匹林,嚼碎了,服100~300毫克,这很管用。第三件事是一定记住,一定别自己去找医生,一定要让医生来救你。如果你自己去找医生,上楼、下楼,很危险。曾经有一个病人,他去的那个医院很怪,在5楼做心电图。病人来到医院说很难受,医生说那你自己去做心电图吧。他坚持爬上5楼,结果心肌梗死面积越来越扩大,最后形成室壁瘤,造成严重心功能不全。另一位病人,胸痛后,不知道是急性心肌梗死,勉强步行回家休息,街坊很多人热情相伴,结果到家后心跳就停止了。
  
  时间就是心肌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讲,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上世纪80年代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国外病人得病上医院很快,而我们就很慢,什么道理呢?后来发现其实北京急救车去得也挺快,但是人们得病以后,往往先琢磨我得的是病吗?我要不要上医院呢?挺一挺行不行?喝点水,找找家属、问问亲属,你看我该不该上医院?绕一圈,耽误的时间占88%;急救车到了你家再送到医院,时间只占12%,也就是说病人所耽误的全部时间里面,12%是交通时间,88%是自己耽误的。如果把这个88%缩短了,有病赶快打120或者找医院,或者赶紧喝点水,吃点药,一动不动,安安静静,那么预后就能大大改善。
  在很多因为延误导致了严重后果的案例里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太考虑别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体验,不想打扰别人,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情况严重,但他还是选择了走路、骑车,这就延误了宝贵的时间。因此,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太多情面的问题了,我们知道,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坏死得很快,这个时候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出现症状后立即到医院,3小时之内打上溶栓药,成功率会达到70%~80%;拖到6小时,就只有50%~60%;拖到6小时以上,则只有30%左右的效果了;到了12小时以后,就无效了。因此这个时候,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拖。
  除了病人自己高度警觉以外,在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倡导下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绿色通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作时,可以不用再排队、挂号、分诊,而由胸痛门诊直接送到导管室,这样就为病人赢得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有了病人清晨的自我警觉,社区预防,医院绿色通道,这三关一把住,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其他文献
南宁供电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第一期工程,采用科学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方法,从1997年开始建设,仅用一年时间就建设完成,且起点高、实用化。介绍了南宁供电局建设MIS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肝火上炎的对策    如果目赤肿痛,同时伴有头晕胀痛,口苦咽干,面红易怒,中医辨证为肝火上炎。治疗应以清泻肝火为主,日常可多食用香芹、茼蒿、香椿、黄花菜、油菜、莼菜、柚子等清肝泻火的蔬菜水果,症状严重者可选用中成药“丹栀逍遥丸”或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麦冬等清肝火药进行治疗,目赤肿痛较重酌加蒲公英、大青叶等清热泻火药。    肺火偏盛的对策    咽喉肿痛常与感冒有关,特别是与中医辨证所讲的“风热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面对灾害,我们更应该学会心理“自助”与“他助”。  心理“自助”是在遭受巨大心理打击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心理调适、心理暗示,尽快摆脱灾害和刺激在心目中造成的强烈恐惧感和心理创伤。心理“他助”则是在自身无法摆脱心理阴影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向心理医生咨询,寻求帮助。  无论是“自助”还是“他助”,一个基本的环节就是倾诉,把压抑在心头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