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陈老师的三次会面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29日,我在西安出差,得到一代文学巨匠陈忠实老师于上午病逝的消息后,我心里一阵难受。
  5月4日,我去设在西安建国路省作家协会大院内的灵堂吊唁,在灵堂里陈老师慈祥笑容的照片前祭奠,清涧县委县政府、路遥纪念馆敬献了花圈。作协大门上悬挂着“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绩赢得举世名”的对联,社会各界人士送来了花圈、花篮、挽联,人们戴着白花,深深鞠躬,现场气氛悲痛凝重,感染得我不由得再度落泪。
  陈老师多年来一直关心关注路遥纪念馆,纪念馆收藏有陈忠实老师的两幅字,一幅是“寻找路遥的足迹,丁亥春陈忠实”,是2007年拍摄八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记录片时写的。
  另一幅是“路遥与平凡的世界里的人民一样永生。致清涧县路遥纪念馆,庚寅秋原下陈忠实。”是2010年纪念馆面向社会征集陈列物品时题写。
  我见过陈老师三次。2007年11月,在路遥的母校延安大学,延大、省作协与清涧县政府联合主办了“路遥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暨全国路遥学术研究讨论会”。开幕式上,陈忠实主席作了重要讲话,宣读了中国作协的电函:“路遥是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蕴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感动和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路遥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們学习……”
  会议期间,清涧县委领导和陈老师在展馆内,一起边看边聊,我一边旁听,一边完成了拍摄任务。之后,陈老师又和曹谷溪、九娃一起合影,我给他们拍了照片。
  陈老师眼神炯亮,很有精神。他对清涧路遥纪念馆的建设,发表了宝贵意见。在接触中,我感受了一代著名作家的风采,陈老师待人客气礼貌,丝毫没有大人物的冷漠傲慢,话语自始至终温和诚恳。这是我和陈老师的初识。
  第二次是2010年,田波和王苗霞联合执导见证《白鹿原》电影创作过程的纪录片《将令》,他们在西安北郊一个普通酒店采访陈老师,我也荣幸在场。为答谢陈老师对纪念馆的关心重视,我事先准备了用清涧千年枣木制作的一个小笔筒,陈老师接过后欢喜笑纳。陈老师待人仍然是一贯的长辈一样的亲切、憨厚、朴实。
  第三次见面是在西安荞麦园美术馆。2015年5 月25日,清涧县委、县政府在西安举办“纪念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完成27周年暨路遥精神研讨会”,之前,我去省作协找到他的办公室主任杨毅,送了请柬。杨毅说他第二天正好要去老师处,一定亲手递交。后来,得知老师不能到会,我有点焦急,便给老师打了电话,再次邀请。
  研讨会前一天,陈老师亲自给我打来电话,接受治疗后从医院直接赶到荞麦园美术馆,把写好的贺辞《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交到我手里,并为新创刊的《路遥》杂志题词:“永远的路遥”。我和米劲副县长在路边等到陈老师,短暂会面并合影留念。陈老师品行质朴、平和,他永远都是不计报酬地无私帮助别人。陈老师尽管消瘦了一些,精神依然饱满,目光有神。当时,我不知道陈老师的病情已经较重了,是内心的要强、自尊,和乐于助人的朴实、美德支撑着他。写到这里,我心生内疚之感,自己做为会议的筹备者,一心只想邀请他来,借他的名望头衔撑个门面,而粗心地不曾设身处地考虑陈老师的不便、疾病,甚至还有过陈老师是不是借故推辞的不应该有的猜想。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2011年凤凰视频的一个节目,五一劳动节,凤凰视频播出了许戈辉主持的 “名人面对面陈忠实——文学是个魔鬼”。二十多分钟的节目,选择在劳动节播出,具有特殊的意义,应该是电视台编导对陈老师的勤劳奉献精神的特别肯定。
  冯骥才发来的唁电中说:“忠实的成就代表着当代文学的高峰,为人纯正令人尊敬”。纯正二字,精准地道出了对陈老师人品、风格的总结。
  路遥完成了《平凡的世界》后,您说:慢慢地,我开始对这个比我年轻好几岁的作家刮目相看。我多次对别人公开表示,我很敬佩这个青年人。同时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形压力。我下定决心要奋斗,要超越,于是才有了《白鹿原》。
  您曾经这样悼念路遥:看着他猝然离队并为他送行,诸多痛楚因素中最难以承受的是物伤其类的本能的悲哀。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路遥同志,你走完了短暂而又光辉的人生之旅,愿你的灵魂在平凡的世界里的普通劳动者中间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安息!
  陈老师,此刻,我也想对您那样说。这两天,我反复听着您作词的华阴老腔《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用心感受您在一首歌词上寄托的深沉的人生感慨。陈老师,您的《白鹿原》已经成为当代长篇小说写作的一个绝响,您是真正的关中汉子,“长安城里的一等君子”,您圆满地做到了对社会对文学的贡献与人品人格被社会赞扬的统一,您的高风亮节,您的创作成果,都无愧于生您养您的白鹿原,您是白鹿原值得骄傲的好儿子!
  栏目责编:刘羿群 邹前进
其他文献
我恐怕是所有文友中,最后一个获悉陈忠实老师辞世消息的。不怕人见笑,我这个视写作为生命的农民文学爱好者,由于某种原因所迫,不得不首先面对糊口生存的现实去打工,而我打工所干工作,从行业要求上是不允许带手机的。  4月29号午饭时分,我取出手机一看,各种有关陈老师逝世的哀悼、追思刷爆网屏。在惊愕悲痛之余,我当即决定,去陈忠实老师的灵堂吊唁,向陈老师作最后决别,以了却我与陈老师结识多年,却从未谋面的终生遗
丢失了许久的暖意,在周六的早晨找了回来。我有些意外,拉开窗帘,外面的阳光是那样好,一只黄猫在楼下伸着懒腰,几棵光裸的树晒着暖暖的太阳。还有几辆黑色的轿车,在阳光的拂照下,不再泛着寒冷的光,而是从容地停歇在露天的街头,为屋里取暖的主人静静等候。  在这样的时刻,我没有理由不走下楼去,在阳光下舒展一下身心。冬天还不太深,向往春天的心包裹得还不太紧,我的手掌中还有秋天的温润,视网里隐藏着红叶的光焰,记忆
5月5日,天色刚刚破晓,凤栖山的苍松翠柏迎风昂立,西安殡仪馆广场水池中洁白的睡莲含苞滴泪。我与来自石油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的百余名代表不期而遇。大家胸佩白花、眼含热泪,为三秦之子、文学大师陈忠实送行。联想到4月29日噩耗发生的那一刻,来自大漠深处钻机轰鸣井场的问询,来自中东石油开采现场的电波,以及千里海疆万顷碧波中钻井平台上的急呼叹惋,这一切都在表达着中国石油人对陈忠实的深情与崇敬。  如同陕西老
刺客一身夜行装扮,疾行在通往赵盾府第的路上。刺客的眼直盯向前方,面无表情,心如止水,此时,天还未亮。  前日,刺客正赤膊着在小院练武,这是他每日的功课。鲤鱼打挺、鹞子翻身、黑虎掏心……一招一式狠中带劲,虎虎生风,加之刺客响若洪钟的声声喊叫,更平添了气势和威严。蓦地,刺客前冲、弯腰、展臂,嗨的一声,一个硕大的石碾子就被他离地抓起,再嗨的一声,石碾子已被他举过头顶,随着刺客稳当的脚步,慢慢前移,数十米
上大学时,总有过来人用后悔不迭的语气对我说:“如果重回大学,我一定会发奋读书、天天泡图书馆……趁着你还没毕业,一定要珍惜校园时光,好好学习。”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的大学重新来过,我不会把时间都花在课堂和书本上。如果没有机会去名号响当当的公司实习,我会去餐厅刷盘子,去肯德基或麦当劳打零工,去便利店打工……这些都是我上大学时不屑去干的,因为我觉得这些事既费力又不赚钱。但在工作了一年半后,我突然发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