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阅读方面提出:“关注学生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在面临的两大难题就是作文与阅读,其根源都在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少,没有形成系统,更不会运用。要解决这一难题,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二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阅读氛围,扭转学生思想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摘抄名人名言、让学生每日讲课前小故事、给学生树立阅读榜样等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认识的好方法。在学校,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可以在学校的文化墙上张贴名人名言和故事,让学生参与设计阅读主题的班级文化墙和图书角,每年更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藏书,让孩子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另外,农村小学生的家庭阅读氛围欠佳,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共同为孩子的阅读营造良好环境。教师可以经常向家长反映孩子的阅读情况,向家长提倡亲子共读,鼓励家长为孩子的读书笔记写评语,等。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农村孩子打心底里爱上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只有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爱上阅读。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身作则。教师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对阅读的热情也会感染到求知若渴的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自己的读书经历,分享自己的读书成果,让同学们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好处,既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也能让学生产生效仿教师阅读的欲望。二是树立典型。多表扬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其他同学自然会产生向他们学习的念头。获得表扬的学生,也会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三是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现代科技日益先进的今天,教师可以多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看图说话、配音诵读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练习阅读的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正确指导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的阅读有时候并不能从中获取正确、有效的信息,尤其农村学校对阅读教学不重视,导致农村学生缺乏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在课堂上融合阅读方法的讲解。例如对精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要求不同,要在课堂上及时体现。二是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侧重点也不同:记叙文重事件过程、说明文重说明方法、议论文重议论依据,而童话、故事、小说则重在读故事情节。三是阅读不同的文本,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如诗歌适合朗读法,阅读理解题适合精读法,等。四是要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书笔记可以把学生在读书中遇到的优美词句、感想困惑记录下来,方便与人交流,也便于自己回顾。
四、推荐阅读书目,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农村学生由于消息闭塞、所处环境杂乱,因而阅读时具有盲目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为学生推荐书目的方法有很多种,建议以下几种:一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推荐书目,如四年级语文学习了童话单元,就可以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丛书;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推荐,如低年级学生适合拼音读物或有声读物,中年级学生适合儿童小说、科幻故事、儿童诗歌,可以推荐学生读《爱丽丝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中外民间故事》等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推荐一些历史传记、散文、小说、诗词等读物。
五、读书活动促发展
在学校、在班级适时开展读书活动,也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比如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会可以让同学们分享阅读的窍门,阅读比赛可以让同学们在竞赛中增强阅读的渴望,读书漂流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分享图书、分享另一种知识。多种形式的读书作业也可以减轻孩子们的阅读疲劳感,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读书活动不仅给了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有更深的感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用经典书籍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农村学生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而且本身条件不富裕,再加上家庭缺少读书的氛围,使得学生课外阅读少,缺乏阅读兴趣,也就导致了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
综上所述,虽然农村小学生面临着知识面较窄、阅读环境较差等诸多难题,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还是应当注重运用得当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农村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适应当今的大阅读社会。
【作者单位:泗洪县上塘中心小学
一、营造阅读氛围,扭转学生思想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摘抄名人名言、让学生每日讲课前小故事、给学生树立阅读榜样等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认识的好方法。在学校,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可以在学校的文化墙上张贴名人名言和故事,让学生参与设计阅读主题的班级文化墙和图书角,每年更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藏书,让孩子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另外,农村小学生的家庭阅读氛围欠佳,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入手,共同为孩子的阅读营造良好环境。教师可以经常向家长反映孩子的阅读情况,向家长提倡亲子共读,鼓励家长为孩子的读书笔记写评语,等。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农村孩子打心底里爱上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只有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爱上阅读。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身作则。教师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对阅读的热情也会感染到求知若渴的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自己的读书经历,分享自己的读书成果,让同学们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好处,既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也能让学生产生效仿教师阅读的欲望。二是树立典型。多表扬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其他同学自然会产生向他们学习的念头。获得表扬的学生,也会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从而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三是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现代科技日益先进的今天,教师可以多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看图说话、配音诵读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练习阅读的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正确指导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的阅读有时候并不能从中获取正确、有效的信息,尤其农村学校对阅读教学不重视,导致农村学生缺乏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在课堂上融合阅读方法的讲解。例如对精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要求不同,要在课堂上及时体现。二是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侧重点也不同:记叙文重事件过程、说明文重说明方法、议论文重议论依据,而童话、故事、小说则重在读故事情节。三是阅读不同的文本,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如诗歌适合朗读法,阅读理解题适合精读法,等。四是要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书笔记可以把学生在读书中遇到的优美词句、感想困惑记录下来,方便与人交流,也便于自己回顾。
四、推荐阅读书目,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农村学生由于消息闭塞、所处环境杂乱,因而阅读时具有盲目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为学生推荐书目的方法有很多种,建议以下几种:一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推荐书目,如四年级语文学习了童话单元,就可以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丛书;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推荐,如低年级学生适合拼音读物或有声读物,中年级学生适合儿童小说、科幻故事、儿童诗歌,可以推荐学生读《爱丽丝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中外民间故事》等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推荐一些历史传记、散文、小说、诗词等读物。
五、读书活动促发展
在学校、在班级适时开展读书活动,也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比如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会可以让同学们分享阅读的窍门,阅读比赛可以让同学们在竞赛中增强阅读的渴望,读书漂流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分享图书、分享另一种知识。多种形式的读书作业也可以减轻孩子们的阅读疲劳感,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读书活动不仅给了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有更深的感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用经典书籍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农村学生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而且本身条件不富裕,再加上家庭缺少读书的氛围,使得学生课外阅读少,缺乏阅读兴趣,也就导致了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
综上所述,虽然农村小学生面临着知识面较窄、阅读环境较差等诸多难题,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还是应当注重运用得当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农村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适应当今的大阅读社会。
【作者单位:泗洪县上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