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4433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再发AF情况,探讨AF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67例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均行旁路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3~36(31.6±10.0)个月,11例再发AF者为再发AF组,56例未再发AF者为未再发AF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CHA2DS2-VASc评分及房间传导阻滞(interatrial block,IAB)比率等临床资料.将67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存在IAB分为IAB组及无IAB组,根据年龄分为>50岁组及≤50岁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有无IAB及不同年龄组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再发AF组年龄>50岁(90.9%)、IAB(81.8%)、合并冠心病(27.3%)比率及CHA2DS2-VASc评分[2.0(1.0,3.0)分]均高于未再发AF组[39.3%、7.1%、1.8%、0.0(0.0±1.0)分](P<0.05),男性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率,左心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旁路存在逆向传导、单旁路及多旁路预激综合征比率与未再发A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组旁路消融术后AF再发率(69.2%)高于无IAB组(3.7%)(P<0.05),年龄>50岁组旁路消融术后AF再发率(31.3%)高于年龄≤50岁组(2.9%)(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B(HR= 29.03,95%CI:5.26~160.23,P<0.001)、年龄>50岁(HR= 16.68,95%CJ:1.61~172.82,P=0.018)是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IAB及年龄>50岁是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行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小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肾脏时称为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ANCA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AAGN)。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70%-90%的AAGN患者症状可缓解,但缓解后易复发,20.8%-39.5%的患者至少复发1次,复发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晰。寻找诊断AAGN、评估AAGN疾病活动度的指标是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病,好发于10~19岁.因为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大多数为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有排卵的AUB则主要与子宫器质性病变有关.由于
目的器官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其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RNA甲基化是一种新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炎症损伤应答、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干细胞分化、脂肪分化、细胞发育分化和细胞分裂等。N6-甲基腺苷的RNA甲基化修饰参与了脑、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本文就N6-甲基腺苷RNA甲基化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和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 nm的囊泡,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外泌体具有独特的低免疫原性、高稳定性及器官靶向性,不仅可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还可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天然递送载体,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有较大应用潜力。本文就外泌体药物递送载体构建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双路径协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产褥期的健康管理行为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7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初产妇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产褥期
近年来,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女性中,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DOR)发病率逐渐上升,但DOR目前尚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义,且存在过度诊断的情况。本文就DOR与卵巢低反应性的定义,窦卵泡数、抗苗勒管激素等与DOR相关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DOR定义目前存在的争议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6 h乳酸清除率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37例为观察组,同时期非ARDS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预后将ARDS患者细分为好转、加重和死亡组;记录入ICU第1天、第2天、第7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6 h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等指标,并记录对应时间点的APACHEⅡ评分及最后患者监护室停留时间;比较不同亚组之间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监护室
目的 观察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中应用Penumbra抽吸导管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取栓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9例,均采用Solumb
分离麻醉剂艾司氯胺酮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通过非竞争性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激活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及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促进突触再生等多重机制发挥抗抑郁作用。难治性双相和单相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氯胺酮治疗均可快速缓解抑郁症状,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可迅速消除自杀意图,且艾司氯胺酮的安全性优于消旋体氯胺酮,患者耐受性较好。本文就艾司氯胺酮的药物动力学、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2例非透析CKD患者,2018年12月前确诊肾性贫血者51例为对照组,2018年12月后确诊肾性贫血者51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在规范治疗CKD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罗沙司他口服,治疗8周后评定2组治疗效果。随访至2020年6月30日,比较2组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年龄、性别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