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资源的不断消耗,节能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建筑耗能已成为几大耗能的一员,因此建筑节能问题理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设计要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前提下,加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建筑广,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使高能效、高环保的建筑日益成为时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设计对策、低碳经济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resources continuous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problem has alread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member of several major energy consumption, so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problem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to meet demand in function and space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 energy saving products and pus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wide,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ake energy efficiency and hig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increasingly become fashion,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ign countermeasures, low carbon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把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建设环节分开来发包的传统方式,使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相互之间脱节,容易造成效率低、效益差、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令人堪忧,但节能潜力巨大: 目前,在中国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 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由于我国是主要以煤而不是以油、气等优质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消耗的国家,每年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向地球大气排放大量CO,。据建设部科技司的预测,到2020年底,全国城乡将新增房屋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城市新增1 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O% 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结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设计是重中之重。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节能:
一、建筑物的自然采光设计
自然采光主要指自天充分利用阳光空来为空间照明的方式。自然采光设计可以分为被动式自然采光设计和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
被动式自然呆光设计主要指白天充分利用阳光来为空问照明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与生产的传统良好的节能方式设计,当代仍然有效。可是这种建筑采光设计都是假定天空是全阴天,不考虑晴天和直射阳光,对阳光一天中时空变化所带来的采不稳定、过热、眩光和阳光的光化作用以及光热、光电等利用问题设计过简或完全忽略。目前看来这确实是对光能的极大浪费,必须转变。尽管这种免舞的且取之不竭的能源在利用会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方法与手段提高其采光效果。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主要指采用镜面反射采光利用导光管导光、光纤导光,棱镜组传光,利用卫星反射镜采光,光伏效应间接采光等技术和方法来进行采光设计。这些采光方法适用于无窗或地下建筑、建筑朝北房间以及识别有色物体或有防爆要求的房间。它不仅改善室内光照环境质量,在无天然光的房间也能享受到阳光照明,而且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用电,节约能源,减少CO2的排放,保护环境。
当设计一座采用自然采光技术的建筑物时,应该进行认真的设计与评估。特别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当地的气侯以及全方位潜在的障碍物对光线采集量的影响、建筑物的电力照设备和室内计的配合、如何将光线引入室内空间、各种电力照明设备的照明负荷有什不同、如何使用些设备运行得更加有效等等。
自然采光技术不仅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能让建筑物的使用者享受到自然采光照的良好效果。事实上,根据研究显示,利用天然光照明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以及增进健康。这就意味着将日光照明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上,能有机会增加建筑自身和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二、建筑物墙体的节能设计
建筑物墙体的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建筑墙体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手段。国家标准GB50176-1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墙体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指标(K,R,0;,max)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不应单纯追求立面效果,而应在保证采光通风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比,避免过多的使用玻璃材料,减少外窗传递的热量(外窗散热量占建筑外围护结构总传热量的50%以上);建筑墙体应采用低热转移值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EPS全绝热建筑模块等,构筑绝热混凝土复合保温剪力墙体系、通过墙体采取浅色外饰面(如浅色粉刷、涂层和面砖等)或植物覆盖绿化(如种植攀爬相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等措施,反射减少夏季太阳辐射造成的由墙体传进室内的热量,降低空调使用频率。
三、门窗的节能设计
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就是要在获得足够采光的条件下,控制门窗在有太阳光照射时合理得到热量,在没有太阳照射时减少热量流失。首先,门窗的位置和方向要恰当,利于采光;其次,改进门窗型材设计,采用Smiggle暖边密封系统和隔热窗框材料(如塑钢门窗、断桥铝合金门窗等),减少通过中空玻璃边部和窗框发生的传导损失;在中空玻璃间隔充入特殊气体如氩气、氨气以减少对流损失;使用如Low-2E玻璃等低辐射镀膜玻璃,在冬季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热能加热室内物体,并阻止室内红外热辐射通过玻璃向室外泄漏,在夏季阻挡室外的红外热辐射,保持室内温度。
四、构建雨污分离管线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对水的充分利用,也应该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时,要合理的将雨水与生活废水的管线分开布线,规划出自成一体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直接用于卫生间的冲洗或进行园区绿化的灌溉,形成一个节约用水的小环境。五、施工方案和工艺的节能
建筑施工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通过对建筑施工方案的优化,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我们可以合理的安排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有效地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允许一定程度的立体交叉作业,减少建筑施工中的窝工和机器空转现象,提高工程设备的使用率和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率,推动各项建筑资源的循环使用,从而实现建筑能源的节约。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地改进,不仅提高了施工的技术水平,也有效地节约了建筑能源。比如在以前的建筑施工中,钢筋的连接主要采用搭接的形式,这种做法对钢筋的浪费较大,而经过不断探索形成的螺纹连接的新工艺则极大地减少了建材的浪费现象。
目前, 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一个城市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成为宜居建筑节能,利国利民。我们应时刻保持节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对于建筑业,建筑的低碳设计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需要创新体制、创优机制,改变观念,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加强建筑设计、施工、材料采购、房屋使用等各方面的沟通和配合,以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把建筑的低碳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建筑设计逐步建设绿色住宅、节能公寓、低碳小区、低碳校园、低碳工业园区、低碳城市,使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設得到更大的发展,营造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磊 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在绿色建筑上做文章 《中华民居》2010年第04期
[2]初神君,何韶瑶.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手法[J].建筑技术,2009,(02)
[3]刘安然 低碳经济下力推绿色建筑 《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第14期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resources continuous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problem has alread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member of several major energy consumption, so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problem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to meet demand in function and space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 energy saving products and pus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wide,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ake energy efficiency and hig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increasingly become fashion,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ign countermeasures, low carbon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把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建设环节分开来发包的传统方式,使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相互之间脱节,容易造成效率低、效益差、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令人堪忧,但节能潜力巨大: 目前,在中国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 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由于我国是主要以煤而不是以油、气等优质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消耗的国家,每年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向地球大气排放大量CO,。据建设部科技司的预测,到2020年底,全国城乡将新增房屋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城市新增1 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O% 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结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设计是重中之重。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节能:
一、建筑物的自然采光设计
自然采光主要指自天充分利用阳光空来为空间照明的方式。自然采光设计可以分为被动式自然采光设计和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
被动式自然呆光设计主要指白天充分利用阳光来为空问照明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与生产的传统良好的节能方式设计,当代仍然有效。可是这种建筑采光设计都是假定天空是全阴天,不考虑晴天和直射阳光,对阳光一天中时空变化所带来的采不稳定、过热、眩光和阳光的光化作用以及光热、光电等利用问题设计过简或完全忽略。目前看来这确实是对光能的极大浪费,必须转变。尽管这种免舞的且取之不竭的能源在利用会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方法与手段提高其采光效果。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主要指采用镜面反射采光利用导光管导光、光纤导光,棱镜组传光,利用卫星反射镜采光,光伏效应间接采光等技术和方法来进行采光设计。这些采光方法适用于无窗或地下建筑、建筑朝北房间以及识别有色物体或有防爆要求的房间。它不仅改善室内光照环境质量,在无天然光的房间也能享受到阳光照明,而且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用电,节约能源,减少CO2的排放,保护环境。
当设计一座采用自然采光技术的建筑物时,应该进行认真的设计与评估。特别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当地的气侯以及全方位潜在的障碍物对光线采集量的影响、建筑物的电力照设备和室内计的配合、如何将光线引入室内空间、各种电力照明设备的照明负荷有什不同、如何使用些设备运行得更加有效等等。
自然采光技术不仅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能让建筑物的使用者享受到自然采光照的良好效果。事实上,根据研究显示,利用天然光照明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以及增进健康。这就意味着将日光照明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上,能有机会增加建筑自身和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二、建筑物墙体的节能设计
建筑物墙体的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建筑墙体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手段。国家标准GB50176-1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墙体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指标(K,R,0;,max)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不应单纯追求立面效果,而应在保证采光通风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比,避免过多的使用玻璃材料,减少外窗传递的热量(外窗散热量占建筑外围护结构总传热量的50%以上);建筑墙体应采用低热转移值的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EPS全绝热建筑模块等,构筑绝热混凝土复合保温剪力墙体系、通过墙体采取浅色外饰面(如浅色粉刷、涂层和面砖等)或植物覆盖绿化(如种植攀爬相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等措施,反射减少夏季太阳辐射造成的由墙体传进室内的热量,降低空调使用频率。
三、门窗的节能设计
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就是要在获得足够采光的条件下,控制门窗在有太阳光照射时合理得到热量,在没有太阳照射时减少热量流失。首先,门窗的位置和方向要恰当,利于采光;其次,改进门窗型材设计,采用Smiggle暖边密封系统和隔热窗框材料(如塑钢门窗、断桥铝合金门窗等),减少通过中空玻璃边部和窗框发生的传导损失;在中空玻璃间隔充入特殊气体如氩气、氨气以减少对流损失;使用如Low-2E玻璃等低辐射镀膜玻璃,在冬季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热能加热室内物体,并阻止室内红外热辐射通过玻璃向室外泄漏,在夏季阻挡室外的红外热辐射,保持室内温度。
四、构建雨污分离管线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对水的充分利用,也应该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时,要合理的将雨水与生活废水的管线分开布线,规划出自成一体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直接用于卫生间的冲洗或进行园区绿化的灌溉,形成一个节约用水的小环境。五、施工方案和工艺的节能
建筑施工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通过对建筑施工方案的优化,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我们可以合理的安排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有效地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允许一定程度的立体交叉作业,减少建筑施工中的窝工和机器空转现象,提高工程设备的使用率和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率,推动各项建筑资源的循环使用,从而实现建筑能源的节约。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地改进,不仅提高了施工的技术水平,也有效地节约了建筑能源。比如在以前的建筑施工中,钢筋的连接主要采用搭接的形式,这种做法对钢筋的浪费较大,而经过不断探索形成的螺纹连接的新工艺则极大地减少了建材的浪费现象。
目前, 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一个城市能否顺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成为宜居建筑节能,利国利民。我们应时刻保持节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对于建筑业,建筑的低碳设计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需要创新体制、创优机制,改变观念,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加强建筑设计、施工、材料采购、房屋使用等各方面的沟通和配合,以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把建筑的低碳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建筑设计逐步建设绿色住宅、节能公寓、低碳小区、低碳校园、低碳工业园区、低碳城市,使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設得到更大的发展,营造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磊 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在绿色建筑上做文章 《中华民居》2010年第04期
[2]初神君,何韶瑶.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手法[J].建筑技术,2009,(02)
[3]刘安然 低碳经济下力推绿色建筑 《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