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做物理题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这个高深莫测的名词没有“从小”这个概念,所以我不必回到记忆深处把哪个“从小就不喜欢”的物理老师或是哪堂“从小记忆深刻”的物理课重新抽出来鞭笞一遍。但是在初中那个马尾要扎到头顶正中、走路都高昂着头、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年纪,开始接受每天一堂物理课上必须承认自己像个白痴的打击,我对物理的恐惧便从发梢蔓延到脚趾,枝叶繁茂地横亘了几乎整个少女时代。
  非常诚实地说,最初我是信心十足地学习这门课的。初二开学第一天发课本,虽然“物”和“理”这两个字连起来的意义我不知道,只是单纯觉得封面上“物理”两个字显得这门课很神圣,于是虔诚地包好书皮,预感自己将在这片领域取得辉煌的成绩。
  这种毫无缘由的自信只持续到第二天下午第一堂物理课。物理老师推门进来,一个问题就问蒙了全班同学,他说我们肯定不知道冰棍儿上的白汽往上飘还是往下飘,于是一帮午睡刚醒的学生打着哈欠看着他不知所措。偏偏命运的手指敲了敲我的脑瓜儿,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站起来沉默了很久,然后中气十足地说:“我没吃过冰棍儿。”哄堂大笑。那一节课,我没怎么听进去,满脑子只有老师让我下课去买冰棍儿吃的“指示”,后来,我赌着气买了冰棍儿,看着慢慢下沉的白汽,我感觉到了对物理的畏惧。囫囵吞枣地几口将冰棍儿吃下去,想象那深不可测的白汽在我身体里飘来飘去,后来,我对冰棍儿、雪糕都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恐惧感。
  尽管不太明白,但我终于在中考前把那些水、球、电线之类的东西理清了些,物理没拖我后腿,中考成绩只跟自己比的话是进步了。于是高中毫不犹豫进了理科班,我也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还能跟物理“大战三百回合”。
  如今到了高三,我仍然被物理虐得体无完肤。物理老师天天煞费苦心地点拨,我也没能开窍,真是无比尴尬,愧对“理科生”这个光鲜的身份。
  其实,上物理课并不痛苦,甚至很有趣,可有趣归有趣,上课笑着笑着就听懂的题,下课铃一响就好像全还给了老师,等到自己做题时就抓耳挠腮理不清头绪。斜面上的小球滚呀滚,有时候滚到了周公面前,有时候滚进了我深不见底的思维黑洞。
  小时候的我爱做白日梦,别的小女生天天幻想着水晶鞋和白马王子,我却有一种拯救世界的使命感,怀揣着“我可能是个隐藏的奥特曼”的英雄梦想,经常潇洒地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动作,把沙发上的“布绒熊怪兽”打得满屋子飞绒毛。
  现在总算好了些。理智告诉我,人不可能变得像楼房那么高大,世界上也没有小怪兽,渐渐地,我就成长为“三观端正”的好女孩了。白日梦的内容也正儿八经了些,从想变成奥特曼到想成为“韩寒第二”“蒋方舟第二”,也算是不小的进步吧。
  我的梦都与文学有关,毕竟一名理科生理科成绩烂大街,做物理题时常做到哭,也没脸幻想自己是“爱因斯坦第二”。当然,我偶尔也会想着一夜暴富之类的,理智告诉我,这比我成为“爱因斯坦第二”的概率稍微大那么一点点。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咬着笔盯着空白试卷思维飘到外太空时,物理老师笑着走过来拍了我回路清奇的脑瓜儿。
  但是我挺喜欢物理的,笨手笨脚、小心翼翼地喜欢着,并一直期待着我也能轻松解出一道又一道难题还能讲给别人听的那一天。
  小时候没想过世界如此有理有据有逻辑,那时自以为是地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思考,而不是像牛顿的苹果那样非得受个什么样的引力。不过物理没有颠覆我的世界观,现在我经常回到小时候的“真理”中去,一边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单摆的受力,一边想象有什么好事让那颗小球高兴地摆来摆去。偶尔也担心,物理这样差高考可咋整?未来可咋办?甚至一直忧心忡忡地想到自己暗无天日的中老年,这時,地心引力才能把我的思绪拉回眼前的试卷上。每到这时,我就撸起袖子发誓为了幸福生活跟牛顿拼了。
  在我写这些文字时,学霸们的物理作业进度又甩了我大大一截儿。
  佳作点评
  此文对一个物理学科相对薄弱的学生的心理进行了生动、细腻、真切的展现。“我”对物理这门课,是又恨又爱,既想逃避又想“高攀”,其中滋味复杂,酸甜苦辣均有,但总体风格是明朗的:撸起袖子拼是乐观,接受自己更是达观。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给人阅读的享受。
  (陈雄)
其他文献
2018年“双11”又引发了物流高峰,这时,很多人又想起了他——34岁的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谭超,他已经在质疑声巾送了8年快递。  决定放弃清华梦的时候,身高1.85米的谭超第一次觉得自己很脆弱。那是2011年,他第四次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失利。收到面试成绩那天,他做了两个决定:一、调剂到母校烟台大学,读完硕士再考博士;二、读研的同时租一处地方收发快递,打零工糊口。  第二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走向
回不去的都是好时光。  ———题记  2017年,3月。  新学期伊始,毕业的气息就随着还带着些凉意的北风刮进了校园。  冬日的阳光穿过层层雾霾泼洒下来,我们坐上大巴去指定地点体检。说是体检,我们却带着郊游一般的激动心情谈天说地。广播里猝不及防地传来“看一看天地万物人情冷暖,唱一唱太平歌词才是正宗”,大家面面相觑,然后一齐大笑。  那笑声持续了很久,有人轻声跟唱,很快男生们都跟着唱起来,一脸坏笑地
古人云:“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斯言不谬。人生为砾,积砾成山,山高而水曲;人生为土,积土成丘,丘低而流远。面对选择,减其部分以求其精准;面对人生,减其选项以寻其大道。  24种果酱引来顾客围观,购买者却寥寥。而6种果酱的围观者减少,购买者却不少。心理学上的“果酱实验”显示出来的,是“选择困难症”的迷茫,更是追求广阔人生时的雾霭。果酱种类越繁多,选择就越难。人生选择亦是如此。选择随波逐流,节省了时间
从空中鸟瞰,我的家乡绝对布满绿色,这主要是竹林的功劳。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虽然我说不出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却同样离不开我的竹林乐园。  我的印象中,竹林总与人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谁家房子旁没有竹林,那真是一件怪事。我的老家就被一大片竹林拥抱着,它们既能吸收夏日的阳光,又能挡住冬日的寒风,还能够阻挡好奇的目光,让老家与纷扰的世俗隔绝,俨然成为一处世外桃源”。正因如
随着社会发展,当下的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微信红包、聚餐、商场促销如潮水般涌来,传统习俗却如指间细沙一般,渐渐留不住,令人可感可叹。在年味淡化的背后,我看到了节日氛围的削弱与节庆观念的偏移。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新年第一锅饺子出锅时升腾的水汽,是爆竹炸響时孩子们兴奋的脸庞,是祭祖时香炉中的袅袅青烟,是许久未见的长辈的殷殷关切。年味,是所有人脑海中最动人的回忆。  诚然,在快速发展革新的时代,我
打麦场上,一到夜晚,就是这萤火虫的天下了。  它们一个个闪烁着光亮,就像是遗落在人间的星星,或群飞而起,或独自舞蹈,或飘忽不定,或驻足小憩。仿佛这夜晚就是专门为它们布置好的巨大舞台,点点萤光,就是这绝大舞台上最闪亮的角色,它们的飞舞,将这寂静的夜晚多了几分灵动。萤光下,那些乘凉的人们,静坐或者闲谈,都会有这萤光相伴。孩子们被萤光吸引着,追逐着,他们用手、塑料袋、玻璃瓶捕捉,不停地蹦跳,總会有一部分
人们常常迷失在烟雨朦胧间,陷入回忆中。那滴滴答答的雨,充满着时间的韵味,仿佛是回到过去的引路人。  我便常常捧着时间之雨,任由它带我进入美好的回忆。  只有失去,才知珍惜,一旦珍惜,便开始常常回忆,希望时间倒流,回到拥有过的曾经。而时间一路向前不会倒流,某些失去,便意味着永远不会再拥有。所以,为了摆脱时间,我只能将自己放逐于回忆,让过去永恒。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我坐在窗前,回忆
16岁外出打工,22岁进高校当保安,41岁博士毕业,如今,李明勇站上大学讲台,成为一名高校老师。近日,李明勇的励志故事引发网友关注。李明勇说,自信、自律和不怕输,让他成为今天的自己,从保安到高校老师,他并不是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  李明勇,1977年出生于贵州省一座偏僻的乡村。儿时,家人接二连三地患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据李明勇回忆,读小学和初中时,他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年義务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  在江西省南昌市,今年91岁高龄的魏木金老人,从2001年起开始义务清除路边小广告,18年来已清除小广告约40万张。老人说,他之所以开始上街清理小广告,是受到垃圾广告骗人新闻的触动。起初,他是用手撕,后来改用刀子,一天能清理约700张,这么多年过去,刀子已用坏了十几把。  因为年事已高又患心脏病,魏木金老人的家人常常劝他多休息,但是他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一日,校长曹云祥与梁启超谈起导师聘任之事。  梁启超问:“有个人校长不知可曾注意过?”  曹云祥说:“不知是哪位高贤?”  梁启超说:“江西修水的陈寅恪,校长有意聘他吗?”  曹云祥问:“他是哪一国的博士?”  梁启超说:“他不是博士,连硕士也不是。”  曹云祥又问:“那他总该有大作吧?”  梁启超说:“也没有著作。”  曹云祥笑道:“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