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车间教学的理论基础、特征等问题进行论述,并针对高职学院教学的特点对车间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使学生了解生产过程,为学生就业的“短对接”和“零对接”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车间教学 高职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76-01
教育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而发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到了,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所谓工学结合就是要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适应我校高职学院的车间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一、车间教学理论的提出
车间教学理论是以车间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车间内教师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操作的指导工作,最终使学生完成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并形成最终产品。它是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劳动产品这些教学成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车间教学它是一种以开放式教学,高密度实训为特征的,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二、车间教学的实践
学院现有汽车机械实验实训中心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针对高职专业部分课程的实验实训分别对汽车检测维修、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等多个实验室进行了车间化教学实践。
(一)车间教学的实施条件
1.车间教学的指导思想,紧密依托学生就业单位,并积极和企业配合。2013年我校与企业合作,接受企业设备筹办了机械原理和液压两个实验室,通过和企业合作,了解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需求来对车间进行合理改造。
2.车间教学的保障,具有很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车间教学的实行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我校聘请了不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指导教师,并要求专业老师下到实验室参与实验、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二)车间教学的实施过程
车间教学采用两种实施方式结合,分别为实训训练和模拟仿真。实训训练以完成一定的产品为驱动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实训。如数控我们先采用仿真软件来模拟大型数控设备的运作流程,然后才到车间操作数控车床、铣床等数控设备,两者互补,既提高学生的技能,又保证学生和设备的安全。
(三)车间教学的考核方式
合适的考核方式可以很好的检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教育者对教学过程有一个认识和反思。在车间教学的考核中,要有对技能的测评,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过程测评。即在车间操作和模拟仿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测评,检验学生对所需的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操作是否规范。第二,多元化测评。在考核过程中加入学生答辩和学生互评环节,使学生能通过考核来认识自己的缺点,同时认识到别的同学这样做我做时会采用什么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通过答辩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车间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
在车间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看到了在车间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车间布置和原料消耗问题。车间的布置由于车间教学不对外生产产品,只是内部训练而完全按照企业车间进行布置,车间对实训车间的要求太高,布置需要的费用太高,因此改造中我们做了部分有别于车间的调整;车间教学中的生产原料的消耗,教学过程有别于企业生产,学生操作过程不可能做到优化,所以使生产成本加大。而且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没法创造经济价值,因此需要学校对教学投入的成本增加。
第二,车间教学的安全问题。车间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车间教学是针对学生的教学,学生在车间内全新的环境下往往忽视安全问题。为了加强教学车间的安全,我校采取如下措施:1.学校各处室领导和分院领导定期到教学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出现隐患及时纠正并协调解决;2.通过安全条例张贴讲解和增加分组率等手段,将安全生产的思想灌输到学生意识中,并定期学习,保持安全意识。
第三,车间教学设备的更新问题。学校车间的设备如果落后于行业先进水平,就会降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这种问题在我们这类学校中又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一方面,要引进来,积极寻求企业合作把企业的设备引入学院。如我校与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公司为学校汽车机械实验实训中心提供了一批设备为实验实训提供支持,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优先推荐到企业服务,现在已经多名学生在该企业工作,并且企业对我校高职学生也给予了肯定;另一方面,要走出去,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了解企业在用和最新发展动态来服务教学。我校与校外110多家企业建立往来,很好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车间教学方法的实施提升了学生职业道德,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且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探索校内教学车间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实现工学结合,对提升我校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益民.车间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文汇,2009(20).
[2]李国祯.高职学院教学车间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3]石炳存.以教学车间建设促进工学结合的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20).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车间教学 高职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76-01
教育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而发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到了,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所谓工学结合就是要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适应我校高职学院的车间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一、车间教学理论的提出
车间教学理论是以车间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车间内教师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操作的指导工作,最终使学生完成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并形成最终产品。它是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劳动产品这些教学成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车间教学它是一种以开放式教学,高密度实训为特征的,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二、车间教学的实践
学院现有汽车机械实验实训中心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针对高职专业部分课程的实验实训分别对汽车检测维修、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等多个实验室进行了车间化教学实践。
(一)车间教学的实施条件
1.车间教学的指导思想,紧密依托学生就业单位,并积极和企业配合。2013年我校与企业合作,接受企业设备筹办了机械原理和液压两个实验室,通过和企业合作,了解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需求来对车间进行合理改造。
2.车间教学的保障,具有很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车间教学的实行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我校聘请了不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指导教师,并要求专业老师下到实验室参与实验、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二)车间教学的实施过程
车间教学采用两种实施方式结合,分别为实训训练和模拟仿真。实训训练以完成一定的产品为驱动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实训。如数控我们先采用仿真软件来模拟大型数控设备的运作流程,然后才到车间操作数控车床、铣床等数控设备,两者互补,既提高学生的技能,又保证学生和设备的安全。
(三)车间教学的考核方式
合适的考核方式可以很好的检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教育者对教学过程有一个认识和反思。在车间教学的考核中,要有对技能的测评,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过程测评。即在车间操作和模拟仿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测评,检验学生对所需的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操作是否规范。第二,多元化测评。在考核过程中加入学生答辩和学生互评环节,使学生能通过考核来认识自己的缺点,同时认识到别的同学这样做我做时会采用什么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通过答辩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车间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
在车间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看到了在车间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车间布置和原料消耗问题。车间的布置由于车间教学不对外生产产品,只是内部训练而完全按照企业车间进行布置,车间对实训车间的要求太高,布置需要的费用太高,因此改造中我们做了部分有别于车间的调整;车间教学中的生产原料的消耗,教学过程有别于企业生产,学生操作过程不可能做到优化,所以使生产成本加大。而且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没法创造经济价值,因此需要学校对教学投入的成本增加。
第二,车间教学的安全问题。车间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车间教学是针对学生的教学,学生在车间内全新的环境下往往忽视安全问题。为了加强教学车间的安全,我校采取如下措施:1.学校各处室领导和分院领导定期到教学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出现隐患及时纠正并协调解决;2.通过安全条例张贴讲解和增加分组率等手段,将安全生产的思想灌输到学生意识中,并定期学习,保持安全意识。
第三,车间教学设备的更新问题。学校车间的设备如果落后于行业先进水平,就会降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这种问题在我们这类学校中又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一方面,要引进来,积极寻求企业合作把企业的设备引入学院。如我校与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公司为学校汽车机械实验实训中心提供了一批设备为实验实训提供支持,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优先推荐到企业服务,现在已经多名学生在该企业工作,并且企业对我校高职学生也给予了肯定;另一方面,要走出去,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了解企业在用和最新发展动态来服务教学。我校与校外110多家企业建立往来,很好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车间教学方法的实施提升了学生职业道德,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且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探索校内教学车间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实现工学结合,对提升我校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益民.车间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文汇,2009(20).
[2]李国祯.高职学院教学车间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3]石炳存.以教学车间建设促进工学结合的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20).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