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的示范课、公开课和优质课异彩纷呈,充分展示了一线语文教师的新课改成果,当走进老师们精心创设的艺术天地时,我们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以下简称多媒体)功不可没。然而当我们进一步观察,发现多数情况下的日常语文教学,传统的黑板备受冷落,多媒体已俨然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此时我们就不得不思考现代教技术在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是否也在成为新"满堂灌"的帮凶;不得不全面思考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并在权衡中考量新的对策了。
  诚然,在创设情景、激发审美情趣和表现音像像信息源等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的确有强大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在课堂教学场信息传输的调控方面也具有独到的优势。比如在说话课和作文课上,我们利用图库或MP3音乐提供信息和创设情景,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刺激,极大地调动学生说与写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改过去启而不发、调而不动的局面。但是,如果不遵循审美的原则,不注意运用的自然和谐,多媒体未必能发挥出它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而是尽量多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教学,这就把教学的技术手段抬升为教学目标,出现了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不正常现象;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像、声音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各种感官需求,图像越生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于是在制作课件时,不考虑课文的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只一味地堆砌画面或追求多媒体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容量越大,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于是在课件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一下子全灌输给学生,导致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还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怕操作失败,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将课件设计成一定的顺序,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的课实际上是"流水课"、"满堂放";更有甚者,利用一些软件公司制作的语文多媒体课件,忽略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片面地注重知识的灌输,把教参上的东西或者大量的习题一古脑儿拷贝到光盘上,教师只用这些课件上课,只是把原来的"满堂灌"改为"电灌"而已。
  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所谓优劣,应该是指它的选用、组合和运用。"满堂灌"并非讲授方法的错,错在对讲授法的运用不当;自读自悟也并非灵丹妙药,它有费时低效的弊端,所以关键在于它是否适合当前的学情。美国学者克拉克就曾一针见血指出:"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不比马车运食物营美更为丰富。"要使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新的"满堂灌",我们就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更新教学观。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只有系统中各要素达到和谐统一的时候,系统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要和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如教学、学生、教学过程等结合起来,科学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由此而来,我们主张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把"审美"上升为一项"教学原则",即在我们遵循的教学诸原则中增加"和谐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如果能够艺术地处理好教师、学生与多媒体的结合,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学过程各个要素的结合,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顺畅,师生关系和睦融洽,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使整个教学过程处在一个有序的高效运转的动态平衡之中,那么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美"的,这样的教学才符合教学的"和谐性原则"。从这种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是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否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反映了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是教学全过程的导向,是教师进行教授活动的指南,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使用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其设计使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否则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岳阳楼记》时为让学生理解文中"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感极而悲者矣"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其喜洋洋者矣"这两段文字,用投影显示了两幅中国画,如果仅从画的角度看,这两幅画确实画得很好,把两段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从为教学目标服务这个角度考察,却未必好。因为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上面两幅投影片虽然对文中所描写的情景起到了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但削弱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整体效果并不好。所以,多媒体的使用应充分考虑如何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第二,是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否有益于教学内容的完整。多媒体教育技术可谓图文并茂,"声色"俱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眼睛得盯着屏幕,思维得随着教师的操作变化而变化,语文课本便成了桌子上的摆设了。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去诵读和体悟文本,去理解和体悟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语文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水平的过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来开发和塑造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离开了对语言的阅读、感悟、鉴赏,也就谈不上语文教学了,而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用声、像、画取代了对语言的阅读和欣赏,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命力。在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上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和"钻"字,其情味不经品味咀嚼,仅仅通过一个多媒体画面是无法领悟的。如果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而不注意对语言的品味和涵泳,语文教学失去了这一重要内容,其教学宗旨也就荡然无存了。
  第三,是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否有益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便预先设计好了所有问题的解答方案,那个隐蔽的答案是固定不变的、唯一的。教学在讲课时只是一步步地把它们演示出来,其间不加修改,教师要么围绕着这些答案讲课,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往预先设计好的答案里拖,要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诱导",最后"引生入瓮"。对于学生有创意的答案,教师最多也只能进行口头上简单评价,演示时则只能演示预先设计好的内容和答案。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唯一的答案便会扼杀学生的个性,会限制学生的多元思维。而对于同一文本的阅读、解读,不同学生因为个体知识、经验、个性的差异,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阅读取向。阅读是文学的再创作,它是鼓励和提倡个性的。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性,不能惟"课件"是从。
  第四,是选择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学时充分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和谐性和最优化,即各种教法和学法的组合和运用,应该从实际出发,应该对于完成当前教学任务是最有效的同时又是自然和谐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组合运用自然和谐是验证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凡是在教学中表现为勉强的别扭的方法组合,其效果都是不理想的。
  要上好一堂多媒体课,要遵循美与和谐的原则下,教学还应注意把设计的主要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堂课突破一两个难点就够了,而不必面面俱到,课件力求小而精。在实践中那些设计简而优、少而精,具有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的课件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青睐。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绝对取代,而是一种补充和改善。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从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学科特征,同时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成分,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各展所长,互为补充,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更大的效率。
其他文献
按照中央方针,老厂要走挖潜改造的路子。我厂十余年来通过对企业的不断改造,日益提高的经济效益证明:中央的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我厂改造前是个破烂不堪的小厂,概括说:环
据说,埃及的红海,是世界上最接近天堂的风景之一。纯净、多变、灿烂、清澈,在这片用任何美好词汇都无法形容的天堂之海旁,似乎连心灵都能被洗涤得如圣徒般纯粹透明。当然,也
高层升板建筑柔性配筋逐层升模现浇柱施工悬挑构件的倾覆与抗倾覆计算蒸养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试验及应用耐油渗面层的设计与施工混凝土预制窗框专用玻璃灰膏钢门窗衬套在施工中
在最新发布的全球广告形象中,Tissot天梭回归本源,将品牌的品质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传递。天梭logo中的“+”展现了品牌一脉相承的瑞士渊源,同时也是品质、传统和可靠的象征。
1 临床资料 例1 男,52岁,入院前6个月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曾有3次疼痛较剧烈,甚至“休克”1次。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区有深压痛,但未触及包块。B型超声示肝脏略
如今,“娃哈哈”这三个字如雷灌耳,妇孺皆知,无论在大都市的货架上还是在小山村的柜台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娃哈哈公司高举起振兴民族工业的大旗,以振雄风、以壮国威为己任
本文介绍结构静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包WG02的主要功能、特点、数值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它适于在中小型计算机上分析一定规模的结构问题。在程序设计中,考虑了程序的通用性和中
摘要 威廉·莎士比亚是卓越的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很多人们喜爱的诗和戏剧。作为其晚年绝唱的《暴风雨》,充分体现了莎翁对人文主义的成熟看法。期望的美好往往难随人意,面对现实,莎士比亚无奈而又不甘心,这种期望与现实间的尴尬,导致莎翁进退维谷。面对这两难之境,普通语言的表达往往苍白而又无力,于是,莎翁选择采用隐喻方式进行叙事。本文通过对《暴风雨》所采用的隐喻的剖析,深入分析了《暴风雨》所体现的意象隐喻、叙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圣诞颂歌》是狄更斯所写的最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斯克鲁奇非常富有,但极为吝啬、自私的形象,在某一个圣诞节的平安夜,有三个圣诞精灵——“过去之灵”“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