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制品的最高价格限制被取消,加之近两年浆站审批逐渐宽松都提高了血制品企业利润天花板。本周西南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表示,“2016年将开启血制品元年,二级市场涉足血制品的公司有10家,龙头公司和高弹性的中小血制品小企业,都值得关注。
供需缺口带来长期涨价效应
《红周刊》:您在今年年初就判断血制品行业进入了发展元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朱国广:去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放开了血制品最高价格限制,企业可以自主提价。到今年年初的半年内,从血液中提取的纤维蛋白原、破伤风免疫蛋白的价格提高了80%~130%,静丙提高10%~20%。除了价格放松,浆站审核逐渐宽松是另一个政策支持。2013年开始,国家对浆站审核条件逐渐放松,2013年底,我国全部浆站不超过160家,到2015年年底已经超过200家,在2年时间内新增40家浆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个别省份的创新举措也是前所未见,广东省以前必须是本地居民才能献血,今年只要有居住证就可以了;重庆以前每个县只能有一家浆站,从去年开始每个县可以设置分站。由此可见,血制品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发展期。
《红周刊》:放开监管,那么更多由市场自身去调节,价格发生大幅增长的原因是由于供给不足么?
朱国广:是的,中国血制品市场的供给远远不足。这可以从两个数据看出,一个是卫计委给出的2015年血制品需求量接近8000吨,而实际供给量仅为5000吨,有3000吨的缺口。另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按照正常人均血制品需求量计算,给出中国13亿人口血制品需求量应在12000吨左右,比我国实际供给的5000吨高出近1.5倍。
《红周刊》:市场空间这么大?
朱国广:是啊,市场缺口足够大。除了上述的数字,从人均消费量上看,我国与美国也有很大差距。美国血白蛋白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2.5倍、静丙是15.8倍、凝血因子是15.9倍。从价格上来看,人血白蛋白消费,中国和美国相差不多,但纤维蛋白原美国的价格是中国的3倍,静丙是中国的10倍,这个数值也为提价空间也做了一个参考。
《红周刊》:既然有这么大需求缺口,限价的天花板又被取消,那血制品涨价会持续很长时间呀?
朱国广:价格会一直上涨到供需平衡,我预计未来5年内这个缺口都将一直存在。药品价格放开符合国家一直强调的市场化经济的政策方针,药品属于公共商品之一,血制品又大部分通过非医保销售,不受到招标控费的影响,所以涨价在很长时间内都对行业是重大利好。而且目前血制品企业在自主提价的过程中,国家确实没有进行干预。
血浆站技术已做到成熟可靠
《红周刊》:提到血制品,就不得不提浆站。由于血制品的原材料来自人血浆的采集,浆站是血制品的源头,也是血制品安全的第一道门槛。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因血制品导致的疫情传播,因此血制品是高度监管行业,浆站审批一直较为严格。2011年末贵州就曾关停了16家单采血浆站,但从2012年末,卫生部下发文件,鼓励各地对浆站进行审批,各地政府的态度也由开始的审慎到2014后转变为积极,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么?
朱国广:目前,浆站的采集技术,基本可以做到成熟可靠。首先对献血者来说,抽血针头更换后,后一个献血者完全不会接触到前一个献血者的血液;其次,对输血者来说,我国对血液制品的病毒清除和灭活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巴氏消毒法、低pH孵放法、低pH孵放法加纳米膜过滤法等都发展了很多年,较为成熟。
《红周刊》:采浆站源头的安全有了保障,数量自然就增加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的基础上,献血的人数是否会越来越少?
朱国广:这个问题很难正面回答,但可以用结果进行佐证,现在每个浆站的采浆量都可以达到10~20吨,基本上是饱和的。
龙头和高弹性公司都值得关注
《红周刊》:再回到二级市场,2016年是血制品的发展元年,未来3到5年涨价趋势非常明朗,再加上浆站审批放松了,这些对全行业都是重大利好机会,所有血制品价格都有上涨的机会,上市公司业绩也都有增厚的机会。在目前涉足血制品的10家上市公司中,如何筛选更有投资价值的标的呢?
朱国广:核心因素有三点,第一是采浆量,采浆量的增长取决于浆站的获批能力,浆站的多少就是产量的多少。但要注意,如果有两家公司,一家拥有50家浆站,另一家只有10家浆站,如果两家都获批了1家新站,那么对于拥有10家浆站的企业来说,获利的占比则更多;第二是产品提价的幅度,像之前所说,人血白蛋白这种大类产品提价较小,而例如破伤风免疫蛋白、纤维原蛋白提价已经翻倍,未来还有很大的涨价空间;第三是外延收购预期,由于血制品门槛很高,技术和成本投入阻碍了大量企业涉足,所以市场中现有的大企业如果收购小企业,则会带来大量浆站的供应,将直接反映在利润上。由此三点判断,华兰生物是行业中的龙头、品类齐全。不过像博雅生物和ST生化是目前专营血制品的较小的公司,品类相对齐全、在弹性方面有较大优势。
《红周刊》:由此可见,浆站审批直接关系企业的利润水平,那么批新浆站对上市公司来说困难么?受什么因素制约?
朱国广:很困难,这是血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制约因素有三点,一是企业的产品梯队是否完善,所采集的血浆能否被分离为更多的有效成分,如果很多产品无法生产,就会造成浪费,对于这点卫计委有明确的文件指示。第二点是对浆站的管理是否规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即使不批浆站也不能让浆站出现传染病事故。第三点也是更“接地气”的一点,是企业的公关能力,是指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这点企业和企业之间有很大差异,这点可以从结果上看出来,有的企业获批较快,有的获批则较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公关能力问题。
《红周刊》:机会总是和风险共生的,您最后再谈谈血制品投资有哪些风险吧。
朱国广:风险方面就是关闭浆站的风险,但这个目前还没有体现,风险非常小。但从二级市场的走势看,随着指数下跌,血制品上市公司的防御能力已经充分体现了,上周部分血制品上市公司出现资金外流。个人觉得随着大盘企稳,优质的公司依然值得关注。
供需缺口带来长期涨价效应
《红周刊》:您在今年年初就判断血制品行业进入了发展元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朱国广:去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放开了血制品最高价格限制,企业可以自主提价。到今年年初的半年内,从血液中提取的纤维蛋白原、破伤风免疫蛋白的价格提高了80%~130%,静丙提高10%~20%。除了价格放松,浆站审核逐渐宽松是另一个政策支持。2013年开始,国家对浆站审核条件逐渐放松,2013年底,我国全部浆站不超过160家,到2015年年底已经超过200家,在2年时间内新增40家浆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个别省份的创新举措也是前所未见,广东省以前必须是本地居民才能献血,今年只要有居住证就可以了;重庆以前每个县只能有一家浆站,从去年开始每个县可以设置分站。由此可见,血制品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发展期。
《红周刊》:放开监管,那么更多由市场自身去调节,价格发生大幅增长的原因是由于供给不足么?
朱国广:是的,中国血制品市场的供给远远不足。这可以从两个数据看出,一个是卫计委给出的2015年血制品需求量接近8000吨,而实际供给量仅为5000吨,有3000吨的缺口。另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按照正常人均血制品需求量计算,给出中国13亿人口血制品需求量应在12000吨左右,比我国实际供给的5000吨高出近1.5倍。
《红周刊》:市场空间这么大?
朱国广:是啊,市场缺口足够大。除了上述的数字,从人均消费量上看,我国与美国也有很大差距。美国血白蛋白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2.5倍、静丙是15.8倍、凝血因子是15.9倍。从价格上来看,人血白蛋白消费,中国和美国相差不多,但纤维蛋白原美国的价格是中国的3倍,静丙是中国的10倍,这个数值也为提价空间也做了一个参考。
《红周刊》:既然有这么大需求缺口,限价的天花板又被取消,那血制品涨价会持续很长时间呀?
朱国广:价格会一直上涨到供需平衡,我预计未来5年内这个缺口都将一直存在。药品价格放开符合国家一直强调的市场化经济的政策方针,药品属于公共商品之一,血制品又大部分通过非医保销售,不受到招标控费的影响,所以涨价在很长时间内都对行业是重大利好。而且目前血制品企业在自主提价的过程中,国家确实没有进行干预。
血浆站技术已做到成熟可靠
《红周刊》:提到血制品,就不得不提浆站。由于血制品的原材料来自人血浆的采集,浆站是血制品的源头,也是血制品安全的第一道门槛。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因血制品导致的疫情传播,因此血制品是高度监管行业,浆站审批一直较为严格。2011年末贵州就曾关停了16家单采血浆站,但从2012年末,卫生部下发文件,鼓励各地对浆站进行审批,各地政府的态度也由开始的审慎到2014后转变为积极,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么?
朱国广:目前,浆站的采集技术,基本可以做到成熟可靠。首先对献血者来说,抽血针头更换后,后一个献血者完全不会接触到前一个献血者的血液;其次,对输血者来说,我国对血液制品的病毒清除和灭活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巴氏消毒法、低pH孵放法、低pH孵放法加纳米膜过滤法等都发展了很多年,较为成熟。
《红周刊》:采浆站源头的安全有了保障,数量自然就增加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的基础上,献血的人数是否会越来越少?
朱国广:这个问题很难正面回答,但可以用结果进行佐证,现在每个浆站的采浆量都可以达到10~20吨,基本上是饱和的。
龙头和高弹性公司都值得关注
《红周刊》:再回到二级市场,2016年是血制品的发展元年,未来3到5年涨价趋势非常明朗,再加上浆站审批放松了,这些对全行业都是重大利好机会,所有血制品价格都有上涨的机会,上市公司业绩也都有增厚的机会。在目前涉足血制品的10家上市公司中,如何筛选更有投资价值的标的呢?
朱国广:核心因素有三点,第一是采浆量,采浆量的增长取决于浆站的获批能力,浆站的多少就是产量的多少。但要注意,如果有两家公司,一家拥有50家浆站,另一家只有10家浆站,如果两家都获批了1家新站,那么对于拥有10家浆站的企业来说,获利的占比则更多;第二是产品提价的幅度,像之前所说,人血白蛋白这种大类产品提价较小,而例如破伤风免疫蛋白、纤维原蛋白提价已经翻倍,未来还有很大的涨价空间;第三是外延收购预期,由于血制品门槛很高,技术和成本投入阻碍了大量企业涉足,所以市场中现有的大企业如果收购小企业,则会带来大量浆站的供应,将直接反映在利润上。由此三点判断,华兰生物是行业中的龙头、品类齐全。不过像博雅生物和ST生化是目前专营血制品的较小的公司,品类相对齐全、在弹性方面有较大优势。
《红周刊》:由此可见,浆站审批直接关系企业的利润水平,那么批新浆站对上市公司来说困难么?受什么因素制约?
朱国广:很困难,这是血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制约因素有三点,一是企业的产品梯队是否完善,所采集的血浆能否被分离为更多的有效成分,如果很多产品无法生产,就会造成浪费,对于这点卫计委有明确的文件指示。第二点是对浆站的管理是否规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即使不批浆站也不能让浆站出现传染病事故。第三点也是更“接地气”的一点,是企业的公关能力,是指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这点企业和企业之间有很大差异,这点可以从结果上看出来,有的企业获批较快,有的获批则较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公关能力问题。
《红周刊》:机会总是和风险共生的,您最后再谈谈血制品投资有哪些风险吧。
朱国广:风险方面就是关闭浆站的风险,但这个目前还没有体现,风险非常小。但从二级市场的走势看,随着指数下跌,血制品上市公司的防御能力已经充分体现了,上周部分血制品上市公司出现资金外流。个人觉得随着大盘企稳,优质的公司依然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