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此,在企业运行中,应当“以人为本”,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多生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企业技术的研究,更应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其中企业安全文化应该兼具人性化及强制性的双重特点。对此,应当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条例,并结合企业特性细化企业安全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从而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引领性文件。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
不论在生活或者企业发展中,安全文化的作用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一个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就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理念,所以安全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更要着重的了解文化安全是什么?在工作中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
1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安全事故社会危害性大,尤其针对石油企业,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第二,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安全文化提供有效保证。没有安全,则没有发展,没有安全保障的企业就像一栋没有根基的建筑,抗风险能力极低,并且一旦倒塌则会产生经济损失。第三,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企业关注安全文化。
2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事故原因管理体系亟需完善
事故原因分析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过程中,事故原因分析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全文化的发展。
2.2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低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强制管理,但在此过程中,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低不利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完善。如在2018年10月发生的油罐爆炸事故,其原因为在进行吊罐操作时,工作人员将排气管割成两段进行装车,而罐内留有残液,在卸装吊罐时发生爆炸。这一系列在安全操作中皆有明令规定,但仍然出现这类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低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个问题仍然威胁着石油企业的安全。
2.3安全教育范围亟需拓广
企业安全文化不仅是企业人员的责任,同样也与社会息息相关。在进行企业安全教育时,应当鼓励全民教育,从而强化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但分析企业安全教育现状可知,其教育范围侧重于企业内部人员。环境育人这一观点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了一定的应用价值,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都會对员工潜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加强安全教育,企业安全文化则难以根植于每个员工的精神层面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安全文化的形式化。
3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的方法
3.1对不安全行为的态度
普通安全管理制度是自上而下,如由高层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分公司和各车间,很多制度强调惩罚来减少不安全的行为,而安全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只重视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往往会出现与期望相反的效果(例如由于害怕惩罚而不报告事故或未遂事故),虽然表面上使用纪律和惩罚可以减少不安全行为。原因很简单,首先,惩罚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一致性”(每次有不安全行为时,当事人立即受到惩罚),只有这样惩罚才能发挥作用。但保持这种“一致性”非常困难,因为某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并不总是被管理者看到,这意味着对不安全行为的惩罚是不确定的、延迟的。其次,惩罚更多地是注重抑制现有行为,而不是鼓励安全的行为模式。这本身可能会引起员工相当的焦虑和不满,从而在他们工作中表现出消极影响。
3.2要转变员工安全思想,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
无论在任何单位,确保安全生产是一条毋庸置疑的准绳。生产安全事故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利益,把控好安全工作,减小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然而由于员工个人文化水平差异和素质不同,要想切实转变员工思想,在安全问题上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必须建立周全的相关措施和完善的考核制度。在这方面,洼里煤矿有着自己“三部曲”。首先,煤矿领导组织员工制作安全知识手册,将事故案例,安全理念,操作规程统一汇编作为安全施工标准下发到每一名员工手上,起到规范员工标准化施工作用。其次利用晨会周会定期进行学习讨论,促使员工在交流活动中发现自己生产过程中的“低水平、老毛病、坏习惯”等问题,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切实从等待别人指出问题转变成自己找寻不足,最后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这些的措施,使员工思想意识得到切实转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奏响了一首优美的“乐章”。
3.3要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把安全文化放首位
一是加强护化工企业人员培训;二是要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和应急防范培训,注重职工安全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是要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培训和劝导,倡导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四是要利用各类新媒体,向干部群众、驾驶员、劳务人员、外来服务人员以及职工家属等重点群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安全常识,开展警示教育,曝光一些违法违规的典型和重大隐患,进一步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3.4“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培育安全文化的对象和立足点,机制的设计和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着“人”的安全需求出发,避免单纯依靠粗暴的命令和生硬的制度管理员工。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
一是凡事责任到人,杜绝安全管理缺位现象。即:工作分工项目到人;目标分解指标到人;事故控制措施到人;安全培育题目到人;安全监督岗位到人;事故追究责任到人。
二是安全管理注重“人本”思想。安监部门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理解人、尊重人,客观分析现状,摸清家底,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的管理措施。
三是保证安全生产体系和监督体系高效运转,各尽其职。安全工作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有赖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责任,真正将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3.5“过程管理”夯实安全文化体系
一是超前防范,落实预控措施。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分析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他们关心的热点、焦点和疑惑问题,消除情绪障碍,激发工作热情,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去。
二是实施过程控制,做好事中保障。公司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员工的生产作业过程中,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于生产一线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思想在每项工作任务、每次操作过程中得以体现,使空洞的口号转化为危险点分析和预防措施的执行到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的一丝不苟和习惯性违章的销声匿迹。
三是善于分析总结,提升管理水平。要善于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及时分析反思事故教训。关注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对策和防范措施,防止发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受到批评和处罚的员工,要主动关心他们,热情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错误的根源和危害性,从而正确面对和勇于吸取教训。
总之,企业作为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全面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并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强化HSSE体系的应用,优化企业环境,并充分利用科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力。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从而加速企业安全文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论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J].廖萍蓉,叶青.企业经济.2004(12)
[2]打造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几点思考[J].李德荣.当代矿工.2007(10)
[3]关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积极探索[J].邓建平.采矿技术.2010(S1)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
不论在生活或者企业发展中,安全文化的作用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一个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就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理念,所以安全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更要着重的了解文化安全是什么?在工作中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
1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安全事故社会危害性大,尤其针对石油企业,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第二,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安全文化提供有效保证。没有安全,则没有发展,没有安全保障的企业就像一栋没有根基的建筑,抗风险能力极低,并且一旦倒塌则会产生经济损失。第三,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企业关注安全文化。
2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事故原因管理体系亟需完善
事故原因分析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完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过程中,事故原因分析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全文化的发展。
2.2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低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强制管理,但在此过程中,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低不利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完善。如在2018年10月发生的油罐爆炸事故,其原因为在进行吊罐操作时,工作人员将排气管割成两段进行装车,而罐内留有残液,在卸装吊罐时发生爆炸。这一系列在安全操作中皆有明令规定,但仍然出现这类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低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个问题仍然威胁着石油企业的安全。
2.3安全教育范围亟需拓广
企业安全文化不仅是企业人员的责任,同样也与社会息息相关。在进行企业安全教育时,应当鼓励全民教育,从而强化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但分析企业安全教育现状可知,其教育范围侧重于企业内部人员。环境育人这一观点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了一定的应用价值,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都會对员工潜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加强安全教育,企业安全文化则难以根植于每个员工的精神层面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安全文化的形式化。
3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的方法
3.1对不安全行为的态度
普通安全管理制度是自上而下,如由高层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分公司和各车间,很多制度强调惩罚来减少不安全的行为,而安全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只重视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往往会出现与期望相反的效果(例如由于害怕惩罚而不报告事故或未遂事故),虽然表面上使用纪律和惩罚可以减少不安全行为。原因很简单,首先,惩罚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一致性”(每次有不安全行为时,当事人立即受到惩罚),只有这样惩罚才能发挥作用。但保持这种“一致性”非常困难,因为某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并不总是被管理者看到,这意味着对不安全行为的惩罚是不确定的、延迟的。其次,惩罚更多地是注重抑制现有行为,而不是鼓励安全的行为模式。这本身可能会引起员工相当的焦虑和不满,从而在他们工作中表现出消极影响。
3.2要转变员工安全思想,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
无论在任何单位,确保安全生产是一条毋庸置疑的准绳。生产安全事故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利益,把控好安全工作,减小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然而由于员工个人文化水平差异和素质不同,要想切实转变员工思想,在安全问题上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必须建立周全的相关措施和完善的考核制度。在这方面,洼里煤矿有着自己“三部曲”。首先,煤矿领导组织员工制作安全知识手册,将事故案例,安全理念,操作规程统一汇编作为安全施工标准下发到每一名员工手上,起到规范员工标准化施工作用。其次利用晨会周会定期进行学习讨论,促使员工在交流活动中发现自己生产过程中的“低水平、老毛病、坏习惯”等问题,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切实从等待别人指出问题转变成自己找寻不足,最后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这些的措施,使员工思想意识得到切实转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奏响了一首优美的“乐章”。
3.3要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把安全文化放首位
一是加强护化工企业人员培训;二是要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和应急防范培训,注重职工安全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三是要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培训和劝导,倡导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四是要利用各类新媒体,向干部群众、驾驶员、劳务人员、外来服务人员以及职工家属等重点群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安全常识,开展警示教育,曝光一些违法违规的典型和重大隐患,进一步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3.4“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培育安全文化的对象和立足点,机制的设计和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着“人”的安全需求出发,避免单纯依靠粗暴的命令和生硬的制度管理员工。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
一是凡事责任到人,杜绝安全管理缺位现象。即:工作分工项目到人;目标分解指标到人;事故控制措施到人;安全培育题目到人;安全监督岗位到人;事故追究责任到人。
二是安全管理注重“人本”思想。安监部门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理解人、尊重人,客观分析现状,摸清家底,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的管理措施。
三是保证安全生产体系和监督体系高效运转,各尽其职。安全工作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有赖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责任,真正将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3.5“过程管理”夯实安全文化体系
一是超前防范,落实预控措施。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分析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他们关心的热点、焦点和疑惑问题,消除情绪障碍,激发工作热情,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去。
二是实施过程控制,做好事中保障。公司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员工的生产作业过程中,要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于生产一线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思想在每项工作任务、每次操作过程中得以体现,使空洞的口号转化为危险点分析和预防措施的执行到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的一丝不苟和习惯性违章的销声匿迹。
三是善于分析总结,提升管理水平。要善于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及时分析反思事故教训。关注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对策和防范措施,防止发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受到批评和处罚的员工,要主动关心他们,热情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错误的根源和危害性,从而正确面对和勇于吸取教训。
总之,企业作为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全面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并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强化HSSE体系的应用,优化企业环境,并充分利用科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力。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从而加速企业安全文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论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J].廖萍蓉,叶青.企业经济.2004(12)
[2]打造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几点思考[J].李德荣.当代矿工.2007(10)
[3]关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积极探索[J].邓建平.采矿技术.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