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试用中的问题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书包是教育信息网络化的重要产品,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开展了电子书包实验,试验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主要有:助推学生网络依赖症,不利于深度思维习惯的形成,影响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们视力发展;硬件方面:遇到大面积停电教学被迫停止,显示屏对视力的伤害,电子书包硬件损毁责任与赔偿问题等;软件方面:电子教学平台内容贫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电子教材还不完善等。
  [关键词]电子书包;电子书包实验;教育信息化
  [作者单位]杜恩龙,刘曦月,河北大学出版研究所。
  电子书包是一种电子教学工具,实现教育价值是其首要任务。电子书包的发展建立在电子书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提供其他功能。鉴于电子书包的种种优势,电子书包的广泛使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和实验电子书包,如北京市积极推进“绿色电子书包计划”;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开始推行电子书包,2009年全港已有40所小学开始使用电子书包;台湾地区也在2000年开始在十几所小学开始电子书包的实验;上海市在《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2012年9月以后在全上海市开展电子书包实验。安徽、河南、重庆、宁波、陕西、海南、南京、常熟等省市也都相继开展了电子书包实验。
  在这些试验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是也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2013年以来,电子书包实验逐渐冷了下来,不再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是好事,应该说,电子书包远远没有到全面推广的阶段。
  一、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1.助推网络依赖性
  学生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具有处理文字的便捷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大量的操作会变成复制和粘贴,大量的数字运算会被计算机代替,以至于出现离开了电子书包就不知道如何学习的情况,提笔忘字的情况也会增多。更严重的是,孩子若习惯通过电子书包了解世界,就无法接触真实世界的样子。韩国已经开始警觉这种现象。负责在首尔一所小学试点数字项目的Kwon Cha-m说,“因为这些数字设备,学生没有时间体验现实生活和真实的世界,他们只能通过电脑屏幕了解整个世界”。首尔主要报纸之一《中央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警告说,国家陷入了对数字化教育的‘过分信任’中,并错误地设想无线教育意味着更高的质量。
  电子书包在中国幼儿园及中小学试用调查显示,电子书包的使用导致学生降低了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广州日报》一篇关于“广州千名学生免费使用电子书包”的报道中采访了一位家长,这位孩子的家长就表示自己的担忧,“平时家里的iPad都不让孩子用,放学写完作业以后就鼓励孩子出去和其他朋友玩。如果学校推行电子书包,那家长提倡多参加户外活动的坚持就白费了。”
  2.不利于学生深度思考问题
  学校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给学生传授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电子书包接入无线网络后,网络上几乎任何问题都有现成答案,学生遇有问题往往不进行深入思考,而是直接上网搜索获取答案,这样虽然使他们获取知识的速度加快了,但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利,尤其是不利于深度思维的形成。在没有互联网、电子书包的情况下,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某问题,如果不会,他们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无论能否回答上来,都是对深度思维的训练。电子书包上网十分便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是上网搜,而不是独立思考,思维上成了懒汉。同样,作业当中需要名句和公式时,想不起来就直接上网搜,学生的记忆力也会下降。若在青少年时期思维长期得不到训练,根据用进废退的进化原理,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退化。
  现在通过电子书包将过去一些抽象的东西都形象化了,这样做不一定是好事。有很多东西不易于形象化,如文学语言、诗歌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在一千个人的心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场景,如果我们将之做成视频,就可能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部分需要孩子们去想象的内容,如果都具体形象化,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法发挥,抽象思维得不到训练,很可能导致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下降。而抽象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其连锁反应不容忽视。
  3.影响学生的视力
  现在的电子书包实验一般是1个小时,选择英语、语文、数学等科目,没有全天候、全部课程使用。虽然是这样,但家长的担忧却纷至沓来,学生的年龄越小,家长对电子书包的反对就越强烈。
  现在的电子书包使用都是液晶显示器,这种显示器是背光显示,优势是在黑暗光线下不影响阅读。但是,这种显示器长期观看还是对眼睛有害,眼睛发涩、发干等不良反应很常见,对处于中小学阶段孩子们的眼睛伤害更大。这些缺点显然不适合在学校推广,因为中小学孩子们的视力正在发育期,现在学生的视力问题很严重,中学阶段不少班级的近视率达到70%以上。当然造成孩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电子书包的推广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孩子视力的下降。
  4.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增强教学手段的丰富性,电子书包常会用到音频、视频和动画材料等。这样虽然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视频和动画材料中出现的东西不完全是教学的重点,这些资料信息含量较为丰富,对学生的刺激是多方面的,学生很可能被屏幕上其他生动形象的东西吸引,导致偏离教学主题。另外,电子书包接入外界网络后就难免会被无孔不入、狂轰滥炸的广告侵袭。弹出的广告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老师就需要时刻控制学生在使用电子书包时接入外网的时间。
  二、电子书包硬件还不完美
  1.停电、网络拥堵等意外故障无法避免
  电子书包对电力的依赖性很高,没电将寸步难行。即使电子书包本身有两三个小时的待机时间,但网络无法接通,同样无法进行教学;重大网络拥堵,也将会使教学无法进行。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就不仅仅是电子书包的问题,也不仅是教育问题了,需要全社会的通力配合,才能得以解决。   另外,接入网络的电子书包很可能会由于网站访问用户过多而出现网络拥堵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网络带宽还一时难以满足电子书包的要求。上海虹口区试点学校有时会出现网络拥堵问题,在台湾的一些实验学校也出现了网络带宽不够的问题。低功耗、多功能、低成本是电子书包的硬件要求,随着3G、4G无线网络技术的推广,相信这一问题不会成为太大的障碍。
  2.用电问题
  在电子书包试用学校的选择上,通常都是在每个年级选择一两个班,而且每个班的使用时间也是1个小时。广东番禺实验学校学生每天使用2个小时电子书包。因为试用当中人数少、时间短,所以很多问题没有暴露出来。电子书包一旦大范围推广使用后,耗电量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现在大多数电子书包是液晶显示,耗电量较大,一个学校几百人、几千人同时使用电子书包,耗电量将是惊人的,现有学校的课桌很少配备电源,如果全部改造将花费惊人;另外,布线肯定要采用暗线,明线安全系数太差,在几十人的教室中如发生触电事故,很可能造成连锁触电,后果难以想象。布暗线也涉及对教室的电源改造,还涉及学校向电力部门申请负荷增加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政府部门通盘考虑。还有,学生如果忘记及时充电,他们在上课时就有可能无法打开电子书包,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移动终端的损毁问题
  电子书包在学生手中的移动终端屏幕都是由玻璃制造的,在教学过程或者学生携带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意外,屏幕破裂,电子书包摔坏的情况将会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作为教学用具要保证学生的正常使用,学校应该专设人员和机构负责电子书包的正常维护、维修。也可以和硬件厂商签订协议,在产品质量保护期内,由硬件厂商支付费用。出保之后,由谁来付费需要研究,电子书包意外摔坏后,购买新的电子书包由谁来付费也需要研究。如果原来的电子书包是政府购买,那么,意外损毁确是学生的责任,应该由家长负责购买。如果原来的电子书包就是由家长购买,那么意外损毁家长购买也在情理之中。将来彩色柔性电子纸可以任意弯曲,其抗冲击力将大大提高,可以逐步代替玻璃屏幕,电子书包将不再怕摔。这些意外故障、用电不足、不小心损毁的情况如果不能解决,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就不能保障。
  4.显屏问题
  现在电子书包使用的都是液晶屏,这种屏幕对彩色显示很好,色彩饱和度高,较为悦目,刷新频率高,能够播放视频。但是由于是背光显示,长期使用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这也是现在电子书包实验学校为什么大多每天只使用1~2小时,不搞全天候使用的缘故,同时也不敢全部课程都使用电子书包教学。
  现在黑白电子纸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不能显示彩色内容,刷新频率低,不能播放视频,所以电子书包没有采用黑白电子纸显示屏。彩色电子纸已经发明出来,能够播放彩色内容和视频,但是还不能量产。电子纸是类纸显示,也就是反光显示,对眼睛的伤害几乎为零,可以消除大多数家长的顾虑。现在的很多电子纸已经能够弯曲,抗冲击力很强,可以大大减少被刷坏的风险,尤其是彩色柔性电子纸的量产,将会为电子书包的推广铺平道路。
  三、电子书包软件问题还不完善
  1.电子教材不完善
  来自实验学校的调查显示,现行置入电子书包的电子教材还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很多优势,有的仅仅是纸质教材的翻版,与纸质教材的内容、版式没有多大差别,很少使用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现在的电子教材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化教学,有些软件还不能顺畅展现教材内容。如音频、视频、动画都是以热链接方式出现的,在教学过程有时会出现死链接的问题,使得教学不能顺畅进行。部分软件还有不兼容的问题,有时会出错,甚至根本打不开,影响教学。这些问题需要软件设计者、教材出版社协调解决。
  同时,我们也不能期盼电子教材一步到位,现在电子书包还不可能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加以运用,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美。电子教材开发者需要适应,教师、学生也需要适应。我们对现有的电子教材也要抱有宽容的态度。
  2.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远未成熟
  丰富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电子书包能够稳步推进的基础和保证,要想真正实现电子书包让教育跨越地理限制的优势,就应该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上海虹口区电子书包由中国电信提供硬件支撑,中国电信还建立了learning-store,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意访问,实际上是一个教学资源平台,有大量的试题、例题讲解、课件、图片、动画素材、英语听力和同步学习资料等。
  上海实验区教师普遍反映备课压力很大,寻找教学资料、制作课件费时费力。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电子书包教学资源平台上可供教师使用的资料有限,大家需要到公网上去找,课件需要自己制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问题较为突出。如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很完善,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找到自己需要的大部分资料,教师就不会再抱怨。
  同时,出版单位也应该把这些问题视为自己的一个转型机会,从教材出版商向教学资源内容提供商转型。教材出版社应该为支持教材数字化运行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立庞大的教学资源数据库,以应对教与学遇到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资源平台上,所有教与学中涉及的资料都应该可以查到。在教学资源平台上提供诸如全国优秀教师使用本版教材开发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录像、教学方法、教学论坛、教师在线培训、学生学习论坛等。现在单一的内容提供者在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大能量,内容集成商才是市场的宠儿,提供完善的教与学服务才是教材出版社的发展正途。但是建设强大的教育学资源数据平台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人教社、高教社的投资都在千万元以上,普通的教材出版社可能一时难以承担。台湾大型教材出版社康轩文教集团建立了“康轩教师网”(www.945enet.com.tw),为其教材出版提供强大的支撑,包含课程架构、教学进度表、教案、学习单、课本图片、教具挂图、教学动画、试卷评改等,凡是教学中用得到的都有,可以说对教师的服务十分周到。我们大陆的教育出版社还没有一家做得到如此。
  教育事业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所以在电子书包推广使用前,要仔细甄别出所有问题,通过电子信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出版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一起克服,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电子书包信息化的优势,创造更高的教学价值。
  [1]王斌,朱守业,刘苗苗. 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 电化信息研究,2011(9).
  [2]向晋榜. 电子书包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
  [3]钱钰,杨玉红. 上海中小学试用电子书包[N]. 长江日报,2011-10-17.
  [4]陈俐雯,钱金维. 电子纸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 现代显示,2009(3).
其他文献
疾病暴发涉及两个小农场共13头猪。9月底,摩尔多瓦确诊了两起非洲猪瘟的暴发,并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进行了报告。暴发共涉及13头猪。所有猪死亡或被扑杀。发生非洲猪瘟暴发的
研究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理论对城市行政级别、贸易开放对区域收入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展开分析。从政府作用、市场因素两个维度,由
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在素质教育全面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模式、评价体系逐渐突显了其局限性.因此,本文在认识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性的
当前,很多大学生对中长跑只是思考斌如何应付考试,因此当成绩夏格之后,就不再管了。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有些侥幸的心理,认为考试时咬咬牙就可以完成了,这种错误的观点可以看出大学
杭州大厦在2007年以32.7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单店销售冠军,并创造了每年20%以上的销售增长、30%以上的利润增长,被称为区域百货的奇迹,但是在童民强看来这个"奇迹"的背后
期刊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黄淮学院部分大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引起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大学生体质的发展状况。在综合
陆家湾隧道为无中导洞的连拱隧道,右洞先行施工,初期支护钢拱架闭合,左洞初期支护钢拱架没有闭合,一侧拱脚落在右洞初期支护钢拱架上,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控制难度大。本文以该工程为
硬膜外阻滞后硬膜外腔血肿引起的截瘫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为了积极预防,我们于1986年~1997年对1501例硬膜外阻滞并观察其发生出血的情况,探讨影响出血率的因素,现报告如下。1麻醉方法和出血标
启蒙是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运动员的训练启蒙,就是教练员通过训练的手段,帮助他们得到基本的体育知识。引导他们进入运动之门。
雷尼替丁根据其为强有力的组胺H2受体阻断剂,可能阻断慢性结肠炎患者肠壁粘膜上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之机理,试治于慢性结肠炎。25例患者均收到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