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雨轻风的初夏时分,南京师范大学随园音乐厅内,来自全国各地音乐院校的专家、领导与陈洪先生家乡及母校的代表,南京师大音乐学院的校友、老师与学子济济一堂,共同纪念陈洪先生百年诞辰。人们怀着崇敬之情重温了先生的艺术人生与教育思想,探讨了先生毕生热爱的音乐教育事业在我国未来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陈洪(1907—2002),广东海丰人。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翻译家。早年留法深造,西学功底扎实,传统文化修养深厚。1929年回国后,与马思聪一起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又在广东欧阳予倩主持的广东戏剧研究所创办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任职。音乐院停办后,1937年受萧友梅之聘,在国难当头的抗战前期,任国立音专教务主任。1946年任南京国立音乐院管弦系主任,1949年任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1952-1983年任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1983-2000任南京师范大学系主任、名誉主任。著书立说,编写教程,涉及曲式、和声、作曲法、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小提琴教学等多个方面,代表作有《对位化和声学》《视唱练耳》及《曲式与乐曲》等。生前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生荣誉勋章。
本次纪念活动上,举办了由南师大音乐学院师生演出的陈洪作品专场音乐会,集中展示了先生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中国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之一、作于1932年的《冲锋号》,早期钢琴作品《没字歌》《摇船歌》,作于上世纪50、60、80年代的合唱《共青团林之歌》《三门峡》《春风桃李》,以及早期艺术歌曲《子夜歌》和60—90年代的艺术歌曲《那就是我》《梦李白》《赠红梅》等,体现了陈洪的艺术功力。
在陈洪音乐思想研讨会中,围绕陈洪的教育思想、陈洪的历史定位以及当代高师音乐教育问题,与会者展开了坦诚而热烈的讨论。对陈洪的教育理念中有关“学识与人格必须兼具不可割裂”、“为师之道在于慈”等等思想做了回顾与分析;对陈洪的历史定位,不少专家学者从充分而又可靠的史实出发,非常直率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给陈洪以更加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大家一致赞同:30年代国立音专时期,萧友梅、黄自之后,无疑应该有陈洪的一席位置;陈洪是近代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者、管弦乐事业的先行者,近代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开拓者。
随后举行的有关当代高师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中,与会者将陈洪的教育思想与当今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培养目标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一致认为:陈洪终身所倡导的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学教师服务的高师办学方向,在当前更显重要。与会者对高师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应有所区隔,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音乐教师以提升国民音乐文化素质取得基本共识。而给高师音乐教育以更明确的定位,加强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是当前迫切的任务,亟待取得共识,并期望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应予高度重视。
此次纪念活动中,还首发推出了由俞玉姿、李岩主编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收录了先生的部分文字作品,其中包括一些新发现的和以前从未公开过的珍贵而又重要的历史资料,为全面、深入研究陈洪的为人与音乐思想、学术成就开启了一扇大门。陈洪还有很大一部分著作,南师大将以“随园文库”的方式陆续出版。广东的何安东音乐基金特向南师大赠送陈洪雕像一座,供师生、校友瞻仰。
■
陈洪(1907—2002),广东海丰人。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翻译家。早年留法深造,西学功底扎实,传统文化修养深厚。1929年回国后,与马思聪一起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又在广东欧阳予倩主持的广东戏剧研究所创办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任职。音乐院停办后,1937年受萧友梅之聘,在国难当头的抗战前期,任国立音专教务主任。1946年任南京国立音乐院管弦系主任,1949年任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1952-1983年任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1983-2000任南京师范大学系主任、名誉主任。著书立说,编写教程,涉及曲式、和声、作曲法、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小提琴教学等多个方面,代表作有《对位化和声学》《视唱练耳》及《曲式与乐曲》等。生前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生荣誉勋章。
本次纪念活动上,举办了由南师大音乐学院师生演出的陈洪作品专场音乐会,集中展示了先生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中国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之一、作于1932年的《冲锋号》,早期钢琴作品《没字歌》《摇船歌》,作于上世纪50、60、80年代的合唱《共青团林之歌》《三门峡》《春风桃李》,以及早期艺术歌曲《子夜歌》和60—90年代的艺术歌曲《那就是我》《梦李白》《赠红梅》等,体现了陈洪的艺术功力。
在陈洪音乐思想研讨会中,围绕陈洪的教育思想、陈洪的历史定位以及当代高师音乐教育问题,与会者展开了坦诚而热烈的讨论。对陈洪的教育理念中有关“学识与人格必须兼具不可割裂”、“为师之道在于慈”等等思想做了回顾与分析;对陈洪的历史定位,不少专家学者从充分而又可靠的史实出发,非常直率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给陈洪以更加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大家一致赞同:30年代国立音专时期,萧友梅、黄自之后,无疑应该有陈洪的一席位置;陈洪是近代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者、管弦乐事业的先行者,近代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开拓者。
随后举行的有关当代高师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中,与会者将陈洪的教育思想与当今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培养目标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一致认为:陈洪终身所倡导的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学教师服务的高师办学方向,在当前更显重要。与会者对高师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应有所区隔,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音乐教师以提升国民音乐文化素质取得基本共识。而给高师音乐教育以更明确的定位,加强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是当前迫切的任务,亟待取得共识,并期望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应予高度重视。
此次纪念活动中,还首发推出了由俞玉姿、李岩主编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收录了先生的部分文字作品,其中包括一些新发现的和以前从未公开过的珍贵而又重要的历史资料,为全面、深入研究陈洪的为人与音乐思想、学术成就开启了一扇大门。陈洪还有很大一部分著作,南师大将以“随园文库”的方式陆续出版。广东的何安东音乐基金特向南师大赠送陈洪雕像一座,供师生、校友瞻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