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悸"与七情所伤有关,七情分属五脏系统,过度变化,直接作用于与之相对应脏腑,气血阴阳紊乱和功能失调,引起心律失常-心悸。"情志之所舍,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见其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情志过激变化、气机逆乱,促使气滞、血瘀、痰饮形成,进一步影响各脏腑。导致心悸无非气血阴阳失常,痰饮湿瘀等,以气机逆乱为最主要因素。肝主疏泄,暴怒伤肝,最易导致气机逆乱,升降失常;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扰伤心脏,灼伤心血,致心主气血功能紊乱;思伤脾,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输布津液、运化水湿,凝津为痰湿水饮,阻遏气机,上泛蒙蔽心神;肝主疏泄,气机不利,血行推动失常,形成瘀血,同时瘀血又会扰乱气机运行,如此反复,使病情虚实错杂,迁延不愈。心悸还与个人体质、年龄、性格、脏腑精气血阴阳的盛衰息息相关。情志致病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异常心理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激素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失常,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心悸病位在心,不外虚实两类,虚则气血阴阳亏虚,实则瘀血痰浊水饮,分为心阳虚、心气虚、心血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痰浊瘀阻、水饮凌心等证型。西医以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介入治疗(心脏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术、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和外科手术等)发展迅速,患者尚未完全认可和接受。中药复方补血补气和活血化瘀药的用药味数、次数和使用频率最高,比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