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地区55份大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聚类分析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89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集黑河地区55份大豆品种资源材料,以豆芽厂原料大豆S135为对照。采用SPSS15.0软件对大豆品种的15个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非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生育期和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营养生长期和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底荚高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与粗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粗纤维、营养生长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4.49%的前5个主成分来评价黑河地区大豆品种资
其他文献
针对奶牛疥癣病主要发生的季节和最适合疥癣虫发育繁殖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夏季牛绒毛大量脱落,皮肤表面常受阳光照射,皮温增高,应经常保持环境和皮肤的干燥状态.而秋季,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四氯乙烯(PCE)污染对大豆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E胁迫强度的增加,大豆幼苗的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脯氨酸及谷胱甘肽(GSH)含
许多研究表明,世界大豆品种产量随着育成年代呈显著增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育成大豆品种的产量增加幅度有放缓和停止不前的变化趋势。说明以农艺性状为选择目标的常规育
大量观察发现大豆叶柄茸毛着生状态有别于叶片茸毛着生状态。根据对392份来自全国各生态区的代表性样本的观察,将叶片茸毛着生状态分为匍匐、半匍匐和斜立3类,将叶柄茸毛着生
为探讨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对大豆群体生理的影响,选择垦丰16为材料,在4个密度(分别为30×10^4、33×10^4、36×10^4、39×10^4株·hm^-2)栽培条件下,测定了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cryllem)基因转化大豆,筛选标记为bar基因。经Glufasinate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转基因T0、T1、T2代植株进行PCR检测,初步证明cr
3月22日,小森IS29技术交流现场演示会在雅昌艺术中心举行.雅昌北京工厂总经理严亮、小森香港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陈承志、小森印刷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延道以及来自
期刊
随着国家生态建设政策的落实,草业在我国西部的生态和农业建设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的牧草选育和人工草地种植方法势在必行。本文从宏观上对国内外的牧草选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