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重新审视、思考和促进师生在经济法双语授课中的主体意识与积极信念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升了师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对于师生达到经济法双语思维层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经济法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固定化,传统提问式教学方法,高比例英语授课及激励机制的缺乏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通过采用以市场规制法为经济法双语授课重点内容,案例分析与视频分析相结合,采用团队协作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师生的自我效能感及经济法双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双语教学 经济法
作者简介:赵墅艳,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241-02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概述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能力的判断和信念,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和效能。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自身成败经验及替代性经验,他人的评价及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个方面将决定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坚持性及面对困难时所持的态度,自我效能感将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于经济法双语教学,以提高师生的效能感作为实现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内驱力,对提高师生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能感,实现经济法双语思维层次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效能性。个体的成败经验是获得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和途径,成功会建立起个体效能的坚定信念而失败则会削弱自信。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增进经济法双语授课中师生的自我成就感,成就感的稳步积累对于师生从事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师生自觉提高经济法双语学习的兴趣,并在遇到困难时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第二,评价性。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确立起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主体自身或者他人的评价会影响个体效能信念的建立。尤其是自觉的反思实践更能提高其自主发展的能力。效能感的提升可鼓励学生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语言、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师生的自我效能感,经济法双语教学才能真正开花结果。第三,驱动性。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实现师生自主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影响师生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的表现及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使师生在经济法双语学习中具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主观意愿和内驱力。
二、经济法双语教学中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固定化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经济法双语授课中如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法律英语词汇的大量使用和学生英语词汇的有限性之间形成巨大缺口,使得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认为难以完成经济法双语授课的任务,自我效能感降低。此外,经济法授课章节本身具有难度,单纯的讲解容易使得学生对经济法双语授课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也会降低老师的自我效能感,使得经济法双语授课难以完成双语授课的目标。
(二)传统提问式教学方法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师生在授课过程中英语的互动环节是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提问式教学方法是汉语授课过程中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方法,但这种传统授课方法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的固定化,会影响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传统的提问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要求学生做答,在经济法双语授课的提问过程中会造成学生心里压力过大,不是专心于经济法案例的英语分析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名字是否会被老师叫到,双语课堂气氛压抑,教学目的难以达成,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成就感也同时受损。
(三)高比例英语授课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经济法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就是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逐步使英语成为教与学的另一种适用媒体。这就需要师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逐渐发展到运用英语达到双语思维的层次。使学生逐步掌握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相关法律英语词汇的运用技巧,听懂经济法双语授课的内容,读懂经济法英语教学资料,进而能用英语就经济法的问题进行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
成功会建立起对个体效能的坚定信念而失败则会削弱自信。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盲目趋从高比例英语授课,势必造成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瓶颈。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着以英语为工具接受知识的能力。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仍存在不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阅读的情况,这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掌握经济法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受到制约。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在阅读经济法教材内容及课堂听讲时障碍较小,而英语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无论是阅读教材还是课堂听讲,都有较大困难,随着经济法双语教学内容的深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挫伤,自我效能感降低,双语教学目标难达成。
(四)激励机制的缺乏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在经济法双语教学的评价机制构建中,注重结论性评价而非过程性评价,则降低了师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期末考试做出的结果性评价使得师生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所化出的努力与成果不能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学生经济法双语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此外,外在的激励机制影响着师生的动机和行为,激励机制的缺乏将影响师生在教育教学和综合性评价方面的自我信念。
三、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果
(一)以市场秩序规制法为经济法双语教学授课重点
经济法双语教学应以市场秩序规制法为双语授课重点,宜采用渐进式弹性双语授课方法进行教学。经济法课程本身具有难度,如全部采用双语授课将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情绪,自我效能感降低,无法完成经济法双语授课的目的,造成经济法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双语思维的层次。因此,在经济法总论部分应采用汉语教学,使得学生理解经济法的起源、原则及核心理念,这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市场秩序规制法部分宜采用双语进行教学,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所涉内容贴近生活,结合热点视频、案例分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可运用专业英语与已掌握的日常英语词汇量顺利完成案例分析、视频分析的英语表达,这样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经济法双语学习的效能感,提高其完成经济法双语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增强经济法双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使得师生同时达到双语思维的层次,活跃课堂气氛,排除畏难情绪。
(二)采用案例分析与视频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环节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案例分析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英语交流来完成案例的分析。英语互动环节对于实现师生双语思维层次、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案例分析中应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学生们对案例的英语陈述没有信心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害怕,也倾向于逃避,判断自己有能力用英语表述分析案例时,伴随着的是良好的心情,也能更积极地去思考。此外,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应使学生结合所学经济法的专业知识,用英语尝试分析与授课内容相关热点视频,提升学生们运用经济法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案例分析为主导,辅之以视频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日常词汇量和专业词汇对案例、视频进行讨论、分析,提升了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双语学习的信心,巩固了基础知识,使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将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三)采用团队合作为主导的方法,提升师生的自我效能感
应当通过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经济法双语授课,在对基本概念英汉对比讲解,汉语讲授重点、难点理论知识之后,采用所涉理论相关的简单案例及相关视频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分析。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同组成员进行英语交流分析,选派个人进行英语表述。对于所表述的同学进行鼓励,注重案例分析的英语分析能力而不是单个句子的语法表述。在团队协作中可使学生们将提问压力在交流中消解,通过协作增强自身的效能感,消除师生在经济法双语教学过程中因使用英语造成的高度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判断能力,使得师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克服英语表述上的困难,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可以通过他们的积极的参与,达到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经济法双语思维的教学目的。
(四)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师生自我效能感
经济法双语教学应以提高师生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理念,以师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为经济法双语教学学习的内驱力,调动起师生经济法双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使得经济法双语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专业素质的提高中,对自己不断地提出质疑,不断建构自己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教育教学和综合性评价方面的自我信念,乐观地面对在经济法双语学习中的困难。此外,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师生在经济法双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应注重对经济法双语授课师生的工作给予综合性评价,对获得学生好评的经济法双语教师的工作应予以肯定,给予奖励在校级项目评选中可以优先资助。也应注重个体差异,对经济法双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提供双语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拓展经济法双语教师的思维,提升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谢九华,杨志民.合同法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1).
[2]刘小红.经济法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索.高教论坛.2009(4).
[3]李永强.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4]康青.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化工高等教育.2009(2).
[5]白杰瑞,赵振洲.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国际化与多元文化的链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
[6]殷健,于淼.关于双语教学中一个常见问题的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6).
[7]张治,雄健辉.双语教育研究与实践.上海:上海社会学出版社.2005(38).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双语教学 经济法
作者简介:赵墅艳,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241-02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概述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能力的判断和信念,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和效能。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自身成败经验及替代性经验,他人的评价及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个方面将决定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坚持性及面对困难时所持的态度,自我效能感将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于经济法双语教学,以提高师生的效能感作为实现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内驱力,对提高师生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能感,实现经济法双语思维层次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效能性。个体的成败经验是获得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和途径,成功会建立起个体效能的坚定信念而失败则会削弱自信。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增进经济法双语授课中师生的自我成就感,成就感的稳步积累对于师生从事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师生自觉提高经济法双语学习的兴趣,并在遇到困难时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第二,评价性。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确立起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主体自身或者他人的评价会影响个体效能信念的建立。尤其是自觉的反思实践更能提高其自主发展的能力。效能感的提升可鼓励学生向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语言、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师生的自我效能感,经济法双语教学才能真正开花结果。第三,驱动性。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实现师生自主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影响师生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的表现及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使师生在经济法双语学习中具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主观意愿和内驱力。
二、经济法双语教学中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固定化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经济法双语授课中如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法律英语词汇的大量使用和学生英语词汇的有限性之间形成巨大缺口,使得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认为难以完成经济法双语授课的任务,自我效能感降低。此外,经济法授课章节本身具有难度,单纯的讲解容易使得学生对经济法双语授课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也会降低老师的自我效能感,使得经济法双语授课难以完成双语授课的目标。
(二)传统提问式教学方法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师生在授课过程中英语的互动环节是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提问式教学方法是汉语授课过程中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方法,但这种传统授课方法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的固定化,会影响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传统的提问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要求学生做答,在经济法双语授课的提问过程中会造成学生心里压力过大,不是专心于经济法案例的英语分析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名字是否会被老师叫到,双语课堂气氛压抑,教学目的难以达成,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成就感也同时受损。
(三)高比例英语授课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经济法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就是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逐步使英语成为教与学的另一种适用媒体。这就需要师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逐渐发展到运用英语达到双语思维的层次。使学生逐步掌握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相关法律英语词汇的运用技巧,听懂经济法双语授课的内容,读懂经济法英语教学资料,进而能用英语就经济法的问题进行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
成功会建立起对个体效能的坚定信念而失败则会削弱自信。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盲目趋从高比例英语授课,势必造成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瓶颈。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着以英语为工具接受知识的能力。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仍存在不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阅读的情况,这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掌握经济法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受到制约。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在阅读经济法教材内容及课堂听讲时障碍较小,而英语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无论是阅读教材还是课堂听讲,都有较大困难,随着经济法双语教学内容的深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挫伤,自我效能感降低,双语教学目标难达成。
(四)激励机制的缺乏降低了师生自我效能感
在经济法双语教学的评价机制构建中,注重结论性评价而非过程性评价,则降低了师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期末考试做出的结果性评价使得师生在经济法双语教学中所化出的努力与成果不能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学生经济法双语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此外,外在的激励机制影响着师生的动机和行为,激励机制的缺乏将影响师生在教育教学和综合性评价方面的自我信念。
三、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果
(一)以市场秩序规制法为经济法双语教学授课重点
经济法双语教学应以市场秩序规制法为双语授课重点,宜采用渐进式弹性双语授课方法进行教学。经济法课程本身具有难度,如全部采用双语授课将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情绪,自我效能感降低,无法完成经济法双语授课的目的,造成经济法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双语思维的层次。因此,在经济法总论部分应采用汉语教学,使得学生理解经济法的起源、原则及核心理念,这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市场秩序规制法部分宜采用双语进行教学,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所涉内容贴近生活,结合热点视频、案例分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可运用专业英语与已掌握的日常英语词汇量顺利完成案例分析、视频分析的英语表达,这样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经济法双语学习的效能感,提高其完成经济法双语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增强经济法双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使得师生同时达到双语思维的层次,活跃课堂气氛,排除畏难情绪。
(二)采用案例分析与视频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环节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案例分析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英语交流来完成案例的分析。英语互动环节对于实现师生双语思维层次、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案例分析中应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学生们对案例的英语陈述没有信心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害怕,也倾向于逃避,判断自己有能力用英语表述分析案例时,伴随着的是良好的心情,也能更积极地去思考。此外,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应使学生结合所学经济法的专业知识,用英语尝试分析与授课内容相关热点视频,提升学生们运用经济法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案例分析为主导,辅之以视频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日常词汇量和专业词汇对案例、视频进行讨论、分析,提升了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双语学习的信心,巩固了基础知识,使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将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三)采用团队合作为主导的方法,提升师生的自我效能感
应当通过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经济法双语授课,在对基本概念英汉对比讲解,汉语讲授重点、难点理论知识之后,采用所涉理论相关的简单案例及相关视频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分析。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同组成员进行英语交流分析,选派个人进行英语表述。对于所表述的同学进行鼓励,注重案例分析的英语分析能力而不是单个句子的语法表述。在团队协作中可使学生们将提问压力在交流中消解,通过协作增强自身的效能感,消除师生在经济法双语教学过程中因使用英语造成的高度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判断能力,使得师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克服英语表述上的困难,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可以通过他们的积极的参与,达到经济法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经济法双语思维的教学目的。
(四)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师生自我效能感
经济法双语教学应以提高师生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理念,以师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为经济法双语教学学习的内驱力,调动起师生经济法双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激励机制使得经济法双语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专业素质的提高中,对自己不断地提出质疑,不断建构自己在经济法双语授课过程中教育教学和综合性评价方面的自我信念,乐观地面对在经济法双语学习中的困难。此外,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师生在经济法双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应注重对经济法双语授课师生的工作给予综合性评价,对获得学生好评的经济法双语教师的工作应予以肯定,给予奖励在校级项目评选中可以优先资助。也应注重个体差异,对经济法双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提供双语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拓展经济法双语教师的思维,提升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谢九华,杨志民.合同法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1).
[2]刘小红.经济法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索.高教论坛.2009(4).
[3]李永强.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4]康青.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化工高等教育.2009(2).
[5]白杰瑞,赵振洲.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国际化与多元文化的链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
[6]殷健,于淼.关于双语教学中一个常见问题的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6).
[7]张治,雄健辉.双语教育研究与实践.上海:上海社会学出版社.2005(38).