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七维度测量量表,编制调研问卷,以中国矿业大学各类在读研究生为调研对象发放并收集调研问卷,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了测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并从不同角度统计分析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情况。结果表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总体较好,但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提出了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立德树人职责;研究生导师;落实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9)06-0139-09
  研究生导师制最早产生于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后被各国广泛采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也是采用了这一基本制度。研究生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1]。中国在1953年颁布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开始施行研究生导师制。后来由于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弊端,1986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1986〕教研字030号),提出要改变现有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的不足,实行双导师制。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双导制和导师小组共同指导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必须配备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进行联合培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明确了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进一步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同时应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1月17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要求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该文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尽管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师德师风建设,但仍旧存在不少问题。2017年一项基于12所高校1 496名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导师主体、文化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尚存在着理性认知不足、情感认同不够和行为方式偏差等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研究生德育的实效[3]。2014年一项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大学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表明,研究生对导师人品的满意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治学态度、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负责程度和指导能力,而对导师“关心学生”满意度最低,这也反映出导师普遍对研究生学业以外的关心还较为欠缺[4]。因此,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讲,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状况,及时完善薄弱环节,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遏制各类研究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概念和内涵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概念
  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指树立德业。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指培养人才。因此,树立德业,培养人才是研究生导师应尽的职责。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内涵
  对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简单来讲就是要教研究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要培养他们的德商、情商和智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卓越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协作力[5]。但是,要当好研究生导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生導师需要帮助研究生制定研究和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阅读文献与写作,引导研究生学会与人交流及合作,树立学术规范营造实验室文化,关注研究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融洽互动氛围[6]。《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中指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主要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七个方面。该文件明确界定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内容和范围,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考核与改进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履职情况的测量方法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测量量表开发
  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相关精神,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维度开发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测量量表,共计42个题项。其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维度的题项修改自沈壮海和王迎迎(2016)[7]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维度的题项参考了吴照云(2007)[8]和田也壮等(2016)[9]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维度的题项修改自周玲(2014)[10]的成果;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维度的题项借鉴了刘宇(2014)[11]和潘琪等(2014)[12]的成果;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维度的题项改编自郭玲伶等(2015)[13]和顾越桦(2013)[14]的成果;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维度的题项借鉴了王晓漫和黄辉(2006)[15]以及施亚玲等(2013)[16]的成果;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维度的题项修改自夏桂松(2015)[17]和施亚玲等(2013)[16]的成果。   (二)调研问卷编制与数据收集
  根据所开发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测量量表编制了调查问卷,以中国矿业大学在读研究生为调研对象,涉及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进行打分,并通过问卷星收集数据。调研过程采用“研究生院→学院→导师→研究生”四级发放方式,确保将问卷链接发放到各个学院的各个专业,最终由研究生随机填写。调研时间为2018年11月,共收回问卷834份,剔除满分问卷和答题时间过短的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共计632份,问卷有效率为75.78%。
  (三)调研样本特征
  在受访者中,男性和女性研究生的占比分别为62%和38%;博士、学硕、全日制专硕和非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占比分别为17.2%、54.4%、26.1%和2.2%;就读硕士(或博士)年数为1年、2年、3年、4年和5年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7.1%、23.1%、55.2%、3.0%和1.6%;研究生所在学科领域中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占比分别为1.0%、3.6%、3.5%、1.3%、1.4%、8.4%、62.9%、15.4%和2.5%;导师为硕导或博导的研究生占比分别为45.9%和54.1%;导师为男性和导师为女性的研究生占比分别为84.2%和15.8%;导师年龄分别为40岁以下、41~50岁和50岁以上的研究生占比分别为45.5%、28.8%和25.6%。从样本特征可以看出,男研究生较女研究生多,学硕和全日制专硕、博士等类型研究生占比依次递减且层次分明,工学、管理学和理学等学科研究生占比较大,其他学科研究生占比较小且分布较为均衡,这与中国矿业大学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多科性综合型大学的基本格局,以及各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等特征相符合,因此,调研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四)效度與信度检验
  利用SPSS 21.0和AMOS 23.0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首先,对测量量表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测量量表的KMO值为0.987,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8.3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测量模型的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聚合效度一般用因子荷载(Factor loading,FL)、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ies,C.R.)和平均变异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来检验。此外,用Cronbach’s α系数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0.7以上说明量表信度良好。通过进行CFA和信度分析,删除SXZZ1、SXZZ4、SJCX3、SHZR1、SHZR2、XSDD3、PYTJ5、RWGH2、RWGH4题项后,最终求得的FL、C.R.、AVE和Cronbach’s α值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题项的FL值均大于0.6,各维度量表的C.R.值均大于0.8,各量表的AVE值均大于0.7,所有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9。计算结果表明:测量量表的聚合效度和信度良好。
  检验区别效度一般采用每个潜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来进行判断。根据调研数据求得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其中位于对角线的斜体字为各变量AVE值的平方根。可以看出,测量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基本都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测量量表的区别效度良好。此外,所有变量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求得的绝对拟合指数、增量拟合指数和简约拟合指数分别为x2/df=3.136,RMR=0.024,RMSEA=0.058,NFI=0.948,GFI=0.869,TLI=0.959,IFI=0.964,CFI=0.964,PGFI=0.734,PNFI=0.851,PCFI=0.865,均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表明测量量表与调研数据的整体拟合度良好。
  三、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现状分析
  (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的总体状况
  根据调研数据求得的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均值为4.06(按百分制计分为81.2),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86±1.03、4.15±0.94、4.12±0.92、3.91±0.99、4.27±0.92、4.15±0.94和3.95±1.04,各维度的均值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矿业大学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良好,尤其是在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需要导师更加重视。
  图1 立德树人职责各维度均值分布图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比较分析
  1. 不同性别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男研究生和女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95±0.95和4.23±0.76,经独立样本t检验,t=-4.017,P=0.000<0.05,表明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女研究生对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相对更加满意,这与中国矿业大学女研究生相对偏少,能够得到导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有关。为此,建议导师应对男研究生投入更多的关注。   2. 不同类型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94±0.98、4.02±0.90、4.19±0.82和4.50±0.53,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3.32,P=0.02<0.05,表明不同类型研究生对导师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较低,反映出他们对学业成就和导师角色的期望值相对较高,导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 不同年级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就读年数分别为1、2、3、4和5年及以上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4±0.73、3.97±0.96、4.05±0.90、3.89±1.04和3.84±0.9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1.818,P=0.124>0.05,表明不同就读年数的研究生对导师职责落实状况的评价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一年级和三年级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较高,这也反映出导师对一年级新生和三年级毕业生的关注更多。
  4. 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生的评价结果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53±0.35、4.18±0.59、4.39±0.80、4.45±0.61、4.51±0.51、4.12±0.93、3.96±0.94、4.15±0.80和4.49±0.42,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2.115,P=0.026<0.05,表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哲学、文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更加满意,而工学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相对较低。
  5. 针对不同性别导师的评价结果
  女导师和男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9±0.58和4.02±0.93,经独立样本t检验,t=-3.823,P=0.026<0.05,表明研究生对女导师和男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女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更能得到研究生的认可,男研究生对男导师和女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93±0.97和4.20±0.53,经独立样本t检验,t=-2.449,P=0.018<0.05,表明男研究生对男导师或女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更能得到男研究生的认可;而女研究生对男导师或女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標准差分别为4.19±0.82和4.32±0.60,经独立样本t检验,t=-1.378,P=0.170>0.05,表明女研究生对男导师或女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同样,女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也更能得到女研究生的认可。
  6. 针对不同身份导师的评价结果
  硕导和博导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11±0.83和4.02±0.94,经独立样本t检验,t=1.280,P=0.201>0.05,表明研究生对身份为硕导和博导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硕导比博导获得的认可度稍高。
  7.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导师的评价结果
  对年龄阶段在40岁以下、41~50岁和50岁以上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07±0.78、4.10±0.96和4.00±0.9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595,P=0.619>0.05,表明研究生对不同年龄段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的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差别不太明显,其中年龄在41~50岁之间年富力强且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表现更好。
  四、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对策
  (一)加大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宣传力度
  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研究生导师能够真正理解“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立德树人职责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应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立德树人师德模范的宣传来引导广大导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职责。此外,还可以通过名师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来塑造研究生导师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掌握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方法与途径,不断提升其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
  (二)完善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相关制度
  学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的有关精神,制定并不断完善本单位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具体规章制度,加大研究生导师在定期培训和交流研讨等方面的投入,重视营造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环境,维护和规范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利,建立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研究生导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职责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三)弥补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短板
  参考和借鉴此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状况的调研分析结果,在发扬和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重点查找短板并加以改善。
  (1)在继续保持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等优势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职责方面的落实效果。   (2)学校男研究生占比较大,但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的满意度相对偏低,因此,广大导师有必要针对男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3)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相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其学业要求相对较高,毕业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导师应当更加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态,及时加以指导和干预。
  (4)中国矿业大学工学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数量最多,但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评价得分相对较低,因此,应引起工学学科领域广大导师的格外重视,可以通过与哲学、文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导师进行交流,提升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效果。
  (5)男导师在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方面学生的认可度均相对偏低,因此,男导师应当反思日常指导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借鉴女导师的有益做法,不断改善立德树人职责的执行效果。
  (四)关注并持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满意度
  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满意度对其研究生指导行为和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学校应通过尊重导师身份、听取导师意见、保障导师待遇、营造学术氛围、改善导师工作环境等途径,不断提升导师的工作满意度,促进其立德树人职责落到实处。
  五、结语
  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维度开发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度量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情况。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立德树人职责的总体落实情况良好,但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和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职责的执行方面认可度相对偏低,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提升。此外,通过进一步多角度分析发现,目前还存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不均衡等问题,还需要引起研究生管理部门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金永东,李侠.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角色转换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4):91-94.
  [2]郑爱平,张栋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研究——基于12所高校1496名师生的调查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4):30-35.
  [3]柳礼泉,王俊玲.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2):108-112.
  [4]常正霞,狄美琳.硕士研究生导师满意度的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29-33.
  [5]贾黎明.导师是老师,还是老板?——试论研究生导师的职责[J].學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1-5.
  [6]严纯华.传道授业解惑守正立德垂范——如何当好研究生导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9):1-4.
  [7]沈壮海,王迎迎.2015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8):5-12.
  [8]吴照云.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19-23.
  [9]田也壮,武姗姗,杨洋.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以管理学科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5):129-132.
  [10]周玲.对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4):125-126.
  [11]刘宇.增强当代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7):77-78.
  [12]潘琪,史冬波,蓝煜昕.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33-39,48.
  [13]郭玲伶,王青,段丽萍.导师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113-115.
  [14]顾越桦.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道德心理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6):59-63.
  [15]王晓漫,黄辉.论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的指标设置及其权重分配[J].中国高教研究,2006(4):24-27.
  [16]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培养质量导向的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55-59.
  [17]夏桂松.对工科研究生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0):3-4.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ies of postgraduate tutor:
  Tak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NI Guodonga, WANG Wenshuna, CHEN Pingb, GAO Funinga, LUV Xiangqianc, WANG Lia   (a.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b. Academic Affairs Department;
  c. Graduate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Jiangsu, P. R.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postgraduate tutor’s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ies, a seven-dimensional measurement scale of postgraduate tutor’s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ies is constructed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a survey questionnaire is compiled. Questionnaires are distributed and collected for all kind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the data are analyzed by SPSS and AMOS software,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easurement scale is test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postgraduate tutor’s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ie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tutor’s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ie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is generally good, b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umanistic care about postgraduates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postgraduate tutor’s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ies.
  Key words:  morality-preferred and people-oriented responsibility; postgraduate tutor; implementing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責任编辑 梁远华)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节能课程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大量教学实例、实践,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建筑节能课程教学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在建筑节能课程“建筑单体设计与节能”这一章节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实现课程教学效率的最大化。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加速,各高校间国际交流与教学合作日益频繁。在以建筑学科为背景的院校之间,以城市设计作为多元和开放课题开展联合设计教学已十分普遍,成为探索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历史悠久,其中以东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所高校为核心成员,每年再另外邀请一所高校(一般是设计基地所在城市的高校)参与,基于真实城市场域问题,从城市设计和建筑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环境群体性事件在整个发酵的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社会公共资源,付出高昂的政治成本,还影响社会秩序,威胁到我国的生态安全。文章就环境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各利益相关主体进行深入的博弈,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包括地方政府失职、企业失信、公民利益受损和新媒体推动。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增强新闻舆论传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是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把BIM技术引入毕业设计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工程管理全过程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跨专业学习和实践的能力。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为例,对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基本思路,说明应用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分析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
期刊
摘要:通过构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筑设计科研项目为例,结合高校建筑学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整合行业精品资源,探讨建筑学专业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方向,优化高校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推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建筑教育;建筑设计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9)02-0131-
期刊
摘要:二级学院是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运用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分析,发现在“双一流”建设中二级学院院长符合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类角色特质,同时存在多元角色冲突、领导角色受到挑战、角色认知不明、角色负担过重等角色困境。为更好地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院长一职应通过强化角色认知、优化选拔程序、创新考核内容、提升角色期待等途径缓解困境。  关键词:高校管理;管理者角色理论;二
期刊
摘要:新数据环境下,建筑及城乡规划设计领域产生了新的研究范式与研究工具,空间定量分析逐渐成为城乡规划与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据化分析技术完善教学体系与模式,培养学生工具理性的思维习惯,成为当下城乡规划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专题教学,以滨海城市空间定量分析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案例选取入手,探讨面向新时期的城乡规划专题教学方案,着眼于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定量认识与技术,探讨新数据化环
期刊
摘要:当代中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协同发展理念下各地区建筑教育的共同进步是提升全国建筑教育水平的关键。以60年来安徽省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徽省人才培养的需求与专业发展的不足,提出“协同发展”的地方建筑学专业教育理念,总结近年来安徽建筑教育协同发展的改革和实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以期对欠发达地区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不均衡;协同发展;
期刊
摘要: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工程管理专业BIM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表明,BIM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主体模型的良性运作、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平台的有力支撑、兼顾理论与实践的BIM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为此需要多方位强化师资、构建BIM教学平台、启动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模式、重建师徒式师生关系、多元多层次协同共享资源。  关键词:BIM;高职院校;工程管理
期刊
摘要: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以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为原则,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在毕业设计环节以分类形式多样化、实施方案流程化、过程管理标准化、设计成果定量化为目标,制定并推行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实施计划与考核标准,为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经验。以强调创新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持续的教学形式,在加强培养基地建设、强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