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运用幽默语言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的语言,能使气氛轻松、融洽,利于交流.
  例如,在介绍语言、符号和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时,我利用右面的课本插图正话反说,告诉学生图中的土著人在喊:“喂,伙伴们,快来看啊,这里有狮子.”同学们哄堂大笑,利用幽默的语言,不仅使学生掌握语言和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信息,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如说笑话、引典故、插入歇后语、夸张表达、滑稽动作等,经常留心去做,自然运用自如.
  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1.问题要清晰
  提问必须清晰明了,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提问的语言应力求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
  当提出的问题比较杂而多时,可以在课前把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做成课前小练习,用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既可避免只提问到一小部分学生,而未被提问的学生不动脑思考的现象,也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2.问题要有价值
  问题必须具有学习价值,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
  例如,在学习“杠杆”后,展示课本中有关不同作用的剪刀的插图,提出问题:不同行业的人们为什么使用不同剪刀?问题很简洁,突出“不同”两字,不仅引起学生的质疑和共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各种杠杆特点的理解.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提问必须有启发性、挑战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实验证明“分子间有空隙和分子间有引力”后,提出问题:既然分子是运动的,而且分子间有引力,那为什么分子间还有空隙呢?这个问题既巩固了刚学的知识,又引出要学的知识,承上启下.听完问题后,矛盾立刻产生,很多学生点头同意老师的疑惑,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这样的问题一针见血,又有很强的启发性,对于学生不易感知的斥力的理解和掌握就简易多了.
  三、巧妙实验
  1.器材使用技巧
  实验器材要物尽所用,尽可能把实验器材的功能发挥出来,如碘锤的使用(右图),在加热时为了使凝华时间减短,可以在上侧凹槽内放入少量凉水,而一般教师上课都忽略这个小小的用法,使得实验现象观察时间变长和不明显.
  灵活运用器材,还可以故意不正确使用(不是破坏),让学生得不到预想的结论,然后引起质疑,并去发现问题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实验设计技巧
  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介绍一个实验情境: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彩色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铁丝猛刺水中的鱼.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几根铁丝都落在鱼的上方,学生必然感觉莫名奇妙、不可思议,教师接着说:要想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生活中来,符合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
其他文献
由于受语、数、英三科学科特征和教学范式的长期影响,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物理课程改革却与其他学科同步推进,提出了相同甚至更高的要求,这或多或少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改革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调动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永恒的主体地位,是当前课改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从而为学生的物理学习之旅成功护航.  一、入门关,莫
音乐作为一门兴趣和特长,在初中学习中具有一定比重,其灵活性和娱乐性亦为其提供了广大受众人群.可是,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更喜欢流行音乐,欧美音乐,喜欢传统古典音
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其实质上是通过对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导学、自主训练与课后反思的引导,把教师需要完成的知识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完成,体现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一个展示过程,即所谓的“原生态课堂”.如何有效地达成目标呢?关键取决于导学案的优劣.  一、优秀导学案的编写标准  1.化学导学案设计的学习目标应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读得明白,弄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要
中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能够以学习主人的角色,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才能给他们更多的数学专业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自主性的提高,需要教师
新课改中推行的“科学课”,是由以前初中阶段的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内容整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此项改革旨在超越学科界限,强调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逆向思维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人们认识某种事物的过程的反方向、逆过程的思维活动.它可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准确、更深刻,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科学、更简捷.“逆向思维”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他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主观、也有客观.只有科学处理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本文着重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在国家、民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化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的相关问题.  一、培养批判思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批判思维也叫逆向、反正思维,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它是个性发展的显示,是打破传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表现,是认识的深化
小说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正确文学审美观的重要途径.但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把小说阅读教学变成文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